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定义ViewGroup时学习MeasureSpec的使用

接触android开发时间不长,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都是边学边做,最初遇到ViewGroup的时候都是绕道而行,后来愈来愈发现其灵活性和重要性,于是才下决心一定要把他攻破。

ViewGroup的学习案例文档之少,就连google官方给出的案例也仅有1个,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地方都很难理解。下面是在遇到计算子布局的宽度值时用到的MeasureSpec类和其方法,将我找到的学习资料分享出来:

一个MeasureSpec封装了父布局传递给子布局的布局要求,每个MeasureSpec代表了一组宽度和高度的要求。一个MeasureSpec由大小和模式组成。它有三种模式:

UNSPECIFIED(未指定),父元素部队自元素施加任何束缚,子元素可以得到任意想要的大小;
EXACTLY(完全),父元素决定自元素的确切大小,子元素将被限定在给定的边界里而忽略它本身大小;
AT_MOST(至多),子元素至多达到指定大小的值。

它常用的三个函数:

1.static int getMode(int measureSpec):根据提供的测量值(格式)提取模式(上述三个模式之一)

2.static int getSize(int measureSpec):根据提供的测量值(格式)提取大小值(这个大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小)

3.static int makeMeasureSpec(int size,int mode):根据提供的大小值和模式创建一个测量值(格式)

这个类的使用呢,通常在view组件的onMeasure方法里面调用但也有少数例外,看看几个例子:

a.首先一个我们常用到的一个有用的函数,View.resolveSize(int size,int measureSpec)

public  static  int  resolveSize(int  size, int  measureSpec) {
    int  result = size;
    int  specMode = MeasureSpec.getMode(measureSpec);
    int  specSize =  MeasureSpec.getSize(measureSpec);
    switch  (specMode) {
     case  MeasureSpec.UNSPECIFIED:
         result = size;
        break;
    case  MeasureSpec.AT_MOST:
         result = Math.min(size, specSize);
         break;
    case  MeasureSpec.EXACTLY:
        result = specSize;
         break;
     }
     return  result;
 }

上面既然要用到measureSpec值,那自然表示这个函数通常是在onMeasure方法里面调用的。简单说一下,这个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你提供的大小和模式,返回你想要的大小值,这个里面根据传入模式的不同来做相应的处理。

 

 

再看看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方法,实际上这个方法很简单:

1
2
3
public static int makeMeasureSpec(int size, int mode) {
    return size + mode;
}

 

这样大家不难理解size跟measureSpec区别了。看看它的使用吧,ListView.measureItem(View chil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rivate void measureItem(View child) {
         ViewGroup.LayoutParams p = child.getLayoutParams();
         if (p == null) {
             p = new ViewGroup.LayoutParams(
                     ViewGroup.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ViewGroup.LayoutParams.WRAP_CONTENT);
         }
   
         int childWidthSpec = ViewGroup.getChildMeasureSpec(mWidthMeasureSpec,
                 mListPadding.left + mListPadding.right, p.width);
         int lpHeight = p.height;
         int childHeightSpec;
         if (lpHeight > 0) {
             childHeight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lpHeight, MeasureSpec.EXACTLY);
         else {
             childHeightSpec = MeasureSpec.makeMeasureSpec(0, MeasureSpec.UNSPECIFIED);
         }
         child.measure(childWidthSpec, childHeightSpec);
     }

measureSpec方法通常在ViewGroup中用到,它可以根据模式(MeasureSpec里面的三个)可以调节子元素的大小。

 

 

注意,使用EXACTLY和AT_MOST通常是一样的效果,如果你要区别他们,那么你就要使用上面的函数View.resolveSize(int size,int measureSpec)返回一个size值,然后使用你的view调用setMeasuredDimension(int,int)函数。

1
2
3
4
5
6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MeasuredDimension(int measuredWidth, int measuredHeight) {
    mMeasuredWidth = measuredWidth;
    mMeasuredHeight = measuredHeight;
   
    mPrivateFlags |= MEASURED_DIMENSION_SE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