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总监与美发总监,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职业,其实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1.都爱起英文名
美发总监,通常都叫Tony、Kevin、Alan,主要是店里老板觉得阿伟、小强、阿文土掉渣了,美发行业必须时尚,要走在潮流尖端。
起个英文名洋气啊,Tony、Jacky这么一叫,顾客就觉得你是国外的技术、跟国际接轨,听着就放心。
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时尚感,就是这么的Fashion,你有办法吗?
IT总监,也有起英文名的习惯,早期混互联网的都有英文名,腾讯的Pony、阿里的Jakcy ma、百度的Robbin等等,没个英文名你好意思么?
有一次在办公室叫半天凯文没人答应,“张二蛋,你bug改完了吗?”,一米八的东北大汉,屁颠屁颠跑过来,“不好意思诶,哥,没反应过来,下回你QQ上闪俺。”
2.从来不好好说话
美发总监,不管你来自黑龙江、吐鲁番,还是海南岛,都能说一口纯正的TVB港台腔。
“呐,作为一个发型师呢,我建议你剪个寸头,再烫个大波浪,这样才精神嘛。”
IT总监,三句话离不开英文,“我有讲过,这个function不可以这样用,一点sense都没有,整个系统会crash掉!”。
不管是真海龟,还是阳澄湖的洗澡龟,这样讲才有feel。
3.外形有很高的辨识度
美发总监和IT技术总监骨子里都透着一股骚气,一个骚在明处,一个骚在暗处。
美发总监对自已的style自信爆棚,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IT总监的style,美的浓烈,美的厚重,也美的安静。
凌乱的头发、忧郁的眼神、神乎其技的指法,走在人群中就是这么闪亮。
4.以中年男性居多
美发总监里男性占比高达98.2%,主要是因为美发店顾客中,女性占比超过七成以上,女性顾客都倾向于选择男性美发师为其服务。
IT总监大部分是男性,因为女程序员到一定年龄后通常会考虑转型产品经理。
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女性从业者更多考虑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5.长时间加班
美发总监,习惯于长时间加班,当互联网在谈论996是否人道的时候,美发总监们一脸愕然,“难度996不是正常上班时间吗?”,根据行业报告显示,美发行业平均日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一周甚至一月只休一天。
IT总监,加班也是常态,白天忙扯淡,晚上才有时间写写BUG、偶尔删个库。
人生最幸运的事情,是用命还能换到钱;人生最不幸的事情,是钱没挣到,命快没了。
6.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
美发总监,早期为了磨练手艺,经常去工地、社区义务理发,从而获得更多练习的机会,梦想着有朝一日,凭借超凡技艺,登上时尚之巅。
IT总监,要写多少bug、删多少个库、跑多少次路,才能成为人人敬仰的技术大咖。
一个人修养都藏在他读过的书里,IT总监的必读书单:《黑客攻防:从入门到入狱》、《MySQL:从删库到跑路》、《徒手斗士:一拳打倒产品经理》、《佛系:如何写出一个永远无法发现的bug》、《脊椎康复指南》、《活着》。
7.都是吃青春饭,35岁以后基本都扛不住
美发总监,35岁以后,除了收获无数客人的赞赏,还收获了慢性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劳损......
要知道发型师是没有医疗保障,没有带薪年假,没有养老保障,没有住房公积金……
IT总监,35岁以后已经没法跟年轻程序员比加班、比编码速度,此时需要在技术架构、管理、技术视野等方面去突破。
8.都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做好
美发总监,需要经过漫长的前期投入和积累,从学徒开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手法、工具使用、发型设计、流行趋势、顾客心理等。
IT总监,从小白开始学习,操作系统、网络、编程知识、工具使用、算法等,还要经过长期的职业训练,能够用工程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大量枯燥的技能练习,提升自已的技艺,提升视野,逐渐能够独挡一面,成为技术专家。
9.都舍得在劳动工具上花钱
美发总监,都有一套专属的剪发工具,而且工具一般不外借,这是Tony老师们不成文的规定。
IT总监,除了舍得给媳妇花钱,更舍得在键盘、屏幕、鼠标上面花钱。
作为手艺人,工具顺不顺手直接影响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对劳动工具的投入和爱护都近乎苛刻。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