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分配器的一个极简实现

本文介绍了伙伴分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一个极简的源码实现,该算法常用于内存管理,具有快速搜索合并和低外部碎片的优点。通过深度优先搜索找到合适大小的内存块,并在释放时进行相邻块的合并。文章还对比了不同实现的优劣,强调了简洁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转自酷壳:http://coolshell.cn/articles/10427.html

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部分修改


buddy system是一种经典的内存分配算法,Linux底层的内存管理用的就是它。这里不探讨内核这么复杂实现,而仅仅是将该算法抽象提取出来,同时给出一份及其简洁的源码实现,以便定制扩展。

伙伴分配的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分离适配”(可参见《CSAPP》第9章的动态内存分配部分的“分离适配”),即将内存按2的幂进行划分,相当于分离出若干个块大小一致的空闲链表,搜索该链表并给出同需求最佳匹配的大小。其优点是快速搜索合并(O(logN)时间复杂度)以及低外部碎片(最佳适配best-fit);其缺点是内部碎片,因为按2的幂划分块,如果碰上66单位大小,那么必须划分128单位大小的块。但若需求本身就按2的幂分配,比如可以先分配若干个内存池,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就很有吸引力了。

可以在维基百科上找到该算法的描述,大体如是:

分配内存:

1.寻找大小合适的内存块(size向上取2的幂次,即大于等于所需大小并且最接近2的幂,比如需要27,实际分配32):

1.1. 如果找到了,分配给应用程序。
1.2. 如果没找到(这里是指大于32,如只有128的内存块),分出合适的内存块:

1.2.1. 对半分离出高于所需大小的空闲内存块(这就是buddy)
1.2.2. 如果分到最低限度(即大小为32),分配这个大小。
1.2.3. 否则, 回溯到步骤1(寻找合适大小的块)
1.2.4. 重复该步骤直到一个合适的块

释放内存:

1.释放该内存块

1.寻找相邻的块,看其是否释放了。
2.如果相邻块也释放了,合并这两个块,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遇上未释放的相邻块,或者达到最高上限(即所有内存都释放了)。

上面这段文字对你来说可能看起来很费劲,没事,我们看个内存分配和释放的示意图你就知道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