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TOJ 2022-2023-2 ACM集训队每周程序设计竞赛(7)题解

问题 A: 颠倒是非

思路:直接输出1^x即可。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x;
    cin>>x;
    cout<<(1^x)<<"\n";
}

问题 B: 乘法游戏

思路:我们可以发现答案一定是在 a×c 、a×d 、b×c 、b×d中出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long long a,b,c,d;
    cin>>a>>b>>c>>d;
    cout<<max(max(a*c,a*d),max(b*c,b*d))<<"\n";
}


问题 C: 合法序列数

思路:我们可以容斥一下,答案为总方案数 - 0或9没有出现的方案数。而0或9没有出现的方案数为0 没有出现的方案数 + 9 没有出现的方案数 - 0 和 9 都没有出现的方案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ll mod=1000000007;

ll powmod(ll x,ll y){
    ll res=1;
    for(ll i=0;i<y;i++){
        res=res*x%mod;
    }
    return res;
}
int main(){
    ll n;
    cin>>n;
    ll ans=powmod(10,n)-powmod(9,n)-powmod(9,n)+powmod(8,n);
    ans%=mod;
    ans=(ans+mod)%mod;
    cout<<ans<<"\n";
}

问题 D: 合法序列数(2)

思路:

设 dp_i表示和为 i 的方案数。转移就是 dp_i = dp_i-1+dp_i-3。(和为i-1的序列的最后一个数加1或者在i-3的序列后加上一个3)

答案即为 dp_s。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od=1000000007;

int main(){
    int s,a[2010];
    cin>>s;
    a[0]=1,a[1]=a[2]=0;
    for(int i=3;i<=s;i++){
	a[i]=(a[i-1]+a[i-3])%mod;
    }
    cout<<a[s]<<endl;
}


问题 E: 曼哈顿距离

思路:首先我们要知道,平面上两点 (x1,y1)和 (x2,y2) 的曼哈顿距离等于 (x1−y1,x1+y1) 与 (x2−y2,x2+y2) 的切比雪夫距离。这个可以通过去绝对值来证明。然后即可O(N)去求对应点的最大切比雪夫距离是多少了。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n;
    long long zmi=2e9,zma=-2e9,wmi=2e9,wma=-2e9;
    cin>>n;
    while(n--){
	    long long x,y;
	    cin>>x>>y;
	    zmi=min(zmi,x+y);
	    zma=max(zma,x+y);
	    wmi=min(wmi,x-y);
	    wma=max(wma,x-y);
    }
    cout<<max(zma-zmi,wma-wmi)<<"\n";
}


问题 F: 棋盘游戏

思路:

当我们放一个白子的时候,会改变多少黑子的颜色?

对于第一种操作,这是由该列最上面的白子决定的;对于第二种操作,这是由该行最左边的白子决定的。

而每种操作的影响是什么呢?第一种操作会影响 1…x 行( x 是操作的列最上面的白子所在的行),而第二种操作会影响 1…x列(x是操作的行最左边的白子所在的列)。

很自然地想到用线段树来处理。一个储存每行最上面的白子,另一个储存每列最左边的白子。对于非叶结点,我们存储区间的最大值。因为我们每次操作相当于一个切割,把所有大于XX的数都变为XX,因此,存储区间最大值,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判断当前的切割是否产生了影响。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ll =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200005
#define lson (idx << 1)
#define rson (idx << 1 | 1)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struct Node {
    int l, r, hi, lazy = 0;
};

struct SegTree {
    Node s[MAXN << 2];
    void calc(int idx) { s[idx].hi = max(s[lson].hi, s[rson].hi); }

    void pushdown(int idx) {
        if (s[idx].lazy) {
            for (int i = lson; i <= rson; ++i) {
                if (s[i].hi > s[idx].lazy) {
                    s[i].hi   = s[idx].lazy;
                    s[i].lazy = s[idx].lazy;
                }
            }
        }
        s[idx].lazy = 0;
    }

    void build(int idx, int l, int r, vector<int> &a) {
        s[idx].l = l, s[idx].r = r;
        if (l == r) {
            s[idx].hi = a[l];
            return;
        }
        int mid = (l + r) >> 1;
        build(lson, l, mid, a);
        build(rson, mid + 1, r, a);
        calc(idx);
    }

    void update(int idx, int l, int r, int x) {
        if (s[idx].hi <= x)
            return;
        if (s[idx].l >= l && s[idx].r <= r) {
            s[idx].hi   = x;
            s[idx].lazy = x;
            return;
        }
        pushdown(idx);
        int mid = (s[idx].l + s[idx].r) >> 1;
        if (l <= mid)
            update(lson, l, r, x);
        if (mid + 1 <= r)
            update(rson, l, r, x);
        calc(idx);
    }

    int query(int idx, int l, int r) {
        if (s[idx].l >= l && s[idx].r <= r)
            return s[idx].hi;
        pushdown(idx);
        int ans = 0;
        int mid = (s[idx].l + s[idx].r) >> 1;
        if (l <= mid)
            ans = max(ans, query(lson, l, r));
        if (mid + 1 <= r)
            ans = max(ans, query(rson, l, r));
        return ans;
    }
};

int main() {
    int n, q;
    cin >> n >> q;
    vector<int> col(n + 1, n), row(n + 1, n);
    col[n] = 1, row[n] = 1;
    SegTree C, R;
    C.build(1, 1, n, col);
    R.build(1, 1, n, row);
    ll ans = (ll)(n - 2) * (n - 2);
    for (int i = 0; i < q; ++i) {
        int t, x;
        cin >> t >> x;
        if (t == 1) {
            int hi = C.query(1, x, x);
            ans -= hi - 2;
            R.update(1, 1, hi, x);
            C.update(1, x, x, 1);
        } else {
            int hi = R.query(1, x, x);
            ans -= hi - 2;
            C.update(1, 1, hi, x);
            R.update(1, x, x, 1);
        }
    }
    cout << ans;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其目的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竞赛从1970年举办至今已历29届,一直受到国际各知名大学的重视,并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在过去十几年中,APPLE、AT&T、MICROSOFT和IBM等世界著名信息企业分别担任了竞赛的赞助商。可以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计算机类的赛事,是广大爱好计算机编程的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是著名大学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信息企业与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对话的最好机会。   该项竞赛分区域预赛和国际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各预赛区第一名自动获得参加世界决赛的资格,世界决赛安排在每年的3~4月举行,而区域预赛安排在上一年的9~12月在各大洲举行。   ACM/ICPC的区域预赛是规模很大、范围很广的赛事。仅在2003年参加区域预赛的队伍就有来自75个国家(地区),1411所大学的3150支代表队,他们分别在127个赛场中进行比赛,以争夺全球总决赛的73个名额,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005年第30届ACM/ICPC亚洲赛区预赛共设了北京、成都、汉城、东京等11个赛站,来自亚洲各国知名高校的各个代表队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