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发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虽然是“5why分析法”,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
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猜测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的。后来,丰田汽车公司在发展完善其制造方法学的过程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作为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入门课程的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成为其中问题求解培训的一项关键内容。
丰田生产系统的设计师--大野耐一,曾经将5问法描述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重复五次,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随即显而易见。”目前,该方法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各大企业广泛使用,并且在持续改善法(Kaizen)、精益生产法(Lean Manufacturing)及六西格玛法之中也得到了采用。
5why分析法,从三个层面来实施:
一、为什么会发生?从“制造”的角度。
二、为什么没有发现?从“检验”的角度。
三、为什么没有从系统上预防事故?从“体系”或“流程”的角度。
每个层面连续5次或N次的询问,得出最终结论。只有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都探寻出来,才能发现根本问题,并寻求解决。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下面来看看这个经典的案例: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损耗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损耗?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5why分析法”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营造团队氛围,即要在团队中形成实事求是、刨根问底、不断追求进步的文化。否则团队成员之间就会出现矛盾,认为这是在找茬、故意挑刺。因此,首先要明确,对一件事情的分析和讨论,是对事不对人的,不是去追究责任,目的是找到改进工作的方法,让大家把工作做得更好。
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有试错文化,这是一种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文化,在这种开放文化之下,“5why分析法”就很容易推广,如BAT、今日头条、京东这些企业,都鼓励“挑战”、追求卓越。不妨在你的团队中尝试引入这个方法,相信带来的改变会让你惊喜。
以上内容,摘自畅销书《技术人修炼之道》,作者黄哲铿,曾担任1号店 技术总监、壹药网 技术副总裁、海尔农业电商CTO,出版过畅销书《技术管理之巅》,擅长互联网大型系统研发、大型技术团队治理、区块链创新等。
记得关注@技术领导力
与我一起,提升认知与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