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电学

Hello!大家好,我是@学霸小羊,今天讲讲电学。

在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皮毛和琥珀摩擦,结果他发现这种半透明的小石头,竟然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 “ 魔力 ”。

 泰勒斯一下子就蒙了。

一直到泰勒斯去世,他也没能发现这是为什么。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是静电现象,但是那有没有搞懂其中的原理?

1.电荷

咱可以变电当成一个东西,叫做电荷

在所有物体里,都存在着电荷,物体里正电荷(带正电的电荷)和负电荷(带负电的电荷)的数量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静电的过程:

 这就叫做静电。

左边的物体获得了负电荷,于是带负电;右边的物体还有正电荷,所以带正电。

打雷也与电荷有关,具体看下面的视频:

十万个为什么:天为什么会打雷?看完这个视频就明白了icon-default.png?t=N7T8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233553745097332837

2.电传导与电流

电传导现象是一位名叫斯蒂芬·格雷的发明家发现的。

电传导就是带电物体  通过中介  把电传给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不一定要处于不带电的情况。

对于这个中介,有两种:

给电就传电的,叫做导体;反之,不传电的,叫做绝缘体(不易传电)。

电荷在导体内流动(传递),就形成了电流

现在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就是电流。

计量电荷量大小,也就是有多少电荷,单位用 库仑

计量电流强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电荷经过导体任意截面,单位用 安培

3.电压

电压的发现也是一个意外。

在1786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教授伽伐尼正在实验室解剖青蛙,妻子当他的助手,在一旁侍候。

只见他手中的解剖刀一刀下去切开青蛙的腰部,再一刀下去剥出腰部的神经,他又顺手抄过一把精巧的黄铜小钩,一钩穿了过去,随手递给妻子,吩咐将它挂起来。

妻子顺手将这死青蛙挂在实验桌上的一根横铁棍上。当伽伐尼将第二只青蛙剥开皮正准备再下刀时,突然妻子惊叫一声:“天啊!青蛙又活了。”她顾不得满手的血污,一把抓住伽伐尼的手臂,叫他快看这个“显灵”的青蛙。

只见那只靠近铜钩的蛙腿正在一张一弛,抽搐不停。

图片

伽伐尼将解剖刀往桌上一摔,高喊着:“我们又发现了一种电——动物电。”

一位叫伏打的小哥立刻提出了质疑:

其实伽伐尼说死蛙腿会动是青蛙身上有动物电,其实那是一种错觉。这几日,伏打仔细研究了一下,伽伐尼实验时,是用铜钩钩起青蛙,再挂在铁棍上,实际上只要是不相同的金属接触就会产生微弱的电流。蛙腿的动便是这种电流刺激的结果,而不是它自身带电。

他将一个金属锌环放在一个铜环上(银环更好),再用一块浸透盐水的纸或尼绒环压上,再放上锌环,铜环,如此重复下去,10个、20个、30个叠成了一个柱状,便产生了明显的电流。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伏打电堆或伏打柱。这柱叠得越高,电流就越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伏打经过实验创立了一个了不起的电位差理论。就是说不同金属接触,表面就会出现异性电荷,也就是说有电压。他还找到了这样一个序例:(+)铝、锌、锡、镉、锑、铋、汞、铁、铜、银、金、铂、钯(-)。在这个序列中任何一种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相接触时,总是前面带上正电,后面带负电。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元素表。只要有了电位差、电势差,即电压,就会有电流。这样人们对电的认识一下于就跃出了静电的领域,就不再是摩擦毛皮上的电,雷雨中的电,莱顿瓶里的电,也不只是动物身上的电,而是能控制流动的电。伏打堆也就成了最早的电池、电流发生器。

他将一个金属锌环放在一个铜环上(银环更好),再用一块浸透盐水的纸或尼绒环压上,再放上锌环,铜环,如此重复下去,10个、20个、30个叠成了一个柱状,便产生了明显的电流。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伏打电堆或伏打柱。这柱叠得越高,电流就越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伏打经过实验创立了一个了不起的电位差理论。就是说不同金属接触,表面就会出现异性电荷,也就是说有电压。他还找到了这样一个序例:(+)铝、锌、锡、镉、锑、铋、汞、铁、铜、银、金、铂、钯(-)。在这个序列中任何一种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相接触时,总是前面带上正电,后面带负电。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元素表。只要有了电位差、电势差,即电压,就会有电流。这样人们对电的认识一下于就跃出了静电的领域,就不再是摩擦毛皮上的电,雷雨中的电,莱顿瓶里的电,也不只是动物身上的电,而是能控制流动的电。伏打堆也就成了最早的电池、电流发生器。

他将一个金属锌环放在一个铜环上(银环更好),再用一块浸透盐水的纸或尼绒环压上,再放上锌环,铜环,如此重复下去,10个、20个、30个叠成了一个柱状,便产生了明显的电流。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伏打电堆或伏打柱。这柱叠得越高,电流就越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伏打经过实验创立了一个了不起的电位差理论。就是说不同金属接触,表面就会出现异性电荷,也就是说有电压。他还找到了这样一个序例:(+)铝、锌、锡、镉、锑、铋、汞、铁、铜、银、金、铂、钯(-)。在这个序列中任何一种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相接触时,总是前面带上正电,后面带负电。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元素表。只要有了电位差、电势差,即电压,就会有电流。这样人们对电的认识一下于就跃出了静电的领域,就不再是摩擦毛皮上的电,雷雨中的电,莱顿瓶里的电,也不只是动物身上的电,而是能控制流动的电。伏打堆也就成了最早的电池、电流发生器。

他将一个金属锌环放在一个铜环上(银环更好),再用一块浸透盐水的纸或尼绒环压上,再放上锌环,铜环,如此重复下去,10个、20个、30个叠成了一个柱状,便产生了明显的电流。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伏打电堆或伏打柱。这柱叠得越高,电流就越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伏打经过实验创立了一个了不起的电位差理论。就是说不同金属接触,表面就会出现异性电荷,也就是说有电压。他还找到了这样一个序例:(+)铝、锌、锡、镉、锑、铋、汞、铁、铜、银、金、铂、钯(-)。在这个序列中任何一种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相接触时,总是前面带上正电,后面带负电。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气元素表。只要有了电位差、电势差,即电压,就会有电流。这样人们对电的认识一下于就跃出了静电的领域,就不再是摩擦毛皮上的电,雷雨中的电,莱顿瓶里的电,也不只是动物身上的电,而是能控制流动的电。伏打堆也就成了最早的电池、电流发生器。

图片

人们为了纪念伏打,就用  伏(V)作为电压的单位。

关于电压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就去下面的网站看看:

电压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非常简单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sohu.com/a/375871209_120051180

4.电阻

电荷就好比一条狗,电压就是肉骨头。

电压越大,电荷跑得越快;反之亦然。

于是,一位名叫乔治·西蒙·欧姆的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一条公式——

I = U / R

电流强度 = 电压 ÷ 电阻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而电阻的单位就是欧姆。

电阻,顾名思义,就是电荷移动时的阻碍。

电阻越小,电荷前进越轻松,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荷前进越困难,电流越小。

要注意的是,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

另外,关于电阻,还有一个词:超导体

普通的导体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阻,这会让能量发生损耗,电流在普通导体中传递需要电压。

而超导体不会产生电阻,所以电流在超导体中传递不需要电压。

现在科学家们就在寻找超导体。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拜拜!

  • 7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