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和英特网

1、分组交换:它是通过网络链路和交换机传输数据的一种方式。当报文从端系统的一端发到另一个端系统的时候,源系统会将长报文分组成较小块的数据块,这就叫做分组,每个分组都会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传送。分组会以该链路最大的传输速度进行传输通信。
多数分组交换机传输报文的时候采用的存储转发传输,也就是在转发的时候,必须等到整租报文全收到后才会进行转发。在等待整组转发的时候,会先把前面收到的比特先缓存起来。
排队时延和分组丢失:
对于每条相连的链路,该分组交换机都有一个 输出缓存(也称为输出队列),它用于暂时存储将由该链路转发的分组。如果到达的分组传输到该交换机的时候,如果交换机的该链路此时正好也在传输其它分组的话,那么到达的分组就进入输出队列进行排队,因此,除了存储转发时延以外,分组还要承受输出缓存的 排队时延。由于输出队列的大小是有限的,当一个输出队列满了之后,后续有分组继续传输过来,则到达的分组或已经排队的分组之一将被丢弃。这也就是 分组丢失(丢包)。
2、转发表和选择协议:
路由器可能会收到来自源系统发往不同链路的报文,路由器会根据源系统 报文首部中的 目的地IP地址,然后根据IP地址去自己的 转发表(它是英特网自动设置的,每台路由器都有一个用于映射目标IP地址和链路之间的关系表)里进行查找,找出相应的转发链路进行转发。
3、电路交换:它是通过网络链路和交换机传输数据的另一种方式。 它是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在端系统通信会话期间, 预留 了在通信之间沿路所需要的资源(缓存、链路传输速率),这样发送方能够保证以恒定的速率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在分组交换的传输中,这些并不是预留的
电路交换机中包括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是将所有频率分成多块不同的频率段,在连接期间为每条连接使用了一段专用的频段,也就是带宽。
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固定的帧,然后将每帧划分为固定数量的 时隙(也就是不同的时间段),单链路连接的时候,为连接在每一个帧中指定一个时隙,这些时隙专门为这一个连接使用。
4、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对比
分组交换:可能会出现等待和报文丢失。
电路交换:会造成资源浪费,因为当一个连接获取到一个频段或者一个时隙的时候,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传输数据,这个时候就会造成连接宽带的浪费。
相对来说分组交换会更加高效。
5、分组交换机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时延类型:
在端系统进行分组传输的时候,在每个分组交换机节点都会出现至少四种时延:
处理时延:交换机在收到链路传输过来的分组报文的时候,要解析分组首部,根据头部目的器IP找寻适当的链路进行转发。这段时间消耗称为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如果一个分组在传输到交换机上的时候,需要进入输出队列排队(可能该链路正在传输别的分组,也可能是该输出队列已经有分组在排队等待),则会产生排队时延。
传输时延:假设分组以先到先服务方式传输,仅仅当有已经到达的分组被传输后,才能输出刚到的分组,也就是一个分组中的第一个比特到达的时间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的时间的时间差。它是路由器将分组推出到链路所需要的时间,和两个交换机之间的距离无关。
传播时延:就是一个比特在两个节点传播所产生的时间。等于距离除以传播速度。
2) 丢包:交换机链路的输出队列长度是有限的,当由于时延导致排队队列的消耗一直增大,直到一个分组过来的时候,发现排队对列满了,由于没有地方储存这个分组,路由器将丢弃该分组,及该分组将会丢失。
分组丢失会随着流量强度增加而增加。因此一个节点的性能不只是根据时延来度量,还要根据丢包的概率来度量。
3) 吞吐量:比如一个文件由F比特注册,目的地系统接收到这个文件耗费的时间是T秒,则 平均吞吐量为F/T bps.

6、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分层:将一个协议栈按照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队整个协议栈进行分层,每一层都提供特定的功能实现,并未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实现了调用下一层的服务的功能。分层的意义是这样可以保证每一层单独管理和实现,当我们需要更新某一层功能实现的时候,通过修改修改它的实现,而不修改它对外提供的接口,这样就可以保证只改动本层,而不影响到整个分层。潜在缺点是一层可能会有冗余底层的功能。
http和SMTP是属于物理层协议,它似乎总是在端系统中通过软件实现的,运输协议tcp似乎也是这样。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负责处理跨越特定链路的实现,所以一般是由于与给定链路相联系的网络接口进行实现。
各层的所有协议被称为协议栈,协议栈由5个层次组成: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应用层:是 网络应用程序及他们的应用层协议 存留的地方。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包括很多,如HTTP(提供了web文档的请求和传送),SMTP(提供了电子邮件报文的传输),FTP(提供了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文件传送)。像我们www.baidu.com这样端系统名字转换为32比特网络地址,也是借助于特定的应用协议即域名系统(dns)完成的。一个端系统的应用程序通过协议与另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交换信息产生的分组,我们把这种 应用层的信息分组称为 报文
运输层:主要用来传输应用层中应用程序产生的应用层报文。主要包括两种传输协议:TCP和UDP协议。运输层的分组称为 报文段
TCP协议,提供了 面向连接的服务 这种服务包括了应用层报文的 能确保传递到目的地的功能,还包含了 流量控制的功能。TCP协议还会将长报文划分为短报文,并提供流量控制的机制,当网络比较拥堵的时候,源预制其传输速率
UDP协议,向它的应用程序提供无连接服务,这是一种 不提供不必要的服务不提供确保到达目的地的服务,不提供流量预制的服务,所以无可靠性
网络层:它是负责将称为“数据报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上。在一台主机中,运输层协议向网络层递交 报文段和发送的目的地。就像是你将信件和收人地址交给邮政。
网络层协议只包含IP协议,它是一种用来定义网络层数据报中的各个字段(这点类似于java中的类的属性),还定义了端系统和路由器如何作用于这些对象(类似于类中的方法)。所有具有网络层的因特网组件必须运行IP协议。
因特网的网络层还包含了决定路由选择协议,它使得 数据报根据该路由从源系统传输到目的地。
链路层:类似于一条路。网络层通过源和目的地之间的一系列路由器路由数据。为了将分组从一个节点(路由器或主机)移动到路径中的下一个节点, 网络层必须依靠该链路层的服务。特别是在每个节点,网络层将数据报下发给链路层,链路层将沿着路径传输到下一个节点,在下个节点,再由链路层将数据上报给网络层。
链路层提供的服务取决于应用于该链路的特定链路层协议。有些链路层协议提供可靠传输,从传输节点到跨越链路到达下一个节点 。注意这里的可靠跟TCP的可靠是不一致的,这里的可靠是保证一个节点到一个节点之间链路的可靠传输。TCP是保证端系统之间的可靠传输。而一个端系统之间一般会跨越很多条链路,每条链路可能采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我们把链路层的分组称为
物理层:链路层是将整个帧从一个网络元素传递到邻近的一个网络元素。而物理层的任务是将该帧中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在这层仍然与链路层相关的,并且进一步与链路的实际传输媒体相关(比如双骄铜线、单模光纤),以太网由许多物理层协议:一个是关于双娇铜线,另一个是关于同轴电缆的,还有一个是关于光纤的。
7、OSI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7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表示层的做用是使通信的应用程序程序能够解释交换数据的含义。这些服务包括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以及数据描述,这使得应用程序不必担心在各台机器中表示/存储的内部格式不同的问题。
会话层:提供了数据交换定界和同步功能,包括建立检查点和恢复方案的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