在金融监管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监管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一表通”监管数据报送平台,这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建行和浙商银行开始试点,一表通已经有三个年头。目前已经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第三批试点工作,不出意外,随着大部分银行平稳报送数据,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全面铺开。
“一表通”听起来好像政府部门大数据平台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作为未来的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一表通”承载着整合、减负、安全与高效之重任。
“一表通”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过去的三大监管报送——EAST、客户风险、1104进行数据整合,通过统一的监管数据标准和加工逻辑,在金融机构端设置监管数据可信区,建成一套监管数据采集、存储、应用和管理体系。
“一表通”的建设背景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1104工程,这是中国银监会为了加强银行业非现场监管而启动的一个重要项目。随后,监管科技不断进步,EAST系统(监管标准化数据采集系统)从1.0版本逐步升级至5.0版本,每一次升级都旨在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监管的穿透力和时效性。
然而,现有的监管数据采集体系仍存在一些瓶颈,如逻辑割裂、数据采集成本高、非现场监管支撑不足等问题。为了突破这些瓶颈,“一表通”应运而生,它不仅继承了原有数据的设计和应用思想,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