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开源高性能键值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String、Hash、List、Set和ZSet。它的特点是速度快,读写能力分别可达110000次/s和81000次/s。Redis通过RDB和AOF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确保数据的安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Redis的NoSQL分类、优缺点、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以及安全性设置。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Redis是使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高性能键值,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
Redis通过键值类型来存储数据。

特点:

  • 速度快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 单线程 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读写每秒10万次/秒
  • 持久化 内存与储存介质 RDB(Redis DataBase) AOF((Append OnlyFile) 在配置文件中修改
  • 简单 不依赖外部库,单线程模型,支持简单事务
  • 原子性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单个操作是原子性。多个操作也支持事务,通过MULTI和EXEC指令包起来。
  • 多种数据结构 String,Hash,List,Set,ZSet

Redis有着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提供对他们的原子性操作,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数据库的进化路径。Redis的数据类型都是基于基本数据结构的同时对程序员透明,无需进行额外的抽象。

Redis运行在内存中但是可以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在对不同数据集进行高速读写时需要权衡内存,因为数据量不能大于硬件内存。在内存数据库方面的另一个优点是,相比在磁盘上相同的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内存中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这样Redis可以做很多内部复杂性很强的事情。同时,在磁盘格式方面他们是紧凑的以追加的方式产生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进行随机访问。

NoSQL数据库四种类别:

  1. 键值(Key-Value)存储数据库

相关产品: Tokyo Cabinet/Tyrant、Redis、Voldemort、Berkeley DB
典型应用: 内容缓存,主要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高访问负载。
数据模型: 一系列键值对
优势: 快速查询
劣势: 存储的数据缺少结构化

  1. 列存储数据库

相关产品:Cassandra, HBase, Riak
典型应用:分布式的文件系统
数据模型:以列簇式存储,将同一列数据存在一起
优势:查找速度快,可扩展性强,更容易进行分布式扩展
劣势:功能相对局限

  1. 文档型数据库

相关产品:CouchDB、MongoDB
典型应用:Web应用(与Key-Value类似,Value是结构化的)
数据模型: 一系列键值对
优势:数据结构要求不严格
劣势: 查询性能不高,而且缺乏统一的查询语法

  1. 图形数据库

相关数据库:Neo4J、InfoGrid、Infinite Graph
典型应用:社交网络
数据模型:图结构
优势:利用图结构相关算法。
劣势:需要对整个图做计算才能得出结果,不容易做分布式的集群方案。

redis的优缺点:

  1. Redis 优势

对数据高并发读写(基于内存)
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率存储和访问(基于内存)
对数据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垂直扩展:提升硬件
水平扩展:集群

  1. Redis 缺点

redis(ACID处理非常简单)无法做到太复杂的关系数据库模型

Redis数据类型:

  1. String
    不区分字符串与数值类型,自动判断是否为数值进行加减操作。

  2. Hash
    假设有User对象以JSON序列化的形式存储到Redis中,User对象有id,username、password、age、name 等属性,存储的过程如下:
    保存、更新:
    Redis json(string) User对象 json(string) redis

    redis hash介绍:
    hash叫散列类型,它提供了字段和字段值的映射。字段值只能是字符串类型,不支持散列类型、集合类型等其它类型。

  3. List
    Redis的list是采用来链表(Linked)来存储的,所以对于redis的list数据类型的操作,是操作list的两端数据来操作的。

  4. Set
    set集合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set是通过hashtable实现的,对集合我们可以取交集、并集、差集

    集合类型:无序、不可重复
    列表类型:有序、可重复

  5. ZSet
    有序集合和集合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集合类型:无序、不可重复
    列表类型:有序、可重复

Redis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

Redis SAVE 命令用于创建当前数据库的备份。
Redis bgsave 后台备份。

恢复数据:
如果需要恢复数据,只需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redis 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

Redis安全
因为redis速度相当快,所以一台比较好的服务器下,一个外部用户在一秒内可以进行15W次密码尝试,这意味着你需要设定非常强大的密码来防止暴力破解
可以通过 redis 的配置文件设置密码参数,这样客户端连接到 redis 服务就需要密码验证,这样可以让你的 redis 服务更安全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编辑配置文件,
修改:#reqirepass foobared  为 :    reqirepass  redis(你的密码)
pkill redis-server      关闭redis-server
./bin/redis-server ./conf/redis.conf    启动redis
./bin/redis-cli         打开客户端

Redis持久化机制:

Redis持久化存储支持两种方式:RDB和AOF。RDB一定时间取存储文件,AOF默认每秒去存储历史命令,官方建议两种方式同时使用
没有持久化的redis和memcache一样,相当于一个纯内存的数据库
Redis是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也就是说redis需要经常将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来保证持久化。

RDB
RDB(snapshotting快照)是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优缺点:
优点: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保证了redis的高性能
缺点:RDB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redis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失。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默认方式:
将内存中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为dump.rdb,可以通过配置设置自动做快照持久化的方式。我们可以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m个key修改,就自动做快照
配置文件: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修改配置文件
RDB默认开启,redis.conf中的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save 900 1  #900秒内,超过1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内,超过10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60 10000  #60秒内,超过10000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  不使用rdb
dbfilename dump.rdb    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ir ./   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如果是在/redis/redis-3.0.6/src下启动的redis-cli,则数据会存储在当前src目录下

持久化过程:
当满足save的条件时,比如更改了1个key,900s后会将数据写入临时文件,持久化完成后将临时文件替换旧的dump.rdb。(存储数据的节点是到触发时间时的的节点)
使用RDB恢复数据:
自动的持久化数据存储到dump.rdb后。实际只要重启redis服务即可完成(启动redis的server时会从dump.rdb中先同步数据)
使用命令进行持久化save存储:

./redis-cli -h ip -p port save
./redis-cli -h ip -p port bgsave

一个是在前台进行存储,一个是在后台进行存储。

AOF
AOF(append-only file)是将执行过的指令记录下来,数据恢复时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再将指令执行一遍,实现数据恢复
优缺点:
优点:可以保持更高的数据完整性,如果设置追加file的时间是1s,如果redis发生故障,最多会丢失1s的数据;且如果日志写入不完整支持redis-check-aof来进行日志修复;AOF文件没被rewrite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的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flushall)。
缺点:AOF文件比RDB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默认方式:
类似于mysql日志,由于快照方式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做一次,所以可能发生redis意外宕机的情况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所有被修改的数据,aof比快照方式有更好的持久化型,是由于redis在使用aof时,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命令中,在redis重新启动时会重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在内存中重建这个数据库的内容,这个文件在redis/bin目录下,appendonly.aof。aof不是立即写到硬盘上,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修改强制写到硬盘中。
配置文件:

appendonly yes //启动aof持久化 ,持久化有三种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 //收到写命令就立即写入到磁盘,效率最慢,但是保证完整的持久化(最安全)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写一次硬盘,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这种(最常用)   
#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os,性能最好,持久化没保证。

Redis配置文件详解:
redis.conf配置文件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5. 当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dir ./
    
  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bytes>
    
  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vm-enabled no
    
  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activerehashing yes
    
  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95的猪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