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题目:基于esp32python的水果温室大棚监测系统实现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架构
-
感知层:环境传感器网络+图像采集设备
-
通信层:ESP32无线传输模块
-
控制层:Python数据处理与逻辑控制
-
应用层:Web/移动端监控界面
1.2 核心功能模块
-
温室环境多参数实时监测
-
作物生长状态图像采集
-
异常阈值预警与报警
-
历史数据存储与分析
-
设备远程控制接口
2. 硬件子系统设计
2.1 主控模块
-
ESP32-WROOM核心板:
-
双核240MHz处理器
-
集成WiFi/蓝牙4.2
-
丰富GPIO接口
-
2.2 传感器阵列
-
气候传感器:
-
DHT22(温湿度)
-
BH1750(光照强度)
-
BME280(气压)
-
-
土壤监测:
-
土壤湿度传感器
-
NPK传感器(可选)
-
-
图像采集:
-
OV2640摄像头模块
-
红外成像(可选)
-
2.3 执行机构
-
继电器控制模块(通风/灌溉)
-
PWM调光设备(补光灯)
-
电动卷膜机控制接口
3. 软件子系统设计
3.1 嵌入式端(ESP32)
-
Micropython固件:
-
传感器数据采集
-
无线通信管理
-
设备控制指令执行
-
3.2 服务器端(Python)
-
数据服务:
-
Flask/Django REST API
-
MQTT消息代理
-
时序数据库存储
-
-
智能分析:
-
环境数据趋势分析
-
图像识别(病害检测)
-
生长模型预测
-
3.3 前端展示
-
Web Dashboard:
-
实时数据可视化
-
历史曲线展示
-
设备控制面板
-
-
移动端适配:
-
微信小程序
-
原生APP(可选)
-
4. 通信方案设计
4.1 网络拓扑
-
星型组网(单ESP32独立工作)
-
网状组网(多节点协同)
4.2 传输协议
-
WiFi直连(局域网模式)
-
MQTT over WiFi(云平台对接)
-
Bluetooth LE(近场配置)
4.3 数据格式
-
JSON结构化数据
-
Protocol Buffers(高效传输)
-
图像JPEG编码
5. 关键技术实现
5.1 低功耗优化
-
传感器间歇采样
-
深度睡眠模式
-
动态数据传输频率
5.2 多源数据融合
-
环境参数加权校准
-
图像与传感器数据关联
-
时空一致性校验
5.3 边缘计算
-
异常值本地过滤
-
简单决策本地执行
-
图像预处理(缩略/ROI提取)
6. 系统部署方案
6.1 硬件部署
-
传感器分布密度规划
-
防潮防尘封装设计
-
供电方案(太阳能/市电)
6.2 软件部署
-
OTA远程升级机制
-
配置热更新
-
双备份容灾
7. 测试与验证
7.1 功能测试
-
多传感器同步采集
-
网络中断恢复
-
控制指令响应
7.2 性能指标
-
数据更新频率:≥1次/分钟
-
图像传输延迟:<5s
-
系统续航时间(电池模式):>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