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集合框架collection

一、集合与数组的对比

对多个对象进行存储操作

1、集合框架的概述

(1)集合、数组都是对多个数据进行存储操作的结果,简称java容器

说明:此时的存储,主要指的是内存层面的存储,不涉及到持久化的存储(.txt,.jpg,.avi,数据库等)

(2)数组在存储多个数据方面的特点:

a、数组一旦初始化后,其长度就确定了

b、定义数组需要指明数组的元素类型,一旦定义好之后,数组的元素类型也就是确定的,我们也就只能操作指定类型的数据了.eg:string[] arr,int[] arr1;(object[] arr3类型不单一)

(3)数组在存储多个数据方面的缺点

a、一旦初始化之后,其长度就不可修改,长度的拓展就不是很方便

b、数组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限,对于添加、删除、插入数据等操作,非常不便

c、获取数组中实际元素的个数的需求,数组没有现成的属性或者方法可用

d、数组存储数据的特点:有序、可重复;对于无序、不可重复的需求,不能满足

(4)集合的使用场景:

二、集合框架涉及到的API

 1、collection接口:单列集合,用来存储一个一个的对象

a、list接口:存储有序的,可重复的数据--->“动态”数组

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

b、set接口:存储无序的不可重复的数据--->

HashSet、LinkedHashSet、TreeSet

2、Map接口:双列接口,用来存储一对一对的数据(ket-value)

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Hashtable、Properties

三、collection接口中常用的方法

(1)add() 

(2)addAll()

(3)isEmpty()

四、 collection常用方法2

向collection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中添加数据对象(obj)时,要求obj所在类要重写equals方法

eg:

 五、使用Iterator(迭代器)遍历collection

1、集合元素的遍历操作,使用Iterator接口;数组直接遍历就可以,不用使用迭代器

eg:只有五个元素就next五下,超过五下,就会报错 ;开发中不能使用下述方式

 优化后:

代码中一般使用:判断是否还有元素,还有的话就接着遍历,没有的话,就跳出循环

 2、迭代器的运行方式

 六、Iterator遍历集合的两种错误写法

1、会出现跳着输出和下述异常

 

2、

下述方式会出现死循环并且不断的输出123

循环拿到新的iterator 

七、iterator迭代器方法的使用

1、remove() :删除某些元素「」

eg:如果有“Tom”的数据,则移除

注意:

如下就有问题:

集合元素的遍历操作,使用迭代器Iterator接口

a、内部的方法:hasNext()和next()

b、集合对象每次调用iterator()方法都得到一个全新的迭代器对象

默认游标都在集合的第一个元素之前

c、内部定义了remove(),可以在遍历的时候,删除集合中的元素.此方法不同于集合直接调用remove()

 八、增强for循环:foreach循环遍历集合或数组

for(集合元素的类型 局部变量 : 集合对象)

//内部仍然调用了迭代器

 2、遍历数组:

for(数组元素的类型 局部变量 : 数组对象)

九、list接口常用实现类的对比 

 1、ArrayList、LinkedList和Vector的异同:

相同点:三个类都是实现了list接口,存储数据的特点相同:存书有序的、可重复的数据

不同点:

arrayList:作为list接口的主要实现类,线程不安全、效率高;底层使用object[] elementData存储,,底层数据仍然存储在数组中

LinkedList:底层使用了双向链表存储;对于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使用此类效率比arrayList高

Vector:作为list接口的古老实现类 ,线程安全,效率低,底层使用object[] elementData存储,,底层数据仍然存储在数组中

源码分析的不同:

(1)arrayList的源码分析:

a、jdk7情况下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底层创建了长度是10的object[]数组elementData

List.add(123);//elementData[0] = new Integer(123);

...

list.add(11);//如果此次的添加导致底层elementData数组容量不够,则扩容

默认情况下,扩容为原来的容量的1.5倍,同时需要将原有数组中的数据复制到新的数组中

结论:建议开发中使用带参的构造器: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int capacity);

b、jdk8中ArrayList的变化: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底层object[] elementData初始化为{},并没有创建长度为10的数组

List.add(123);//第一次调用add()时,底层才创建了长度10的数组,并将数据123添加到elementData[0]

...

后续的添加和扩容操作与jdk7无异

c、小结:

jdk7中的ArrayList的对象的创建类似于单例的饿汉式,而jdk8中的ArrayList的对象的创建类似于单例的懒汉式,延迟了数组的创建,节省内存

(2)LinkedList的源码分析: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内部声明了Node类型的first和last属性默认值为null

list.add(123);//将123封装到Node中,创建了Node对象

其中,Node定义为:体现了LinkedList的双向链表的说法

十、List接口的常用方法测试:

eg:

(1)indexof如果找不到元素下标,则返回-1 

 2、、总结:常用方法

增:add(object obj)

删:remove(int index)/remove(object obj)

改:set(int index,object ele)

查:get(int index)

插:add(int index,object ele)

长度:size()

遍历:a、Iterator迭代器方式;b、增强for循环;c、普通的循环

eg遍历的方法:

3、常见面试题:区分list中remove方法参数分别为int和object

(2)按照索引删除的:

结果: 

 (2)按照数据删除的

 十一、Set

 1、区分:

(1)HashSet:作为set接口的主要实现类:线程不安全的,可以存储null值

----------------LinkedHashSet:作为HashSet的子类,遍历其内部数据时,可以按照添加的顺序去遍历,对于频繁的遍历操作,LinkedHashSet效率高于HashSet

(2)TreeSet:可以按照添加对象的指定属性,进行排序

2、set是无序的不可重复,怎么去理解:

(1)无序性:不等于随机性(同样的代码,每次执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存储的数据在底层数组中并非按照数组索引的顺序添加.,而是根据数据的哈希值决定.

set接口中没有额外定义新的方法,使用的都是collection中声明过的方法

eg:

(2)不可重复性:保证添加的元素按照equals()判断时,不能返回true.即相同的元素只能添加一个

eg:下面加入了两个“123”,只输出一个“123”

 3、HashSet中元素添加的过程

我们向hashSet中添加元素a,首先调用元素a所在类的HashCode()方法,计算元素a的哈希值,此哈希值接着通过某种算法计算出在HashSet底层数据中的存放位置(即为:索引位置),判断数组此位置上是否已经有元素:

        如果此位置上没有其他元素,则元素a添加成功;---》情况1

        如果此位置上有其他元素b(或以链表形式存在的多个元素),则比较元素a与元素b的hash值:

                如果hash值不同,则元素a添加成功---》情况2

                如果hash值相同,进而需要调用元素a所在类的equals()方法:

                        equals()方法返回true,元素a添加失败

                        equals()方法返回false,则元素a添加成功---》情况3

说明:对于添加成功的情况2和情况3而言:元素a与已经存在指定索引位置上数据以链表的方式存储

jdk7:元素a放到数据中,指向原来的元素

jdk8:原来的元素在数组中,指向元素a

HashSet底层其实是数组加链表的方式

总结:七上八下

4、 关于HashCode()和Equals()

要求:想set中添加的数据,其所在的类一定要重写hashCode()和equals()

要求:重写的hashCode()和equals()需要保持一致性: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散列码 

重写两个方法的小技巧如下面截图:

 5、LinkedHashSet的使用

LinkedHashSet作为HashSet的子类,在添加数据的同时,每个数据还维护了两个引用,记录此数据的前一个数据和后一个数据

优点:对于频繁的遍历操作,LinkedHashSet效率高于HashSet

eg:

 结果:遍历出来的数据是无序的,但是可以按照添加的顺序去遍历

 6、TreeSet的自然排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向TreeSet中添加的数据,要求是相同类的对象

eg:

(1)错误写法:添加不同类的对象

(2)两种排序方式:自然排序

a、自然排序中,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同的标准为:compareTo()返回0,不再是equals()

b、TreeSet中不能放相同的数据(18这个数字不能有重复的)

定制排序: 

a、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同的标准为:compare()返回0,不再是equals()

判断是否相同不是使用的equals而是compareTo,可以重写compareTo来定义自己的排序方式

十二、Map接口

1、Map接口以及多个实现类对比

Map:双列数据,存储key-value对的数据

        HashMap:作为Map的主要实现类(没有特殊要求使用这种),线程不安全的,效率高;存储null的key和value

                LinkedHashMap:保证在遍历map元素时,可以按照添加的顺序实现遍历;原因:在原有的HashMap的底层结构基础上,添加了一堆指针,指向前一个和后一个元素;对于频繁的遍历操作,此类的执行效率要高于HashMap

        TreeMap:保证按照添加的ket-value进行排序,实现排序遍历,按照key来进行排序(自然排序或者定制排序);底层使用的是红黑树

        Hashtable:作为古老的实现类,线程安全,效率低,不能存储null的key和value

                ProperProperties:常用来处理配置文件,key和value都是string类型

(1)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

HashMap底层:数据+链表(jdk7之前);     数组+链表+红黑树(jdk8)

(2)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3)currentHashMap与Hashtavle的区别

2、Map中存储key-value的特点

(1)Map中的key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使用set存储所有的key--》key所在的类要重写equals()和hashCode()

(2)Map中的value:无序的、可重复的,使用collection存储所有的value--》value所在的类要重写equals()

(3)一个键值对:key-value构成了一个entry对象

Map中的entry:无序的、不可重复的,使用Set存储所有的Entry

3、HashMap的底层实现

 (1)以jdk7为例

HashMap map = new HashMap();

在实例化以后,底层创建了长度是16的一维数组Entry[] table

...可能已经执行过多次put...

map.put(key1,value1);

首先,调用key1所在类的hashCode()计算key1的哈希值,此哈希值经过某种算法计算以后,得到在Entry数组中的存放位置

如果此位置上的数据为空,此时的key-value1添加成功--》情况1

如果此位置上的数据不为空,意味着此位置上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以链表形式存在),比较当前key1和已经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的哈希值

        如果key1的哈希值与已经存在的数据的哈希值都不相同,此时key1-value1添加成功---》情况2

·       如果key1的哈希值与已经存在的某一个数据(key2-value2)的哈希值相同,继续比较:调用key1所在类的equals()方法,比较:

                如果equals()返回false:此时key1-value1添加成功---》情况3

                如果equals()返回true:使用value1替换value2            

补充:关于情况2和情况3:此时key1-value1和原来的数据以链表的方式存储

在不断的添加过程中,会涉及到扩容问题:默认的扩容方式:扩容为原来容量的2倍,并将原有的数据复制过来

(2)、jdk8相比较于jdk7在底层实现方面的不同:

a、new HashMap():底层没有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

b、jdk8底层的数组是:Node[],而非Entry[]

c、首次调用put()方法时,底层创建长度为16的数组

d、jdk7底层结构只有:数组+链表 jdk8中底层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

当数组的某一个索引位置上的元素以链表形式存在的数据个数>8且当前数组的长度>64时.

此时此索引位置上的所有数据改为使用红黑树存储

4、Map中的常用方法:

eg1:put(),如下示例,AA只有一个结果:第一个put(AA)是增加,第二个put(AA)是修改,所以是修改后的结果

eg2:putAll()

eg3:remove()

:下面的例子把CC移除了 

eg4:clear():清空所有数据,map还在,只是数据没有了,size会为0

eg5:get()

eg6:

 eg7:元视图的操作,Map不能直接使用Iterator,可以先定义set对象,再遍历

 

总结:

添加:put()

删除:remove()

修改:put()

查询:get()

长度:size()

遍历::keyset()/values()/entrySet()

 5、TreeMap两种添加方式的使用

向TreeMap中添加key、value,要求key必须是由同一个类创建的对象

因为按照key进行排序:自然排序、定制排序

自然排序:

定制排序:重写Comparator

只能按照key排序,不能按照value排序 

6、properties处理属性文件:key和value都是strng类型

7、collections工具类的使用:操作list,set,map的工具类

alt+shift+z 包异常的快捷键  

 collection和collections的区别: 

collection:创建集合的接口,存储单列数据list,set,map的集合接口

collections:是一个工具类,是操作collections的工具类

 eg:

 eg2:copy()

下面的例子会抛出异常:因为dest的长度要大于size

 

 解决方案:

eg3:

三、问题回顾:

1、枚举类有哪些

2、什么事元注解?说说Retention和Target元注解的作用

3、说说你所理解的集合框架都有哪些接口,存储数据的特点是什么? 

4、比较throw和throws的区别

相同点:

throw:生成一个异常对象,并抛出.使用再方法内部《-》自动抛出异常对象

throws:处理异常的方式,使用在方法声明处的末尾 《-》try-catch-finally

5、谈谈你对同步代码块中同步监视器和共享数据的理解及各自要求

同步监视器:俗称锁,a、任何一个类的对象都可以充当锁,b、多个线程共用同一把锁

共享数据:多个线程共同操作的数据,即为共享数据,需要使用同步机制将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包起来,不能包多了,也不能包少了

6、枚举类的说明

(1)枚举类的理解:类的对象只有有限个,确定的,我们称次类为枚举类

(2)当需要定义一组常量时,强烈建议使用枚举类

(3)如果枚举类中只有一个对象,则可以作为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7、如何自定义枚举类?步骤(现在不使用了,知道即可)

8、jdk5.0新增使用enum定义枚举类,步骤:(了解即可)

9、使用enum定义枚举类之后,枚举类常用方法;(继承于java.lang.Enum类)

10、使用enum定义枚举类之后,如何让枚举类对象分别实现接口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uruhu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