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Python类和对象

Python面向对象

Python 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面向对象编程是在面向过程编程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它比面向过程编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 OOP),是一种封装代码的方法

面向对象编程,也是一种封装的思想,它可以更好地模拟真实世界里的事物(将其视为对象),并把描述特征的数据和代码块(函数)封装到一起

打个比方,若在某游戏中设计一个乌龟的角色

  • 从表面特征来描述,例如,绿色的、有 4 条腿、重 10 kg、有外壳等等
  • 从所具有的的行为来描述,例如,它会爬、会吃东西、会睡觉、会将头和四肢缩到壳里,等等
class tortoise:
    bodyColor = "绿色"
    footNum = 4
    weight = 10
    hasShell = True
    #会爬
    def crawl(self):
        print("乌龟会爬")
    #会吃东西
    def eat(self):
        print("乌龟吃东西")
    #会睡觉
    def sleep(self):
        print("乌龟在睡觉")
    #会缩到壳里
    def protect(self):
        print("乌龟缩进了壳里")

相比较只用变量或只用函数,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可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在 Python 中,所有的变量其实也都是对象,包括整形(int)、浮点型(float)、字符串(str)、列表(list)、元组(tuple)、字典(dict)和集合(set)

面向对象中,常用术语包括:

  • 类:可以理解是一个模板,通过它可以创建出无数个具体实例。比如,前面编写的 tortoise 表示的只是乌龟这个物种,通过它可以创建出无数个实例来代表各种不同特征的乌龟(这一过程又称为类的实例化)
  • 对象:类并不能直接使用,通过类创建出的实例(又称对象)才能使用。这有点像汽车图纸和汽车的关系,图纸本身(类)并不能为人们使用,通过图纸创建出的一辆辆车(对象)才能使用
  • 属性:类中的所有变量称为属性。例如,tortoise 这个类中,bodyColor、footNum、weight、hasShell 都是这个类拥有的属性
  • 方法:类中的所有函数通常称为方法。不过,和函数所有不同的是,类方法至少要包含一个 self 参数。例如,tortoise 类中,crawl()、eat()、sleep()、protect() 都是这个类所拥有的方法,类方法无法单独使用,只能和类的对象一起使用

Python class:定义类

类仅仅充当图纸的作用,本身并不能直接拿来用,而只有根据图纸造出的实际物品(对象)才能直接使用。因此,Python 程序中类的使用顺序

  1. 创建(定义)类,也就是制作图纸的过程
  2. 创建类的实例对象(根据图纸造出实际的物品),通过实例对象实现特定的功能

Python类的定义

Python 中定义一个类使用 class 关键字实现

class 类名:
    多个(≥0)类属性...
    多个(≥0)类方法...

无论是类属性还是类方法,对于类来说,它们都不是必需的,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另外,Python 类中属性和方法所在的位置是任意的,即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前后次序

和变量名一样,类名本质上就是一个标识符,在给类起名字时,必须让其符合 Python 的语法

类起好名字之后,其后要跟有冒号(:),表示告诉 Python 解释器,下面要开始设计类的内部功能了,也就是编写类属性和类方法

类属性指的就是包含在类中的变量;而类方法指的是包含类中的函数。换句话说,类属性和类方法其实分别是包含类中的变量和函数的别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属一个类的所有类属性和类方法,要保持统一的缩进格式,通常统一缩进 4 个空格

Python 类是由类头(class 类名)和类体(统一缩进的变量和函数)构成

class TheFirstDemo:
    '''这是一个学习Python定义的第一个类'''
    # 下面定义了一个类属性
    add = 'http://c.biancheng.net'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方法
    def say(self, content):
        print(content)

和函数一样,也可以为类定义说明文档,其要放到类头之后,类体之前的位置

根据定义属性位置的不同,在各个类方法之外定义的变量称为类属性或类变量(如 add 属性),而在类方法中定义的属性称为实例属性(或实例变量)

可以创建一个没有任何类属性和类方法的类,换句话说,Python 允许创建空类

class Empty:
    pass

如果一个类没有任何类属性和类方法,那么可以直接用 pass 关键字作为类体即可

Python __init__()类构造方法

在创建类时,可以手动添加一个 __init__() 方法,该方法是一个特殊的类实例方法,称为构造方法(或构造函数)

构造方法用于创建对象时使用,每当创建一个类的实例对象时,Python 解释器都会自动调用它

def __init__(self,...):
    代码块

此方法的方法名中,开头和结尾各有 2 个下划线,且中间不能有空格

__init__() 方法可以包含多个参数,但必须包含一个名为 self 的参数,且必须作为第一个参数。也就是说,类的构造方法最少也要有一个 self 参数

class TheFirstDemo:
    '''这是一个学习Python定义的第一个类'''
    #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
        print("调用构造方法")
    # 下面定义了一个类属性
    add = 'http://c.biancheng.net'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方法
    def say(self, content):
        print(content)

即便不手动为类添加任何构造方法,Python 也会自动为类添加一个仅包含 self 参数的构造方法

仅包含 self 参数的 __init__() 构造方法,又称为类的默认构造方法

在上面代码的后面,顶头(不缩进)直接添加如下代码

zhangsan = TheFirstDemo()

这行代码的含义是创建一个名为 zhangsan 的 TheFirstDemo 类对象。运行代码可看到如下结果

调用构造方法

在创建 zhangsan 这个对象时,隐式调用了手动创建的 __init__() 构造方法

在 __init__() 构造方法中,除了 self 参数外,还可以自定义一些参数,参数之间使用逗号“,”进行分割

class CLanguage:
    '''这是一个学习Python定义的一个类'''
    def __init__(self,name,add):
        print(name,"的网址为:",add)
#创建 add 对象,并传递参数给构造函数
add = CLanguage("C语言中文网","http://c.biancheng.net")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的网址为: http://c.biancheng.net

虽然构造方法中有 self、name、add 3 个参数,但实际需要传参的仅有 name 和 add,也就是说,self 不需要手动传递参数

Python类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创建类对象的过程,又称为类的实例化

Python类的实例化 

对已定义好的类进行实例化,其语法格式如下

类名(参数)

定义类时,如果没有手动添加 __init__() 构造方法,又或者添加的 __init__() 中仅有一个 self 参数,则创建类对象时的参数可以省略不写

class CLanguage :
    # 下面定义了2个类变量
    name = "C语言中文网"
    add = "http://c.biancheng.net"
    def __init__(self,name,add):
        #下面定义 2 个实例变量
        self.name = name
        self.add = add
        print(name,"网址为:",add)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content):
        print(content)
# 将该CLanguage对象赋给clanguage变量
clanguage = CLanguage("C语言中文网","http://c.biancheng.net")

由于构造方法除 self 参数外,还包含 2 个参数,且这 2 个参数没有设置默认参数,因此在实例化类对象时,需要传入相应的 name 值和 add 值(self 参数是特殊参数,不需要手动传值,Python 会自动传给它值)

类变量和实例变量,简单地理解,定义在各个类方法之外(包含在类中)的变量为类变量(或者类属性),定义在类方法中的变量为实例变量(或者实例属性)

Python类对象的使用 

定义的类只有进行实例化,也就是使用该类创建对象之后,才能得到利用。总的来说,实例化后的类对象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 访问或修改类对象具有的实例变量,甚至可以添加新的实例变量或者删除已有的实例变量
  • 调用类对象的方法,包括调用现有的方法,以及给类对象动态添加方法

类对象访问变量或方法

使用已创建好的类对象访问类中实例变量的语法格式如下

类对象名.变量名

使用类对象调用类中方法的语法格式如下

对象名.方法名(参数)

对象名和变量名以及方法名之间用点 "." 连接

通过 clanguage 对象调用类中的实例变量和方法

#输出name和add实例变量的值
print(clanguage.name,clanguage.add)
#修改实例变量的值
clanguage.name="Python教程"
clanguage.add="http://c.biancheng.net/python"
#调用clanguage的say()方法
clanguage.say("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再次输出name和add的值
print(clanguage.name,clanguage.add)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网址为: http://c.biancheng.net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给类对象动态添加/删除变量

Python 支持为已创建好的对象动态增加实例变量

# 为clanguage对象增加一个money实例变量
clanguage.money= 159.9
print(clanguage.money)

运行结果:

159.9

动态删除,使用 del 语句即可实现

#删除新添加的 money 实例变量
del clanguage.money
#再次尝试输出 money,此时会报错
print(clanguage.money)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mengma/Desktop/1.py", line 29, in <module>
    print(clanguage.money)
AttributeError: 'CLanguag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money'

给类对象动态添加方法

Python 也允许为对象动态增加方法

为 clanguage 对象动态增加的方法,Python 不会自动将调用者自动绑定到第一个参数(即使将第一个参数命名为 self 也没用)

# 先定义一个函数
def info(self):
    print("---info函数---", self)
# 使用info对clanguage的foo方法赋值(动态绑定方法)
clanguage.foo = info
# Python不会自动将调用者绑定到第一个参数,
# 因此程序需要手动将调用者绑定为第一个参数
clanguage.foo(clanguage)  # ①
# 使用lambda表达式为clanguage对象的bar方法赋值(动态绑定方法)
clanguage.bar = lambda self: print('--lambda表达式--', self)
clanguage.bar(clanguage) # ②

第 5 行和第 11 行代码分别使用函数、lambda 表达式为 clanguage 对象动态增加了方法,但对于动态增加的方法,Python 不会自动将方法调用者绑定到它们的第一个参数,因此程序必须手动为第一个参数传入参数值,如上面程序中 ① 号、② 号代码所示

通过借助 types 模块下的 MethodType 可以实现不用手动给 self 传值

def info(self,content):
    print("C语言中文网地址为:%s" % content)
# 导入MethodType
from types import MethodType
clanguage.info = MethodType(info, clanguage)
# 第一个参数已经绑定了,无需传入
clanguage.info("http://c.biancheng.net")

使用 MethodType 包装 info() 函数时,已经将该函数的 self 参数绑定为 clanguage,因此后续再使用 info() 函数时,就不用再给 self 参数绑定值了

Python self用法

在定义类的过程中,无论是显式创建类的构造方法,还是向类中添加实例方法,都要求将 self 参数作为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print("正在执行构造方法")
    # 定义一个study()实例方法
    def study(self,name):
        print(name,"正在学Python")

事实上,Python 只是规定,无论是构造方法还是实例方法,最少要包含一个参数,并没有规定该参数的具体名称。之所以将其命名为 self,只是程序员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遵守这个约定,可以使编写的代码具有更好的可读性

同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当某个对象调用类方法时,该对象会把自身的引用作为第一个参数自动传给该方法,换句话说,Python 会自动绑定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指向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如此,Python解释器就能知道到底要操作哪个对象的方法了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print("正在执行构造方法")
    # 定义一个study()实例方法
    def study(self):
        print(self,"正在学Python")
zhangsan = Person()
zhangsan.study()
lisi = Person()
lisi.study()

运行结果:

正在执行构造方法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00021ADD7D21D0> 正在学Python
正在执行构造方法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00021ADD7D2E48> 正在学Python

study() 中的 self 代表该方法的调用者,即谁调用该方法,那么 self 就代表谁

对于构造函数中的 self 参数,其代表的是当前正在初始化的类对象

class Person:
    name = "xxx"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zhangsan = Person("zhangsan")
print(zhangsan.name)
lisi = Person("lisi")
print(lisi.name)

运行结果:

zhangsan
lisi

zhangsan 在进行初始化时,调用的构造函数中 self 代表的是 zhangsan;而 lisi 在进行初始化时,调用的构造函数中 self 代表的是 lisi

除了类对象可以直接调用类方法,还有一种函数调用的方式

class Person:
    def who(self):
        print(self)
zhangsan = Person()
#第一种方式
zhangsan.who()
#第二种方式
who = zhangsan.who
who()#通过 who 变量调用zhangsan对象中的 who() 方法

运行结果: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00025C26F021D0>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00025C26F021D0>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self 所表示的都是实际调用该方法的对象

无论是类中的构造函数还是普通的类方法,实际调用它们的谁,则第一个参数 self 就代表谁

Python类变量和实例变量(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无论是类属性还是类方法,都无法像普通变量或者函数那样,在类的外部直接使用它们

在类体中,根据变量定义的位置不同,以及定义的方式不同,类属性又可细分为以下 3 种类型:

  • 类体中、所有函数之外:此范围定义的变量,称为类属性或类变量
  • 类体中,所有函数内部:以“self.变量名”的方式定义的变量,称为实例属性或实例变量
  • 类体中,所有函数内部:以“变量名=变量值”的方式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类变量(类属性)

类变量指的是在类中,但在各个类方法外定义的变量

class CLanguage :
    # 下面定义了2个类变量
    name = "C语言中文网"
    add = "http://c.biancheng.net"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content):
        print(content)

类变量的特点是,所有类的实例化对象都同时共享类变量,也就是说,类变量在所有实例化对象中是作为公用资源存在的。类变量的调用方式有 2 种,既可以使用类名直接调用,也可以使用类的实例化对象调用

#使用类名直接调用
print(CLanguage.name)
print(CLanguage.add)
#修改类变量的值
CLanguage.name = "Python教程"
CLanguage.add =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print(CLanguage.name)
print(CLanguage.add)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也可以使用类对象来调用所属类中的类变量

clang = CLanguage()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注意,因为类变量为所有实例化对象共有,通过类名修改类变量的值,会影响所有的实例化对象

print("修改前,各类对象中类变量的值:")
clang1 = CLanguage()
print(clang1.name)
print(clang1.add)
clang2 = CLanguage()
print(clang2.name)
print(clang2.add)
print("修改后,各类对象中类变量的值:")
CLanguage.name = "Python教程"
CLanguage.add =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print(clang1.name)
print(clang1.add)
print(clang2.name)
print(clang2.add)

运行结果:

修改前,各类对象中类变量的值: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修改后,各类对象中类变量的值: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通过类名修改类变量,会作用到所有的实例化对象

除了可以通过类名访问类变量之外,还可以动态地为类和对象添加类变量

clang = CLanguage()
CLanguage.catalog = 13
print(clang.catalog)

运行结果:

13

实例变量(实例属性)

实例变量指的是在任意类方法内部,以“self.变量名”的方式定义的变量,其特点是只作用于调用方法的对象。另外,实例变量只能通过对象名访问,无法通过类名访问

class CLanguage :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C语言中文网"
        self.add = "http://c.biancheng.net"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self.catalog = 13

此 CLanguage 类中,name、add 以及 catalog 都是实例变量。其中,由于 __init__() 函数在创建类对象时会自动调用,而 say() 方法需要类对象手动调用。因此,CLanguage 类的类对象都会包含 name 和 add 实例变量,而只有调用了 say() 方法的类对象,才包含 catalog 实例变量

clang = CLanguage()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由于 clang 对象未调用 say() 方法,因此其没有 catalog 变量,下面这行代码会报错
#print(clang.catalog)
clang2 = CLanguage()
print(clang2.name)
print(clang2.add)
#只有调用 say(),才会拥有 catalog 实例变量
clang2.say()
print(clang2.catalog)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13

通过类对象可以访问类变量,但无法修改类变量的值。这是因为,通过类对象修改类变量的值,不是在给“类变量赋值”,而是定义新的实例变量

clang = CLanguage()
#clang访问类变量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clang.name = "Python教程"
clang.add =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clang实例变量的值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类变量的值
print(CLanguage.name)
print(CLanguage.add)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类中,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可以同名,但这种情况下使用类对象将无法调用类变量,它会首选实例变量,这也是不推荐“类变量使用对象名调用”的原因

和类变量不同,通过某个对象修改实例变量的值,不会影响类的其它实例化对象,更不会影响同名的类变量

class CLanguage :
    name = "xxx"  #类变量
    add = "http://"  #类变量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C语言中文网"   #实例变量
        self.add = "http://c.biancheng.net"   #实例变量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self.catalog = 13  #实例变量
clang = CLanguage()
#修改 clang 对象的实例变量
clang.name = "python教程"
clang.add =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clang2 = CLanguage()
print(clang2.name)
print(clang2.add)
#输出类变量的值
print(CLanguage.name)
print(CLanguage.add)

运行结果: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xxx
http://

局部变量

类方法中还可以定义局部变量。和前者不同,局部变量直接以“变量名=值”的方式进行定义

class CLanguage :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count(self,money):
        sale = 0.8*money
        print("优惠后的价格为:",sale)
clang = CLanguage()
clang.count(100)

通常情况下,定义局部变量是为了所在类方法功能的实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局部变量只能用于所在函数中,函数执行完成后,局部变量也会被销毁

Python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详解

类方法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具体可分为类方法、实例方法和静态方法

区分这 3 种类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即采用 @classmethod 修饰的方法为类方法;采用 @staticmethod 修饰的方法为静态方法;不用任何修改的方法为实例方法

Python类实例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类中定义的方法默认都是实例方法。不仅如此,类的构造方法理论上也属于实例方法,只不过它比较特殊

class CLanguage:
    #类构造方法,也属于实例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C语言中文网"
        self.add = "http://c.biancheng.net"
    # 下面定义了一个say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print("正在调用 say() 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最少也要包含一个 self 参数,用于绑定调用此方法的实例对象(Python 会自动完成绑定)。实例方法通常会用类对象直接调用

clang = CLanguage()
clang.say()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 say() 实例方法

Python 也支持使用类名调用实例方法,但此方式需要手动给 self 参数传值

#类名调用实例方法,需手动给 self 参数传值
clang = CLanguage()
CLanguage.say(clang)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 say() 实例方法

Python类方法

Python 类方法和实例方法相似,它最少也要包含一个参数,只不过类方法中通常将其命名为 cls,Python 会自动将类本身绑定给 cls 参数(注意,绑定的不是类对象)。也就是说,在调用类方法时,无需显式为 cls 参数传参

和 self 一样,cls 参数的命名也不是规定的(可以随意命名),只是 Python 程序员约定俗称的习惯而已

和实例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类方法需要使用@classmethod修饰符进行修饰

class CLanguage:
    #类构造方法,也属于实例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C语言中文网"
        self.add = "http://c.biancheng.net"
    #下面定义了一个类方法
    @classmethod
    def info(cls):
        print("正在调用类方法",cls)

注意,如果没有 @classmethod,则 Python 解释器会将 info() 方法认定为实例方法,而不是类方法

类方法推荐使用类名直接调用,当然也可以使用实例对象来调用(不推荐)

#使用类名直接调用类方法
CLanguage.info()
#使用类对象调用类方法
clang = CLanguage()
clang.info()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类方法 <class '__main__.CLanguage'>
正在调用类方法 <class '__main__.CLanguage'>

Python类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其实就是函数,和函数唯一的区别是,静态方法定义在类这个空间(类命名空间)中,而函数则定义在程序所在的空间(全局命名空间)中

静态方法没有类似 self、cls 这样的特殊参数,因此 Python 解释器不会对它包含的参数做任何类或对象的绑定。也正因为如此,类的静态方法中无法调用任何类属性和类方法

静态方法需要使用@staticmethod修饰

class CLanguage:
    @staticmethod
    def info(name,add):
        print(name,add)

静态方法的调用,既可以使用类名,也可以使用类对象

#使用类名直接调用静态方法
CLanguage.info("C语言中文网","http://c.biancheng.net")
#使用类对象调用静态方法
clang = CLanguage()
clang.info("Python教程","http://c.biancheng.net/python")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Python教程 http://c.biancheng.net/python

Python类调用实例方法

类方法大体分为 3 类,分别是类方法、实例方法和静态方法,其中实例方法用的是最多的。实例方法的调用方式其实有 2 种,既可以采用类对象调用,也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

通常情况下,使用类对象调用类中的实例方法。但如果想用类调用实例方法,不能像如下这样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我正在学 Python")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demo.py", line 5, in <module>
    CLanguage.info()
TypeError: info()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self'

其中,最后一行报错信息提示,调用 info() 类方式时缺少给 self 参数传参。这意味着,和使用类对象调用实例方法不同,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时,Python 并不会自动给 self 参数传值

self 参数需要的是方法的实际调用者(是类对象),而这里只提供了类名,当然无法自动传值

如果想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就必须手动为 self 参数传值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我正在学 Python")
clang = CLanguage()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clang)

运行结果:

我正在学 Python

通过手动将 clang 这个类对象传给了 self 参数,使得程序得以正确执行。实际上,这里调用实例方法的形式完全是等价于 clang.info()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报错信息只是让手动为 self 参数传值,但并没有规定必须传一个该类的对象,其实完全可以任意传入一个参数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self,"正在学 Python")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zhangsan")

运行结果:

zhangsan 正在学 Python

可以看到,"zhangsan" 这个字符串传给了 info() 方法的 self 参数。显然,无论是 info() 方法中使用 self 参数调用其它类方法,还是使用 self 参数定义新的实例变量,胡乱的给 self 参数传参都将会导致程序运行崩溃

Python 中允许使用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但必须手动为该方法的第一个 self 参数传递参数,这种调用方法的方式被称为“非绑定方法”

用类的实例对象访问类成员的方式称为绑定方法,而用类名调用类成员的方式称为非绑定方法

Python描述符 

Python 中,通过使用描述符,可以让程序员在引用一个对象属性时自定义要完成的工作

本质上看,描述符就是一个类,只不过它定义了另一个类中属性的访问方式。换句话说,一个类可以将属性管理全权委托给描述符类

描述符是 Python 中复杂属性访问的基础,它在内部被用于实现 property、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和 super 类型

描述符类基于以下 3 个特殊方法,换句话说,这 3 个方法组成了描述符协议:

  • __set__(self, obj, type=None):在设置属性时将调用这一方法
  • __get__(self, obj, value):在读取属性时将调用这一方法
  • __delete__(self, obj):对属性调用 del 时将调用这一方法

其中,实现了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的描述符类被称为数据描述符;反之,如果只实现了 getter 方法,则称为非数据描述符

实际上,在每次查找属性时,描述符协议中的方法都由类对象的特殊方法 __getattribute__() 调用(注意不要和 __getattr__() 弄混)。也就是说,每次使用类对象.属性(或者 getattr(类对象,属性值))的调用方式时,都会隐式地调用 __getattribute__(),它会按照下列顺序查找该属性:

  1. 验证该属性是否为类实例对象的数据描述符
  2. 如果不是,就查看该属性是否能在类实例对象的 __dict__ 中找到
  3. 最后,查看该属性是否为类实例对象的非数据描述符
#描述符类
class revealAccess:
    def __init__(self, initval = None, name = 'var'):
        self.val = initval
        self.name = name
    def __get__(self, obj, objtype):
        print("Retrieving",self.name)
        return self.val
    def __set__(self, obj, val):
        print("updating",self.name)
        self.val = val
class myClass:
    x = revealAccess(10,'var "x"')
    y = 5
m = myClass()
print(m.x)
m.x = 20
print(m.x)
print(m.y)

运行结果:

Retrieving var "x"
10
updating var "x"
Retrieving var "x"
20
5

如果一个类的某个属性有数据描述符,那么每次查找这个属性时,都会调用描述符的 __get__() 方法,并返回它的值;同样,每次在对该属性赋值时,也会调用 __set__() 方法

当每次使用 del 类对象.属性(或者 delattr(类对象,属性))语句时,都会调用 __del__() 方法

Python property()函数:定义属性

用“类对象.属性”的方式访问类中定义的属性,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因为它破坏了类的封装原则。正常情况下,类包含的属性应该是隐藏的,只允许通过类提供的方法来间接实现对类属性的访问和操作

在不破坏类封装原则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有效操作类中的属性,类中应包含读(或写)类属性的多个 getter(或 setter)方法,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对象.方法(参数)”的方式操作属性

class CLanguage:
    #构造函数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设置 name 属性值的函数 
    def setname(self,name):
        self.name = name
    #访问nema属性值的函数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删除name属性值的函数
    def delname(self):
        self.name="xxx"
clang = CLanguage("C语言中文网")
#获取name属性值
print(clang.getname())
#设置name属性值
clang.setname("Python教程")
print(clang.getname())
#删除name属性值
clang.delname()
print(clang.getname())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Python教程
xxx

Python 中提供了 property() 函数,可以实现在不破坏类封装原则的前提下,让开发者依旧使用“类对象.属性”的方式操作类中的属性

属性名=property(fget=None, fset=None, fdel=None, doc=None)

fget 参数用于指定获取该属性值的类方法,fset 参数用于指定设置该属性值的方法,fdel 参数用于指定删除该属性值的方法,最后的 doc 是一个文档字符串,用于说明此函数的作用

注意,在使用 property() 函数时,以上 4 个参数可以仅指定第 1 个、或者前 2 个、或者前 3 个,也可以全部指定。也就是说,property() 函数中参数的指定并不是完全随意的

class CLanguage:
    #构造函数
    def __init__(self,n):
        self.__name = n
    #设置 name 属性值的函数
    def setname(self,n):
        self.__name = n
    #访问nema属性值的函数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删除name属性值的函数
    def delname(self):
        self.__name="xxx"
    #为name 属性配置 property() 函数
    name = property(getname, setname, delname, '指明出处')
#调取说明文档的 2 种方式
#print(CLanguage.name.__doc__)
help(CLanguage.name)
clang = CLanguage("C语言中文网")
#调用 getname() 方法
print(clang.name)
#调用 setname() 方法
clang.name="Python教程"
print(clang.name)
#调用 delname() 方法
del clang.name
print(clang.name)

 运行结果:

Help on property:
    指明出处
C语言中文网
Python教程
xxx

在此程序中,由于 getname() 方法中需要返回 name 属性,如果使用 self.name 的话,其本身又被调用 getname(),这将会先入无限死循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程序中的 name 属性必须设置为私有属性,即使用 __name(前面有 2 个下划线)

property() 函数也可以少传入几个参数

name = property(getname, setname)

这意味着,name 是一个可读写的属性,但不能删除,因为 property() 函数中并没有为 name 配置用于函数该属性的方法。也就是说,即便 CLanguage 类中设计有 delname() 函数,这种情况下也不能用来删除 name 属性

name = property(getname)    # name 属性可读,不可写,也不能删除
name = property(getname, setname,delname)    #name属性可读、可写、也可删除,就是没有说明文档

Python封装机制及实现方法

简单的理解封装(Encapsulation),即在设计类时,刻意地将一些属性和方法隐藏在类的内部,这样在使用此类时,将无法直接以“类对象.属性名”(或者“类对象.方法名(参数)”)的形式调用这些属性(或方法),而只能用未隐藏的类方法间接操作这些隐藏的属性和方法

注意,封装绝不是将类中所有的方法都隐藏起来,一定要留一些像键盘、鼠标这样可供外界使用的类方法

类为什么要进行封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封装机制保证了类内部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因为使用类的用户无法直接看到类中的数据结构,只能使用类允许公开的数据,很好地避免了外部对内部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除此之外,对一个类实现良好的封装,用户只能借助暴露出来的类方法来访问数据,只需要在这些暴露的方法中加入适当的控制逻辑,即可轻松实现用户对类中属性或方法的不合理操作。

并且,对类进行良好的封装,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Python 类如何进行封装

和其它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 C++、Java)不同,Python 类中的变量和函数,不是公有的(类似 public 属性),就是私有的(类似 private),这 2 种属性的区别如下:

  • public:公有属性的类变量和类函数,在类的外部、类内部以及子类中,都可以正常访问
  • private:私有属性的类变量和类函数,只能在本类内部使用,类的外部以及子类都无法使用

Python 并没有提供 public、private 这些修饰符。为了实现类的封装,Python 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 默认情况下,Python 类中的变量和方法都是公有(public)的,它们的名称前都没有下划线(_)
  • 如果类中的变量和函数,其名称以双下划线“__”开头,则该变量(函数)为私有变量(私有函数),其属性等同于 private

还可以定义以单下划线“_”开头的类属性或者类方法(例如 _name、_display(self)),这种类属性和类方法通常被视为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虽然它们也能通过类对象正常访问,但这是一种约定俗称的用法

注意,Python 类中还有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类方法(例如类的构造函数__init__(self)),这些都是 Python 内部定义的,用于 Python 内部调用

class CLanguage :
    def setname(self, name):
        if len(name) < 3:
            raise ValueError('名称长度必须大于3!')
        self.__name = name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为 name 配置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
    name = property(getname, setname)
    def setadd(self, add):
        if add.startswith("http://"):
            self.__add = add
        else:
            raise ValueError('地址必须以 http:// 开头') 
    def getadd(self):
        return self.__add
   
    #为 add 配置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
    add = property(getadd, setadd)
    #定义个私有方法
    def __display(self):
        print(self.__name,self.__add)
clang = CLanguage()
clang.name = "C语言中文网"
clang.add = "http://c.biancheng.net"
print(clang.name)
print(clang.add)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CLanguage 将 name 和 add 属性都隐藏了起来,但同时也提供了可操作它们的“窗口”,也就是各自的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公有(public)的

以 add 属性的 setadd() 方法为例,通过在该方法内部添加控制逻辑,即通过调用 startswith() 方法,控制用户输入的地址必须以“http://”开头,否则程序将会执行 raise 语句抛出 ValueError 异常

通过此程序的运行逻辑不难看出,通过对 CLanguage 类进行良好的封装,使得用户仅能通过暴露的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操作 name 和 add 属性,而通过对 setname() 和 setadd() 方法进行适当的设计,可以避免用户对类中属性的不合理操作,从而提高了类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CLanguage 类中还有一个 __display() 方法,由于该类方法为私有(private)方法,且该类没有提供操作该私有方法的“窗口”,因此我们无法在类的外部使用它。换句话说,如下调用 __display() 方法是不可行的

#尝试调用私有的 display() 方法
clang.__display()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1.py", line 33, in <module>
    clang.__display()
AttributeError: 'CLanguag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display'

Python继承机制及其使用

继承机制经常用于创建和现有类功能类似的新类,又或是新类只需要在现有类基础上添加一些成员(属性和方法),但又不想直接将现有类代码复制给新类。也就是说,通过使用继承这种机制,可以轻松实现类的重复使用

举个例子,假设现有一个 Shape 类,该类的 draw() 方法可以在屏幕上画出指定的形状,现在需要创建一个 Form 类,要求此类不但可以在屏幕上画出指定的形状,还可以计算出所画形状的面积。要创建这样的类,笨方法是将 draw() 方法直接复制到新类中,并添加计算面积的方法

class Shape:
    def draw(self,content):
        print("画",content)
class Form:
    def draw(self,content):
        print("画",content)
    def area(self):
        #....
        print("此图形的面积为...")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类的继承机制。实现方法为:让 From 类继承 Shape 类,这样当 From 类对象调用 draw() 方法时,Python 解释器会先去 From 中找以 draw 为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它还会自动去 Shape 类中找。如此,只需在 From 类中添加计算面积的方法即可

class Shape:
    def draw(self,content):
        print("画",content)
class Form(Shape):
    def area(self):
        #....
        print("此图形的面积为...")

class From(Shape) 就表示 From 继承 Shape

Python 中,实现继承的类称为子类,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也可称为基类、超类)

子类继承父类时,只需在定义子类时,将父类(可以是多个)放在子类之后的圆括号里即可

class 类名(父类1, 父类2, ...):
    #类定义部分

注意,如果该类没有显式指定继承自哪个类,则默认继承 object 类(object 类是 Python 中所有类的父类,即要么是直接父类,要么是间接父类)。另外,Python 的继承是多继承机制(和 C++ 一样),即一个子类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直接父类

“派生”,它和继承是一个意思,只是观察角度不同而已。换句话话,继承是相对子类来说的,即子类继承自父类;而派生是相对于父类来说的,即父类派生出子类

class People:
    def say(self):
        print("我是一个人,名字是:",self.name)
class Animal:
    def display(self):
        print("人也是高级动物")
#同时继承 People 和 Animal 类
#其同时拥有 name 属性、say() 和 display() 方法
class Person(People, Animal):
    pass
zhangsan = Person()
zhangsan.name = "张三"
zhangsan.say()
zhangsan.display()

运行结果:

我是一个人,名字是: 张三
人也是高级动物

子类拥有父类所有的属性和方法,即便该属性或方法是私有(private)的

关于Python的多继承

事实上,大部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都只支持单继承,即子类有且只能有一个父类。而 Python 却支持多继承(C++也支持多继承)

和单继承相比,多继承容易让代码逻辑复杂、思路混乱

使用多继承经常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多个父类中包含同名的类方法。对于这种情况,Python 的处置措施是:根据子类继承多个父类时这些父类的前后次序决定,即排在前面父类中的类方法会覆盖排在后面父类中的同名类方法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People
    def say(self):
        print("People类",self.name)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Animal
    def say(self):
        print("Animal类",self.name)
#People中的 name 属性和 say() 会遮蔽 Animal 类中的
class Person(People, Animal):
    pass
zhangsan = Person()
zhangsan.name = "张三"
zhangsan.say()

运行结果:

People类 张三

当 Person 同时继承 People 类和 Animal 类时,People 类在前,因此如果 People 和 Animal 拥有同名的类方法,实际调用的是 People 类中的

Python父类方法重写

子类继承了父类,那么子类就拥有了父类所有的类属性和类方法。通常情况下,子类会在此基础上,扩展一些新的类属性和类方法

子类从父类继承得来的类方法中,大部分是适合子类使用的,但有个别的类方法,并不能直接照搬父类的,如果不对这部分类方法进行修改,子类对象无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子类中重复父类的方法

举个例子,鸟通常是有翅膀的,也会飞,因此我们可以像如下这样定义个和鸟相关的类:

class Bird:
    #鸟有翅膀
    def isWing(self):
        print("鸟有翅膀")
    #鸟会飞
    def fly(self):
        print("鸟会飞")

但是,对于鸵鸟来说,它虽然也属于鸟类,也有翅膀,但是它只会奔跑,并不会飞。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定义鸵鸟类:

class Ostrich(Bird):
    # 重写Bird类的fly()方法
    def fly(self):
        print("鸵鸟不会飞")

重写,有时又称覆盖,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对类中已有方法的内部实现进行修改

class Bird:
    #鸟有翅膀
    def isWing(self):
        print("鸟有翅膀")
    #鸟会飞
    def fly(self):
        print("鸟会飞")
class Ostrich(Bird):
    # 重写Bird类的fly()方法
    def fly(self):
        print("鸵鸟不会飞")
# 创建Ostrich对象
ostrich = Ostrich()
#调用 Ostrich 类中重写的 fly() 类方法
ostrich.fly()

 运行结果:

鸵鸟不会飞

如何调用被重写的方法

事实上,如果在子类中重写了从父类继承来的类方法,那么当在类的外部通过子类对象调用该方法时,Python 总是会执行子类中重写的方法

如果想调用父类中被重写的这个方法,该怎么办呢?

Python 中的类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空间,而类方法其实就是出于该空间中的一个函数。而如果想要全局空间中,调用类空间中的函数,只需要在调用该函数时备注类名即可

class Bird:
    #鸟有翅膀
    def isWing(self):
        print("鸟有翅膀")
    #鸟会飞
    def fly(self):
        print("鸟会飞")
class Ostrich(Bird):
    # 重写Bird类的fly()方法
    def fly(self):
        print("鸵鸟不会飞")
# 创建Ostrich对象
ostrich = Ostrich()
#调用 Bird 类中的 fly() 方法
Bird.fly(ostrich)

运行结果:

鸟会飞

使用类名调用其类方法,Python 不会为该方法的第一个 self 参数自定绑定值,因此采用这种调用方法,需要手动为 self 参数赋值

通过类名调用实例方法的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未绑定方法

Python super()函数: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Python 中子类会继承父类所有的类属性和类方法。严格来说,类的构造方法其实就是实例方法,因此毫无疑问,父类的构造方法,子类同样会继承

Python 是一门支持多继承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果子类继承的多个父类中包含同名的类实例方法,则子类对象在调用该方法时,会优先选择排在最前面的父类中的实例方法。显然,构造方法也是如此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y(self):
        print("我是人,名字为:",self.name)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food):
        self.food = food
    def display(self):
        print("我是动物,我吃",self.food)
#People中的 name 属性和 say() 会遮蔽 Animal 类中的
class Person(People, Animal):
    pass
per = Person("zhangsan")
per.say()
#per.display()

运行结果:

我是人,名字为: zhangsan

Person 类同时继承 People 和 Animal,其中 People 在前。这意味着,在创建 per 对象时,其将会调用从 People 继承来的构造函数。因此看到,上面程序在创建 per 对象的同时,还要给 name 属性进行赋值

但如果去掉最后一行的注释,运行此行代码,Python 解释器会报如下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Demo.py", line 18, in <module>
    per.display()
  File "D:\python3.6\Demo.py", line 11, in display
    print("我是动物,我吃",self.food)
AttributeError: 'Person'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food'

从 Animal 类中继承的 display() 方法中,需要用到 food 属性的值,但由于 People 类的构造方法“遮蔽”了Animal 类的构造方法,使得在创建 per 对象时,Animal 类的构造方法未得到执行,所以程序出错

针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定义 Person 类自己的构造方法(等同于重写第一个直接父类的构造方法)。但需要注意,如果在子类中定义构造方法,则必须在该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在子类中的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构造方法的方式有 2 种

  • 类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空间,在类的外部调用其中的实例方法,可以向调用普通函数那样,只不过需要额外备注类名(此方式又称为未绑定方法)
  • 使用 super() 函数。但如果涉及多继承,该函数只能调用第一个直接父类的构造方法

也就是说,涉及到多继承时,在子类构造函数中,调用第一个父类构造方法的方式有以上 2 种,而调用其它父类构造方法的方式只能使用未绑定方法

Python 2.x 中,super() 函数的使用语法格式如下

super(Class, obj).__init__(self,...)

Class 值得是子类的类名,obj 通常指的就是 self

Python 3.x 中,super() 函数有一种更简单的语法格式

super().__init__(self,...)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y(self):
        print("我是人,名字为:",self.name)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food):
        self.food = food
    def display(self):
        print("我是动物,我吃",self.food)
class Person(People, Animal):
    #自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me,food):
        #调用 People 类的构造方法
        super().__init__(name)
        #super(Person,self).__init__(name) #执行效果和上一行相同
        #People.__init__(self,name)#使用未绑定方法调用 People 类构造方法
        #调用其它父类的构造方法,需手动给 self 传值
        Animal.__init__(self,food)    
per = Person("zhangsan","熟食")
per.say()
per.display()

运行结果:

我是人,名字为: zhangsan
我是动物,我吃 熟食

Person 类自定义的构造方法中,调用 People 类构造方法,可以使用 super() 函数,也可以使用未绑定方法。但是调用 Animal 类的构造方法,只能使用未绑定方法

Python __slots__:限制类实例动态添加属性和方法

类方法又可细分为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Python 语言允许为类动态地添加这 3 种方法;但对于实例对象,则只允许动态地添加实例方法,不能添加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为单个实例对象添加方法,不会影响该类的其它实例对象;而如果为类动态地添加方法,则所有的实例对象都可以使用

class CLanguage:
    pass
#下面定义了一个实例方法
def info(self):
    print("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下面定义了一个类方法
@classmethod
def info2(cls):
    print("正在调用类方法")
#下面定义个静态方法
@staticmethod
def info3():
    print("正在调用静态方法")
#类可以动态添加以上 3 种方法,会影响所有实例对象
CLanguage.info = info
CLanguage.info2 = info2
CLanguage.info3 = info3
clang = CLanguage()
#如今,clang 具有以上 3 种方法
clang.info()
clang.info2()
clang.info3()
#类实例对象只能动态添加实例方法,不会影响其它实例对象
clang1 = CLanguage()
clang1.info = info
#必须手动为 self 传值
clang1.info(clang1)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正在调用类方法
正在调用静态方法
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动态给类或者实例对象添加属性或方法,是非常灵活的。但与此同时,如果胡乱地使用,也会给程序带来一定的隐患,即程序中已经定义好的类,如果不做任何限制,是可以做动态的修改的

Python 提供了 __slots__ 属性,通过它可以避免用户频繁的给实例对象动态地添加属性或方法

__slots__ 只能限制为实例对象动态添加属性和方法,而无法限制动态地为类添加属性和方法

__slots__ 属性值其实就是一个元组,只有其中指定的元素,才可以作为动态添加的属性或者方法的名称

class CLanguage:
    __slots__ = ('name','add','info')

CLanguage 类中指定了 __slots__ 属性,这意味着,该类的实例对象仅限于动态添加 name、add、info 这 3 个属性以及 name()、add() 和 info() 这 3 个方法

对于动态添加的方法,__slots__ 限制的是其方法名,并不限制参数的个数
def info(self,name):
    print("正在调用实例方法",self.name)
clang = CLanguage()
clang.name = "C语言中文网"
#为 clang 对象动态添加 info 实例方法
clang.info = info
clang.info(clang,"Python教程")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C语言中文网
def info(self,name):
    print("正在调用实例方法",self.name)
clang = CLanguage()
clang.name = "C语言中文网"
clang.say = info
clang.say(clang,"Python教程")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1.py", line 9, in <module>
    clang.say = info
AttributeError: 'CLanguag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ay'

根据 __slots__ 属性的设置,CLanguage 类的实例对象是不能动态添加以 say 为名称的方法的

__slots__ 属性限制的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而不是类,因此下面的代码是合法的

def info(self):
    print("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say = info
clang = CLanguage()
clang.say()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__slots__ 属性对由该类派生出来的子类,也是不起作用的

class CLanguage:
    __slots__ = ('name','add','info')
#Clanguage 的空子类
class CLangs(CLanguage):
    pass
#定义的实例方法
def info(self):
    print("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clang = CLangs()
#为子类对象动态添加 say() 方法
clang.say = info
clang.say(clang)

运行结果:

正在调用实例方法

__slots__ 属性只对当前所在的类起限制作用

如果子类也要限制外界为其实例对象动态地添加属性和方法,必须在子类中设置 __slots__ 属性

注意,如果为子类也设置有 __slots__ 属性,那么子类实例对象允许动态添加的属性和方法,是子类中 __slots__ 属性和父类 __slots__ 属性的和

Python type()函数:动态创建类 

type() 函数属于 Python 内置函数,通常用来查看某个变量的具体类型。其实,type() 函数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用法,即创建一个自定义类型(也就是创建一个类)

type() 函数的语法格式有 2 种

type(obj) 
type(name, bases, dict)
  • 第一种语法格式用来查看某个变量(类对象)的具体类型,obj 表示某个变量或者类对象
  • 第二种语法格式用来创建类,其中 name 表示类的名称;bases 表示一个元组,其中存储的是该类的父类;dict 表示一个字典,用于表示类内定义的属性或者方法
#查看 3.4 的类型
print(type(3.4))
#查看类对象的类型
class CLanguage:
    pass
clangs = CLanguage()
print(type(clangs))

运行结果:

<class 'float'>
<class '__main__.CLanguage'>
#定义一个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print("我要学 Python!")
#使用 type() 函数创建类
CLanguage = type("CLanguage",(object,),dict(say = say, name = "C语言中文网"))
#创建一个 CLanguage 实例对象
clangs = CLanguage()
#调用 say() 方法和 name 属性
clangs.say()
print(clangs.name)

运行结果:

我要学 Python!
C语言中文网

注意,Python 元组语法规定,当 (object,) 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时,最后的逗号(,)不能省略

此程序中通过 type() 创建了类,其类名为 CLanguage,继承自 objects 类,且该类中还包含一个 say() 方法和一个 name 属性

如何判断 dict 字典中添加的是方法还是属性?很简单,如果该键值对中,值为普通变量(如 "C语言中文网"),则表示为类添加了一个类属性;反之,如果值为外部定义的函数(如 say() ),则表示为类添加了一个实例方法

使用 type() 函数创建的类,和直接使用 class 定义的类并无差别。事实上,在使用 class 定义类时,Python 解释器底层依然是用 type() 来创建这个类

Python MetaClass元类

MetaClass元类,本质也是一个类,但和普通类的用法不同,它可以对类内部的定义(包括类属性和类方法)进行动态的修改。可以这么说,使用元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创建类时,能够动态地改变类中定义的属性或者方法

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元类的含义,事实上 MetaClass 中的 Meta 这个词根,起源于希腊语词汇 meta,包含“超越”和“改变”的意思

如果想把一个类设计成 MetaClass 元类,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必须显式继承自 type 类
  • 类中需要定义并实现 __new__() 方法,该方法一定要返回该类的一个实例对象,因为在使用元类创建类时,该 __new__() 方法会自动被执行,用来修改新建的类
#定义一个元类
class FirstMetaClass(type):
    # cls代表动态修改的类
    # name代表动态修改的类名
    # bases代表被动态修改的类的所有父类
    # attr代表被动态修改的类的所有属性、方法组成的字典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 动态为该类添加一个name属性
        attrs['name'] = "C语言中文网"
        attrs['say'] = lambda self: print("调用 say() 实例方法")
        return super().__new__(cls,name,bases,attrs)

首先可以断定 FirstMetaClass 是一个类。其次,由于该类继承自 type 类,并且内部实现了 __new__() 方法,因此可以断定 FirstMetaCLass 是一个元类

在这个元类的 __new__() 方法中,手动添加了一个 name 属性和 say() 方法。这意味着,通过 FirstMetaClass 元类创建的类,会额外添加 name 属性和 say() 方法

#定义类时,指定元类
class CLanguage(object,metaclass=FirstMetaClass):
    pass
clangs = CLanguage()
print(clangs.name)
clangs.say()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调用 say() 实例方法

在创建类时,通过在标注父类的同时指定元类(格式为metaclass=元类名),则当 Python 解释器在创建这该类时,FirstMetaClass 元类中的 __new__ 方法就会被调用,从而实现动态修改类属性或者类方法的目的

FirstMetaClass 元类的 __new__() 方法动态地为 Clanguage 类添加了 name 属性和 say() 方法,因此,即便该类在定义时是空类,它也依然有 name 属性和 say() 方法

Python多态及用法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除了封装和继承特性外,多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Python 是弱类型语言,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使用变量时,无需为其指定具体的数据类型。这会导致一种情况,即同一变量可能会被先后赋值不同的类对象

class 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赋值的是 CLanguage 类的实例对象")
class CPython:
    def say(self):
        print("赋值的是 CPython 类的实例对象")
a = CLanguage()
a.say()
a = CPython()
a.say()

运行结果:

赋值的是 CLanguage 类的实例对象
赋值的是 CPython 类的实例对象

类的多态特性,要满足以下 2 个前提条件

  • 继承:多态一定是发生在子类和父类之间
  • 重写: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方法
class 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language 类的say方法")
class CPython(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Python 类的say方法")
class CLinux(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Linux 类的say方法")
a = CLanguage()
a.say()
a = CPython()
a.say()
a = CLinux()
a.say()

运行结果:

调用的是 Clanguage 类的say方法
调用的是 CPython 类的say方法
调用的是 CLinux 类的say方法

CPython 和 CLinux 都继承自 CLanguage 类,且各自都重写了父类的 say() 方法。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同一变量 a 在执行同一个 say() 方法时,由于 a 实际表示不同的类实例对象,因此 a.say() 调用的并不是同一个类中的 say() 方法,这就是多态

Python 在多态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种更灵活的编程机制

class WhoSay:
    def say(self,who):
        who.say()
class 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language 类的say方法")
class CPython(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Python 类的say方法")
class CLinux(CLanguage):
    def say(self):
        print("调用的是 CLinux 类的say方法")
a = WhoSay()
#调用 CLanguage 类的 say() 方法
a.say(CLanguage())
#调用 CPython 类的 say() 方法
a.say(CPython())
#调用 CLinux 类的 say() 方法
a.say(CLinux())

运行结果:

调用的是 Clanguage 类的say方法
调用的是 CPython 类的say方法
调用的是 CLinux 类的say方法

通过给 WhoSay 类中的 say() 函数添加一个 who 参数,其内部利用传入的 who 调用 say() 方法。这意味着,当调用 WhoSay 类中的 say() 方法时,我们传给 who 参数的是哪个类的实例对象,它就会调用那个类中的 say() 方法

Python 这种由多态衍生出的更灵活的编程机制,又称为“鸭子模型”或“鸭子类型”

Python枚举类定义和使用 

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类,其实例化对象的个数往往是固定的,比如用一个类表示月份,则该类的实例对象最多有 12 个;再比如用一个类表示季节,则该类的实例化对象最多有 4 个

针对这种特殊的类,Python 3.4 中新增加了 Enum 枚举类。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实例化对象个数固定的类,可以用枚举类来定义

from enum import Enum
class Color(Enum):
    # 为序列值指定value值
    red = 1
    green = 2
    blue = 3

如果想将一个类定义为枚举类,只需要令其继承自 enum 模块中的 Enum 类即可

在 Color 枚举类中,red、green、blue 都是该类的成员(可以理解为是类变量)。注意,枚举类的每个成员都由 2 部分组成,分别为 name 和 value,其中 name 属性值为该枚举值的变量名(如 red),value 代表该枚举值的序号(序号通常从 1 开始)

和普通类的用法不同,枚举类不能用来实例化对象,但这并不妨碍访问枚举类中的成员。访问枚举类成员的方式有多种

#调用枚举成员的 3 种方式
print(Color.red)
print(Color['red'])
print(Color(1))
#调取枚举成员中的 value 和 name
print(Color.red.value)
print(Color.red.name)
#遍历枚举类中所有成员的 2 种方式
for color in Color:
    print(color)

运行结果:

Color.red
Color.red
Color.red
1
red
Color.red
Color.green
Color.blue

枚举类成员之间不能比较大小,但可以用 == 或者 is 进行比较是否相等

print(Color.red == Color.green)
print(Color.red.name is Color.green.name)

运行结果:

Flase
Flase

需要注意的是,枚举类中各个成员的值,不能在类的外部做任何修改,也就是说,下面语法的做法是错误的

Color.red = 4

枚举类还提供了一个 __members__ 属性,该属性是一个包含枚举类中所有成员的字典,通过遍历该属性,也可以访问枚举类中的各个成员

for name,member in Color.__members__.items():
    print(name,"->",member)

运行结果:

red -> Color.red
green -> Color.green
blue -> Color.blue

Python 枚举类中各个成员必须保证 name 互不相同,但 value 可以相同

from enum import Enum
class Color(Enum):
    # 为序列值指定value值
    red = 1
    green = 1
    blue = 3
print(Color['green'])

运行结果:

Color.red

Color 枚举类中 red 和 green 具有相同的值(都是 1),Python 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它会将 green 当做是 red 的别名,因此当访问 green 成员时,最终输出的是 red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如果想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借助 @unique 装饰器,这样当枚举类中出现相同值的成员时,程序会报 ValueError 错误

#引入 unique
from enum import Enum,unique
#添加 unique 装饰器
@unique
class Color(Enum):
    # 为序列值指定value值
    red = 1
    green = 1
    blue = 3
print(Color['green'])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demo.py", line 3, in <module>
    class Color(Enum):
  File "D:\python3.6\lib\enum.py", line 834, in unique
    (enumeration, alias_details))
ValueError: duplicate values found in <enum 'Color'>: green -> red

除了通过继承 Enum 类的方法创建枚举类,还可以使用 Enum() 函数创建枚举类

from enum import Enum
#创建一个枚举类
Color = Enum("Color",('red','green','blue'))
#调用枚举成员的 3 种方式
print(Color.red)
print(Color['red'])
print(Color(1))
#调取枚举成员中的 value 和 name
print(Color.red.value)
print(Color.red.name)
#遍历枚举类中所有成员的 2 种方式
for color in Color:
    print(color)

运行结果:

Color.red
Color.red
Color.red
1
red
Color.red
Color.green
Color.blue

Enum() 函数可接受 2 个参数,第一个用于指定枚举类的类名,第二个参数用于指定枚举类中的多个成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