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汇总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动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及功能:
细胞壁---保护、支持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储存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场所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动植物细胞中均有,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叶绿体和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整体
二.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裂: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细胞核先分裂,再细胞质分裂。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2.细胞生长使细胞 体积增加。
3.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差异的过程。但遗传物质不变。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4.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和举例
保护组织 如:叶的上、下表皮;根冠
营养组织 如:西红柿果肉、叶肉
分生组织 如:根尖分生区
输导组织 如:西红柿中筋络、叶脉
机械组织 如:甘蔗茎外的硬皮
5.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器官。
三.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及主要分布器官举例:
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分泌 如:口腔上皮
肌肉组织功能: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功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如:血液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区分动植物属于组织还是器官: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
4.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四.显微镜操作和临时装片制作
1.显微镜结构和使用
2.要点:
对光:低倍镜、凹面镜、大光圈
调焦,下降镜筒:看物镜头、防撞
高倍镜使用:低倍物镜看清晰,先将观察区域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转换器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显微镜成像特点:放大,倒像。标本在视野中的位置与在玻片上的位置上下左右正好相反
显微镜放大倍数计算: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头与物镜头差异:物镜长的倍数高,目镜相反
高倍镜下视野与低倍镜不同:细胞大、数目少,视野暗
3.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1)过程:擦、滴(清水)、取、放、盖、染(碘液)
(2)区分气泡、水泡和细胞 :气泡水泡无细胞结构、气泡挤压会变形、移动;水泡边缘厚。
4.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过程:擦、滴(生理盐水0.9%)、取、放、盖、染(碘液)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部分 知识点汇总
1.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生物需要营养; 生物要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A.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地衣能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
B.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的适应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如:保护色、地衣能在岩石上存活下来
C.环境影响生物。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叫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空气、 光 、 温度 、水 等。
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种间关系):捕食 、 竞争 、 寄生 、 共生 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概念:一定地域内, 生物 和 环境 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和 非生物 部分。
(3)植物一般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一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食物网 。
(3)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传递的方向);
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食物链不包括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4)生态系统中的 能量 和 物质 就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_流动。
(5)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称为 生物富集现象 。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 有机物 ,它们直接或间接以 植物 为食,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 物质与能量 就流入动物体内。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 单向流动 ,逐级 递减 ,在树→昆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 食虫鸟 获得的能量最少。
(3)物质循环 指的是 物质在 生物界和无机环境 之间 循环。
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该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生物种类越 多 ,营养结构越 复杂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不易打破。但是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7.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生物圈中又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第二部分 常见图汇总
图一: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这个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中,蛇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图二:考点是毒素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
图三:物质循环示意图。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间循环。
A是生产者理由:只有A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
D是分解者理由:D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回归给无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