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7)- mysql数据库之分库分表

知识点:

  1. 分库分表的概念及作用
  2. 分库分表的实现
    1. 分表实现策略:数据库分表能够解决单表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数据查询的效率问题
    2. 分库实现策略:分库可以解决单台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压力问题
    3. 分库分表实现策略
  3. 分库分表产生的问题
  4. 分库分表总结
  5. 总结
  6. 数据库之互联网常用分库分表方案https://www.cnblogs.com/littlecharacter/p/9342129.html

一.缘由和概念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去应对数据规模的增长,以应对逐渐增长的访问压力和数据量。

关于数据库的扩展主要包括:业务拆分、主从复制,数据库分库与分表。这篇文章主要讲述数据库分库与分表

(1)业务拆分

业务起步初始,为了加快应用上线和快速迭代,很多应用都采用集中式的架构。随着业务系统的扩大,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维护,开发效率变得越来越低,并且对资源的消耗也变得越来越大,通过硬件提高系统性能的方式带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选型初期,一个优良的架构设计是后期系统进行扩展的重要保障。

例如:电商平台,包含了用户、商品、评价、订单等几大模块,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一个数据库中分别创建users、shops、comment、order四张表。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大,访问量的增大,我们不得不对业务进行拆分。每一个模块都使用单独的数据库来进行存储,不同的业务访问不同的数据库,将原本对一个数据库的依赖拆分为对4个数据库的依赖,这样的话就变成了4个数据库同时承担压力,系统的吞吐量自然就提高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2)主从复制

如何配置主从数据库,以及如何实现数据库的读写分离,这里不再赘述,有需要的可以看我以往的文章。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图是网上的一张关于MySQL的Master和Slave之间数据同步的过程图。

主要讲述了MySQL主从复制的原理:数据复制的实际就是Slave从Master获取Binary log文件,然后再本地镜像的执行日志中记录的操作。由于主从复制的过程是异步的,因此Slave和Master之间的数据有可能存在延迟的现象,此时只能保证数据最终的一致性。

(3)数据库分库与分表

我们知道每台机器无论配置多么好它都有自身的物理上限,所以当我们应用已经能触及或远远超出单台机器的某个上限的时候,我们惟有寻找别的机器的帮助或者继续升级的我们的硬件,但常见的方案还是通过添加更多的机器来共同承担压力。

我们还得考虑当我们的业务逻辑不断增长,我们的机器能不能通过线性增长就能满足需求?因此,使用数据库的分库分表,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系统的性能,关于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的分库分表的其他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讲具体的实现策略。请看下边章节。

二.分表实现策略

关键字:用户ID、表容量

对于大部分数据库的设计和业务的操作基本都与用户的ID相关,因此使用用户ID是最常用的分库的路由策略。用户的ID可以作为贯穿整个系统用的重要字段。因此,使用用户的ID我们不仅可以方便我们的查询,还可以将数据平均的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中。(当然,还可以根据类别等进行分表操作,分表的路由策略还有很多方式)

接着上述电商平台假设,订单表order存放用户的订单数据,sql脚本如下(只是为了演示,省略部分细节):

CREATE TABLE `order` (
  `order_id` bigint(32)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ser_id` bigint(32),
   ...
) 

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对数据进行分表操作,首先要确定需要将数据平均分配到多少张表中,也就是:表容量。

这里假设有100张表进行存储,则我们在进行存储数据的时候,首先对用户ID进行取模操作,根据 user_id%100 获取对应的表进行存储查询操作,示意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例如,user_id = 101 那么,我们在获取值的时候的操作,可以通过下边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order_1 where user_id= 101;

其中,order_1是根据 101%100 计算所得,表示分表之后的第1张order表。

注意:

在实际的开发中,如果你使用MyBatis做持久层的话,MyBatis已经提供了很好得支持数据库分表的功能,例如上述sql用MyBatis实现的话应该是:

接口定义:

/**
  * 获取用户相关的订单详细信息
  * @param tableNum 具体某一个表的编号
  * @param userId 用户ID
  * @return 订单列表
  */
public List<Order> getOrder(@Param("tableNum") int tableNum,@Param("userId") int userId);

xml配置映射文件:

<select id="getOrder" resultMap="BaseResultMap">
    select * from order_${tableNum}
    where user_id = #{userId}
</select>

其中${tableNum} 含义是直接让参数加入到sql中,这是MyBatis支持的特性。

注意:另外,在实际的开发中,我们的用户ID更多的可能是通过UUID生成的,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首先将UUID进行hash获取到整数值,然后在进行取模操作

三.分库实现策略

数据库分表能够解决单表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数据查询的效率问题,但是无法给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带来效率上的提高,因为分表的实质还是在一个数据库上进行的操作,很容易受数据库IO性能的限制。

因此,如何将数据库IO性能的问题平均分配出来,很显然将数据进行分库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单台数据库的性能问题。

分库策略与分表策略的实现很相似,最简单的都是可以通过取模的方式进行路由。

还是上例,将用户ID进行取模操作,这样的话获取到具体的某一个数据库,同样关键字有:

用户ID、库容量

路由的示意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图中库容量为100。

同样,如果用户ID为UUID请先hash然后在进行取模。

四.分库分表实现策略

上述的配置中,数据库分表可以解决单表海量数据的查询性能问题,分库可以解决单台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压力问题

有时候,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因此,我们既需要对单表进行分表操作,还需要进行分库操作,以便同时扩展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提升单表的查询性能,就是我们使用到的分库分表。

分库分表的策略相对于前边两种复杂一些,一种常见的路由策略如下:

  1. 中间变量 = user_id%(库数量*每个库的表数量)
  2. 库序号 = 取整(中间变量/每个库的表数量)
  3. 表序号 = 中间变量%每个库的表数量

例如:数据库有256 个,每一个库中有1024个数据表,用户的user_id=262145,按照上述的路由策略,可得: 

  1. 中间变量 = 262145%(256*1024)= 1;
  2. 库序号 = 取整(1/1024)= 0;
  3. 表序号 = 1%1024 = 1

这样的话,对于user_id=262145,将被路由到第0个数据库的第1个表中。

示意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四.分库分表产生的问题 

已经谈到了数据库集群之主从集群也就是读写分离,也提到了读写分离其实只是分担了访问的压力,但是存储的压力没有解决。

存储的压力说白了就是随着系统的演化,需求的增加,可能表的数量会逐渐增多,比如一段时间上个新功能就得加个表。并且随着用户量的增多类似用户表的行数肯定会增多,订单表的数据肯定会随着时间而增多,当这种数据量达到千万甚至上亿的时候,读写分离就已经满足不了,读写性能下降严重。

也就是一台服务器的资源例如CPU、内存、IO、磁盘等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分库分表就上啦!

分库

分库讲白了就是比如现在你有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中有两张表分别是用户表和订单表。如果要分库的话现在你需要买两台机子,搞两个数据库分别放在两台机子上,并且一个数据库放用户表,一个数据库放订单表

这样存储压力就分担到两个服务器上了,但是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东西变复杂了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1、联表查询问题

也就是join了,之前在一个数据库里面可以用上join用一条sql语句就可以联表查询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现在分为多个数据库了,所以join用不上了。就比如现在要查注册时间在2019年之后用户的订单信息,你就需要先去数据库A中用户表查询注册在2019年之后的信息,然后得到用户id,再拿这些id去数据库B订单表中查找订单信息,然后再拼接这些信息返回。所以等于得多写一些代码了。

2、事务问题

搞数据库基本上都离不开事务,但是现在不同的数据库事务就不是以前那个简单的本地事务了,而是分布式事务了,而引入分布式事务也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并且有些效率不高还会影响性能例如Mysql XA。还有基于消息中间件实现分布式事务的等等这里不展开讲述。

分表

我们已经做了分库了,但是现在情况是我们的表里面的数据太多了,就一不小心你的公司的产品火了,像抖音这种,所有用户如果就存在一张表里吃不消,所以这时候得分表。分别又分垂直分表和水平分表。

1、垂直分表

垂直分表的意思形象点就像坐标轴的y轴,把x轴切成了两半,对应到我们的表就是比如我们表有10列,现在一刀切下去,分成了两张表,其中一张表3列,另一张表7列。

这个一刀切下去让两个表分别有几列不是固定的,垂直分表适合表中存在不常用并且占用了大量空间的表拆分出去。

就拿头条的用户信息,比如用户表只有用户id、昵称、手机号、个人简介这4个字段。但是手机号和个人简介这种信息就属于不太常用的,占用的空间也不小,个人简介有些人写了一坨。所以就把手机号和个人简介这两列拆分出去。

那垂直分表影响就是之前只要一个查询的,现在需要两次查询才能拿到分表之前的完整用户表信息。

2、水平分表

水平分表的意思形象点就像坐标轴的x轴,把y轴切成了两半(当然不仅限于切一刀,可以切好几份)。也拿用户表来说比如现在用户表有5000万行数据,我们切5刀,分成5个表,每个表1000万行数据。

水平分表就适合用户表行数很多的情况下,一般单表行数超过5000万就得分表,如果单表的数据比较复杂那可能2000万甚至1000万就得分了,这个得看实际情况有些表很简单可能一亿行都不用分。所以当一个表行数超过千万级别的时候关注一下,如果没有性能问题就可以再等等看,不要急着分表,因为分表会是带来很多问题。

水平分表的问题比垂直分表就更烦了。

要考虑怎么切,讲的高级点就叫路由

1、按id也就是范围路由

比如id 值1-999万的放一张表,1000万-1999万放一张表,一次类推。这个得试的,因为范围分的大了,可能性能还有问题,范围分的小了。。那表不得多死。

这种分法的好处就是容易切啊,简单粗暴,以后新增的数据分表都不会影响到之前的数据,之前的数据都不需要移动。

2、哈希路由

就是取几列哈希一下看看数据哪个库,比如拿id来做哈希,1500取余8等于4,所以这条记录就放在user_4这个表中,2011取余8等于3,所以这条记录就放在user_3中。这种分法好处就是分的很均匀,基本上每个表的数据都差不多,但是以后新增数据又得分表了咋办,以前的数据都得动,比较烦!

3、搞一张表来存储路由关系

还是拿用户表来说,就是弄一个路由表,里面存userId和表编号,表示这个userId是这张user表的的。这种方式也简单,之后又要分表了之后改改路由表,迁移一部分数据。但是这种方法导致每次查询都得查两次,并且如果路由表太大了,那路由表又成为瓶颈了!

再说说查询时候的问题。

比如你要查注册时间最早的前100名用户,这就等于你得在水平分的每一张表都order by 一下注册时间并且取100个,然后再把每个表的100个结果对比一下得到最终的结果。首先操作变麻烦了,以前一个order by就搞定的事情现在变的复杂了,而且还得考虑一个因素就是时间的问题,如果你拆成了20个表,那你得执行20个order by,如果是串行执行的话,这个时间开销也是个问题!

分库分表的实现

具体实现也分为程序代码封装、数据库中间件封装。实现难度会比读写分离更大,至于两种封装的比较在讲读写分离时候已经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总结

说了这么多好像分库分表一点都不好啊,没错会引入很多问题,所以在架构设计要遵循演化原则,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同场景适配不同的架构,架构只有合适的,没有一个架构可以适配任何场景。

在软件中简单够用就是好的,技术没有贵贱,不是用了分布式就牛逼,越复杂的系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越高,出现问题的几率越大。这种架构的演化往往都是被用户所驱动的,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基本上单机数据库可以支撑10万用户量级别。所以一般情况下像数据库吃不消就升级硬件,优化数据库配置、优化代码、引入redis等。只有在真的不行了才上这些更复杂的东西。

五.分库分表总结

关于分库分表策略的选择有很多种,上文中根据用户ID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其他方式比如使用号段进行分区或者直接使用hash进行路由等。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学习。

关于上文中提到的,如果用户的ID是通过UUID的方式生成的话,我们需要单独的进行一次hash操作,然后在进行取模操作等,其实hash本身就是一种分库分表的策略,使用hash进行路由策略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也就是hash路由策略的优缺点,优点是:数据分布均匀;缺点是:数据迁移的时候麻烦,不能按照机器性能分摊数据。

上述的分库和分表操作,查询性能和并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就是,例如:原本跨表的事物变成了分布式事物;由于记录被切分到不同的数据库和不同的数据表中,难以进行多表关联查询,并且不能不指定路由字段对数据进行查询。分库分表之后,如果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扩阵容(路由策略变更),将变得非常不方便,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数据迁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库分表目前有很多的中间件可供选择,最常见的是使用淘宝的中间件mycat。

六、总结

上述中,我们学到了如何进行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和分库分表,那么,是不是可以实现一个可扩展、高性能、高并发的网站那?很显然还不可以!一个大型的网站使用到的技术远不止这些,可以说,这些都是其中的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因为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我们没有掌握到,比如:数据库的集群控制,集群的负载均衡,灾难恢复,故障自动切换,事务管理等等技术。因此,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去研究的地方。

此文转载于其他博主,因未找到其原创博主就不放原文链接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