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中KeySelector理解及方法引用的三种形式

泛型编程是框架的基础,Flink中可以传递POJO对象的get方法,来作为获取key的途径,这样给开发者足够大的灵活性。理解这个过程,对于加强对泛型编程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对于传递方法,还用到了@FunctionInterface,注意这个注解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它减少了一些错误发生的可能。

KeySelector本身就是一个函数接口,它提供了两个泛化参数:T代表当前处理数据的类型,K代表Key的类型。KeySelector在Flink中用于获取处理数据内的键值。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要对输入的数据的一个字段进行某种计算,但是,使用者只有在使用时才会告诉你:1、数据类型,2、要处理的字段。而且这个过程是分成2次的,首先你将得到数据的类型,然后再得到这个数据要处理字段。KeySelector就是用于处理这样问题的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你可以先处理自己的计算逻辑,使用者在使用时传入对应的参数即可。

这里将会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模拟这样的过程:使用者提供一个数据类型,以及这个数据类型要获取的字段,程序框架将从实例化的对象中获取对应字段的值。

package com.atguigu.hotitems_analysis.test;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要处理的对象实例
        Something something = new Something("apple", 10);

        Worker<Something> worker = new Worker<>();
        worker.doSomething();

        //传递获取Int1方法给GetterWorkder
        //Something::getInt1会具化GetFunction<T, K>中的K,这是因为接口 K get(T value); 的返回值就是K
        //这里有点特殊在于,函数接口的传入是类的非静态方法,而一般使用类的静态方法或者实例的非静态方法
        //实际上,类的非静态方法也是允许的,只不过此时函数接口的第一个参数要作为额外的参数,而且类型必须为此类
        GetterWorker getterWorker1 = worker.toGetterWorker(Something::getInt1);

        //传递获取Str1方法给GetterWorkder
        GetterWorker getterWorker2 = worker.toGetterWorker(Something::getStr1);

        //获取实例对象中的对应值
        System.out.println(getterWorker1.getValue(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getterWorker2.getValue(something));
    }
}
package com.atguigu.hotitems_analysis.test;

//使用者定义的POJO对象
public class Something {

    private String str1;

    private Integer int1;

    public Something(String str1, Integer int1) {
        this.str1 = str1;
        this.int1 = int1;
    }

    public String getStr1() {
        return this.str1;
    }

    public Integer getInt1() {
        return this.int1;
    }
}
package com.atguigu.hotitems_analysis.test;

// 获取属性值函数接口,难点在于理解是如何实现并赋值的
@FunctionalInterface
interface GetFunction<T, K> {
    K get(T value);
}
package com.atguigu.hotitems_analysis.test;

// 处理数据的普通操作的类,同时提供获取属性的工作对象
public class Worker<T> {
    //传入的getFunction会具化K,GetterWorker的泛型参数一个由Worker的实例化过程具化,一个由函数接口参数传入时具化
    public <K> GetterWorker<T, K> toGetterWorker(GetFunction<T, K> getFunction) {
        return new GetterWorker<T, K>(getFunction);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
}
package com.atguigu.hotitems_analysis.test;

//通过函数接口获取对象的属性值
public class GetterWorker<T, K> {

    private GetFunction<T, K> getFunction;

    public GetterWorker(GetFunction<T, K> getFunction) {
        this.getFunction = getFunction;
    }

    public K getValue(T something) {
        return getFunction.get(something);
    }
}

Worker只有一个泛型参数T,比较好理解。难点在于函数接口,函数接口一般会赋值为类的静态方法或者实例的普通方法,但是这里赋值为类的非静态方法,其实这是被允许的,这种情况函数接口中方法的第一个参数要定义为类的实例,而且在使用时要传入实例对象。

函数接口与方法引用

此处的难点单独说明,这里的内容参考《Java核心技术卷一第10版》。

函数接口是为了支持Lambda表达式,同时兼容以前的代码,重点在于方法引用。方法引用等同于Lambda表达式,这样的概念清晰化后,才能够彻底的理解为什么方法引用不需要方法名和函数接口一样,因为Lambda表达式关心的只是参数和返回值,Lambda连名字都没有。

那么,方法引用转换为Lambda表达式的形式是理解对类的非静态方法进行引用的关键。方法引用有三种形式:

  • object::instanceMethod
  • Class::staticMethod
  • Class::instanceMethod

不严谨的用method表示上面三种引用的方法,并假设方法都只有一个参数x。前面两种将被转换为下面的Lambda表达式:

x -> method(x)

第三种就比较特殊了,它将被转换为如下形式:

(o, x) -> o.method(x)

上面的Something::getStr1,由于没有输入参数,所以转换为 (o) -> o.getStr1(),符合了GetFunction的定义,也就能赋值给用GetFunction声明的对象了。所以这里并非是Lambda和方法引用二者的关系不清晰,而是类的非静态方法发生的隐式转换带来了理解的陷阱,需要辨别。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