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设计原则

39 篇文章 2 订阅
11 篇文章 0 订阅

一、单一职责原则

1. 定义

  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又称单一功能原则。它规定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发生变化的原因。

2. 特点

  1. 降低类的复杂性, 对类或接口的职责有清晰明确定义
  2. 提高可读性
  3. 提高可维护性
  4. 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 接口改变只影响相应的实现类, 不影响其他类

3. 反面实例

示例要求:
1)创建一个绘图系统
2)绘图:可以绘制圆形,矩形
3)显示:显示绘制绘制好的图像

一般编写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一原则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重点

  • 接口一定要做到单一职责;
  • 类的单一职责比较难以实现, 尽量做到只有一个原因引起变化;
  • 一个方法尽可能做一件事, 能分解就分解, 分解到原子级别;

5. 适用范围

接口、类、方法

二、里氏替换原则

1. 定义

  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通俗点讲:只要父类出现的地方子类就可以出现, 替换为子类也不会产生任何错误, 使用者不需要知道父类还是子类。

2. 需求

  玩家玩射击气球游戏,他既能使用AK仿真枪,也可以使用步枪还可以使用手枪射击气球。

3. 优缺点

里氏替换原则核心是继承,同样它的优缺点也是继承的优缺点

继承的优点

  1. 代码共享 : 共享代码, 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将 父类的代码共享给了子类;
  2. 重用性 :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子类重用父类的代码;
  3. 子父类异同 : 子类形似父类, 异于父类, 父子都不同;
  4. 扩展性 :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子类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子类可以随意扩展父类;
  5. 开放性 : 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父类随意扩展, 开放性随之增加了;

继承缺点

  1. 侵入性 : 继承是侵入性的, 子类 强制继承 父类的方法和属性;
  2. 灵活性 : 降低代码的灵活性, 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子类收到了父类的约束, 这是从子类的角度讲得;
  3. 耦合性 : 增强了耦合性, 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被修改时, 还需要顾及其子类, 可能会带来大
    量的重构, 这是从父类的角度讲的;

优点: 将子类单独作为一个业务来使用, 会让代码间的耦合关系都复杂, 缺乏类替换标准。

缺点: 将子类当做父类用, 抹杀了子类的个性。

4. 重点

返回值: 父类方法返回值类型 F, 子类方法返回值类型 S, 里氏替换原则是 S 范围必须小于 F;
重载: 父类 子类 方法参数类型或者数量不同, 如果要符合里氏替换要求的话, 子类参数必须 >= 父类参数, 即不能让子类自己定义的方法被调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依赖倒置原则

1. 定义

  细节依赖抽象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

  • 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 抽象就是接口和抽象类
  • 细节就是具体的实现类

2. 问题由来

  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办法
  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类C各自实现接口I,类A通过接口I间接与类B或者类C发生联系,则会大大降低修改类A的几率。

3. 依赖倒置好处

  • 减少类之间的耦合
  • 提高系统稳定性
  • 降低并发风险
  • 提高代码可读性

4. 依赖倒置注入实现

  • 构造函数依赖对象
    注入方法 : 通过构造函数参数声明依赖对象, 即构造函数注入;

  • Setter 方法依赖对象
    通过 Setter 函数参数声明依赖对象, 即Setter方法注入;

  • 接口注入依赖对象
    在接口方法的参数中声明依赖对象, 即接口注入;

5. 依赖倒置本质

  通过抽象即接口或者抽象类, 使各个类和模块实现彼此独立, 实现模块间松耦合;

6. 注意点

  尽量不要覆盖方法, 如果方法在抽象类中已经实现, 子类不要覆盖。

7. 使用场景

  1)依赖倒置在小项目中得有点很难体现出来, 是否采用依赖倒置原则影响不大。
  2)项目越大, 需求改变越多, 采用依赖倒置原则设计的接口或抽象类 对 实现类的约束, 会大大减少维护成本。

四、接口隔离原则

1. 定义

接口隔离定义 : 建立单一的接口, 功能尽量细化, 不要建立臃肿的接口;

  • 不需要的接口 : 客户端尽量不依赖其不需要的接口, 客户端需要什么接口就提供什么接口, 剔除不需要的接口, 对接口进行细化, 保持接口方法最少;
  • 最小接口 : 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接口上, 细化接口;

2. 单一职责与接口隔离区别

  • 单一原则:注重职责, 注重业务逻辑上得划分;
  • 接口隔离:注重的是接口的方法尽量少

3. 特点

  • 接口尽量小
    拆分接口 : 接口隔离的核心定义, 不出现臃肿的接口;
  • 接口高内聚
    高内聚 : 提高接口, 类, 模块的处理能力, 减少对外界交互;
    具体方法 : 接口中尽量少公布public 方法, 对外公布的 public 方法越少, 变更的风险就越小, 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 定制服务
    起源 : 系统模块间的耦合需要有相互访问的接口, 这里就需要为各个 客户端 的访问提供定制的服务接口;
    要求 : 只提供访问者需要的方法, 不需要的就不提供;
  • 接口隔离限度
    粒度小 : 接口粒度越小, 系统越灵活, 但是同时使系统结构复杂, 开发难度增加, 降低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粒度大 : 灵活性降低, 无法提供定制服务, 增大项目风险;

4. 原子接口划分原则

  1. 接口模块对应关系 : 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 或 业务逻辑;

  2. 方法压缩 : 通过业务逻辑, 压缩接口中得 public 方法, 减少接口的方法的数量;

  3. 修改适配 : 尽量去修改已经污染的接口, 如果变更风险较大, 采用适配器模式进行转化处理;

五、迪米特法则

1. 定义

  最少知识原则, 一个对象应该对其它对象有最少的了解, 即一个类对自己需要耦合或者调用的类知道的最少;

2. 生活示例看代码

朋友间必须保持距离

  • 距离太近示例 : 朋友间不能无话不说, 无所不知, 类 A 与 B 耦合, B 将很多方法暴露给 A, 两个类之间的的耦合关系非常牢固, 这明显违反设计原则;

  • 保持距离方法 : 将 类 B 暴露给 A 的方法封装, 暴露的方法越少越好, 类 B 高内聚, 与 A 低耦合;

  • 设计方法 : 一个类的 public 方法越多, 修改时涉及的范围也就越大, 变更引起的风险也就越大, 在系统设计时要注意, 能用 private 就用private , 能用 protected 就用 protected, 能少用 public 就少用 public, 能加上 final 就加上 final;

3. 优缺点

  • 优点
    类间解耦, 弱耦合, 耦合降低, 复用率提高。

  • 缺点
    类间的耦合性太低, 会产生大量的中转或跳转类, 会导致系统的复杂性提高, 加大维护难度。

六、开闭原则

1. 定义

  软件的实体 类, 模块, 函数 应该对扩展开放, 对修改关闭; 即 软件实体 应该 通过扩展实现变化, 不是通过 修改已有的代码实现变化;

2. 优点

  • 利于测试
    如果改变软件内容, 需要将所有的测试流程都执行一遍, 如 单元测试, 功能测试, 集成测试等, 如果只是扩展, 只单独测试扩展部分即可;

  • 高复用性
    所有逻辑都从原子逻辑组合, 原子逻辑粒度越小, 复用性越大; 这样避免相同逻辑存在, 修改时需要修改多个此相同逻辑;

  • 提高可维护性
    维护一个类最好的方式是 扩展一个类, 而不是修改一个类, 如果需要修改需要读懂源码才能修改, 扩展的话只需要了解即可, 直接继承扩展;

总结:

六大设计原则的核心:

  • 抽象
  • 单一
  • 最小化
  • 面向接口编程
  • 高扩展性
  • 高内聚
  • 低耦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