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仍在观望TikTok(以下简称TK)的电商大卖们,近期纷纷向我抛出诸多疑问,其中TK的各类玩法成为关注焦点。今天,就为大家详细拆解TK不同流量渠道对应的玩法,尤其着重讲讲商品卡流量渠道,这对于布局TikTok矩阵的运营者来说,也是拓展流量与提升销量的关键一环。
TK主要有以下几大流量渠道:
-
商品卡流量:类似于亚马逊的搜索与关联流量模式,不过在TK整体流量中占比不到20% 。
-
带货视频:涵盖商家自行发布、通过ADS投流推广以及达人合作带货的视频,这部分流量占比在50% - 60% ,是流量的重要来源。对于TikTok矩阵运营者而言,合理规划不同账号的带货视频策略,能有效提升矩阵整体影响力。
-
带货直播:约占30%的流量份额,通过实时互动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
ADS投流:即广告投放,可针对带货视频、直播间、直播间引流视频以及品牌宣传视频等进行投放,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话不多说,先深入探讨商品卡流量渠道下的多样玩法。
一、商品卡流量解析
商品卡流量指的是除带货视频和带货直播之外,其他入口所产生的流量,像商城搜索、订单购买界面等其他页面带来的关联流量都包含在内。
二、商品卡流量玩法盘点
商品卡与运费补贴的巧妙结合
在商品卡玩法中,运费补贴政策带来的操作空间不容小觑。目前的运费补贴政策规定,新用户订单金额满5美元包邮,老用户满20美元包邮,该政策截至1月1日失效。而且报销邮费上限为10.99美元。这就衍生出一种玩法:假设你在亚马逊上某单品定价29.99美元,其中包含7美元运费。而在TK平台,你可以调整策略,将价格设定为20美元加上10.99美元运费。如此一来,无论新老客户,都只需支付20美元就能下单购买,而你实际收到的费用是30.99美元(当然,还需扣除平台扣点)。这样既让客户以更低价格买到商品,你自己收到的费用还增加了1美元,实现双赢局面。对于TikTok矩阵运营者而言,旗下不同账号若经营类似产品,可在部分账号上运用此策略吸引流量,带动矩阵内其他账号及产品的曝光。
运费补贴的另类玩法
鉴于如此丰厚的运费补贴,自然催生出一些特定玩法。例如,新用户只要购买5美元以上10美元以下商品拍1单,或者购买5美元以上商品拍2单,就能享受运费补贴。只要产品成本、头程费用以及海外仓运费总和在15.99美元以内,商家就有利可图。而且这种较低的价格,极易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假设商品售价5.99美元,产品成本与头程费用共计4美元,运费在5美元以内,那么每单毛利就能达到7.98美元,而消费者仅需支付5.99美元。要知道,该产品正常售价可能在15美元以上,这种价格优势足以让消费者毫不犹豫地下单。
高端截流玩法剖析
这种截流玩法有点类似亚马逊的跟卖策略。当你的产品在TK上大获成功,而同行又能获取你的产品进行销售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低价竞争手段。直接拿货后,以极低价格销售,仅保留2 - 5美元的利润空间,并且使用与你相同的主图和商品详情页(listing)。如此一来,你爆款产品所带来的搜索流量以及商品卡流量,很可能被他们全部截获。甚至有些消费者在通过关联流量看到他们的低价产品后,会取消你的订单,转而购买他们的产品。虽然商品卡流量在整体中占比不算高,对视频和直播的成交影响相对较小,但这种情况还是会给商家带来困扰。
倘若他们也邀请达人推广视频或直播,那你在这方面的流量和订单同样可能受到冲击。不过,采用这种方式,对方的利润也会大幅降低,可谓吃力不讨好。
截流玩法的进阶策略
由于单纯截流利润微薄,因此衍生出一种进阶玩法。当你的爆款产品出现被截流情况时,对方可能将你的爆款当作引流款。只要他们的产品与你的产品关联性强或者属于同品类,就可以以极低价格获取你的流量。吸引来的流量则导向他们的其他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以设置为该单品的子体,也能在图片或详情页中添加店铺其他产品图片进行引导。这种玩法的效率高低,取决于两款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
此外,如果这个爆款产品的DSR(卖家服务评级系统)足够高,还能对店铺售后绩效起到维护作用。TK对售后要求颇为严格,若有绩效良好且订单量大的爆款产品,能够增大分母,提升店铺整体绩效,助力店铺快速度过新手期。对于运营TikTok矩阵的商家来说,了解并应对这种情况,能更好地保护矩阵内爆款产品的流量与销量,维护整个矩阵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