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学习--20240807

1、设计模式理解
  1. 创建型模式:创建对象隐藏实现返回对象
    1. 工厂模式:
      1. 意图: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其子类自己决定实例化哪一个工厂类,工厂模式使其创建过程延迟到子类进行。
      2.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接口选择的问题。
      3. 何时使用:我们明确地计划不同条件下创建不同实例时。(使用工厂模式的时机)
      4. 如何解决:让其子类实现工厂接口,返回的也是一个抽象的产品。
      5. 关键代码:创建过程在其子类执行。
      6. 使用场景: 1、日志记录器:记录可能记录到本地硬盘、系统事件、远程服务器等,用户可以选择记录日志到什么地方。 2、数据库访问,当用户不知道最后系统采用哪一类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可能有变化时。 3、设计一个连接服务器的框架,需要三个协议,"POP3"、"IMAP"、"HTTP",可以把这三个作为产品类,共同实现一个接口。
      7. 注意事项:作为一种创建类模式,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复杂对象适合使用工厂模式,而简单对象,特别是只需要通过 new 就可以完成创建的对象,无需使用工厂模式。如果使用工厂模式,就需要引入一个工厂类,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2. 抽象工厂模式:
      1. 意图: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2.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接口选择的问题。
      3. 何时使用:系统的产品有多于一个的产品族,而系统只消费其中某一族的产品。
      4. 如何解决:在一个产品族里面,定义多个产品。
      5. 关键代码:在一个工厂里聚合多个同类产品。
      6. 使用场景: 1、QQ 换皮肤,一整套一起换。 2、生成不同操作系统的程序。
    3. 单例模式:
      1.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2.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3.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4.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5.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外部无法创建该对象)
      6. 使用场景: 1、要求生产唯一序列号。 2、WEB 中的计数器,不用每次刷新都在数据库里加一次,用单例先缓存起来。 3、创建的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比如 I/O 与数据库的连接等。
      7. 注意事项:getInstance() 方法中需要使用同步锁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防止多线程同时进入造成 instance 被多次实例化。
    4. 建造者模式:使用多个简单的对象一步一步构建成一个复杂的对象
      1. 意图: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2.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有时候面临着"一个复杂对象"的创建工作,其通常由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这个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着剧烈的变化,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却相对稳定。
      3. 何时使用:一些基本部件不会变,而其组合经常变化的时候。
      4. 如何解决:将变与不变分离开。
      5. 关键代码:建造者:创建和提供实例,导演:管理建造出来的实例的依赖关系。
      6. 使用场景: 1、需要生成的对象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2、需要生成的对象内部属性本身相互依赖。
      7. 注意事项:与工厂模式的区别是:建造者模式更加关注与零件装配的顺序。
    5. 原型模式: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同时又能保证性能
      1. 意图: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2. 主要解决:在运行期建立和删除原型。
      3. 何时使用: 1、当一个系统应该独立于它的产品创建,构成和表示时。 2、当要实例化的类是在运行时刻指定时,例如,通过动态装载。 3、为了避免创建一个与产品类层次平行的工厂类层次时。 4、当一个类的实例只能有几个不同状态组合中的一种时。建立相应数目的原型并克隆它们可能比每次用合适的状态手工实例化该类更方便一些。
      4. 如何解决:利用已有的一个原型对象,快速地生成和原型对象一样的实例。
      5. 关键代码: 1、实现克隆操作,在 JAVA 继承 Cloneable,重写 clone(),在 .NET 中可以使用 Object 类的 MemberwiseClone() 方法来实现对象的浅拷贝或通过序列化的方式来实现深拷贝。 2、原型模式同样用于隔离类对象的使用者和具体类型(易变类)之间的耦合关系,它同样要求这些"易变类"拥有稳定的接口。
      6. 使用场景: 1、资源优化场景。 2、类初始化需要消化非常多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数据、硬件资源等。 3、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场景。 4、通过 new 产生一个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数据准备或访问权限,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 5、一个对象多个修改者的场景。 6、一个对象需要提供给其他对象访问,而且各个调用者可能都需要修改其值时,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拷贝多个对象供调用者使用。 7、在实际项目中,原型模式很少单独出现,一般是和工厂方法模式一起出现,通过 clone 的方法创建一个对象,然后由工厂方法提供给调用者。
      7. 注意事项:与通过对一个类进行实例化来构造新对象不同的是,原型模式是通过拷贝一个现有对象生成新对象的。浅拷贝实现 Cloneable,重写,深拷贝是通过实现 Serializable 读取二进制流。
  2. 结构型模式: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继承的概念被用来组合接口和定义组合对象获得新功能的方式。
    1. 适配器模式:
      1. 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2.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3. 何时使用: 1、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2、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这些源类不一定有一致的接口。 3、通过接口转换,将一个类插入另一个类系中。(比如老虎和飞禽,现在多了一个飞虎,在不增加实体的需求下,增加一个适配器,在里面包容一个虎对象,实现飞的接口。)
      4. 如何解决:继承或依赖(推荐)。
      5. 关键代码:适配器继承或依赖已有的对象,实现想要的目标接口。
      6. 使用场景:有动机地修改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的接口,这时应该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
      7. 注意事项:适配器不是在详细设计时添加的,而是解决正在服役的项目的问题。
  3. 行为型模式:特别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
  • 9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