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OJ-链表去重

链表去重

试题名称 3-1 链表去重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键值为整数的单链表 L,将键值的绝对值有重复的结点删除:即对任意键值 K,只有键值或其绝对值等于 K 的第一个结点被保留在 L 中。例如,下面单链表 L 包含键值 21、-15、15、7、-15,如下图(a)所示;去重后的链表 L 包含键值 21、-15、7,如下图(b)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说明: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分别表示链表第一个结点的地址和结点个数 n(1≤n≤100)。结点地址是一个非负的 5 位整数,NULL 指针用-1 表示。
随后 n 行,每行含 3 个整数,按下列格式给出一个结点的信息:
Address Key Next
其中 Address 是结点的地址,Key 是绝对值不超过 10000 的整数,Next 是下一个结点的地址。

输出说明:
输出的第一行为去重后链表 L 的长度,换行;接下来按顺序输出 L 的所有结点,每个结点占一行,按照 Address Key Next 的格式输出,间隔 1 个空格。

测试样例:
输入样例 1
00100 5
99999 7 87654
23854 -15 00000
87654 -15 -1
00000 15 99999
00100 21 23854
输出样例 1
3
00100 21 23854
23854 -15 99999
99999 7 -1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lib>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Node {//结点类型定义
	int add;//该结点地址
	int data;//结点保存的数值
	int  nextAdd;//下一个结点地址
	bool flag ;//标志位
}Node, * List;

int searchAdd(Node* p,int nextAdd ,int n);
int main() {
	/*
	 *head和n即为输入的首地址和输入节点个数
	 *i,j为控制循环次数变量
	 *m用处暂时不介绍
	 *index用来输出去重后链表中元素个数
	*/
	int head, n,i,j,m,index=0;
	cin >> head >> n;
	index = n;
	Node* p;
	p = (Node*)malloc(n * sizeof(Node));//定义一个大小为n的自定义结构体Node类型数组
	for (i = 0; i < n; i++) {//输入部分
		cin >> p[i].add >> p[i].data >> p[i].nextAdd;
		p[i].flag =true;//先全部设为true,该链表用数组实现,最后输出时如果为true就输出,为false就不输出
		if (p[i].add == head)
			m = i;
			/*
			这个m用来记录和首地址head对应的那个结点的位置
			以用例为例:00100
			结点 00100 21 23854 为输入的第五个结点,m记录为4.(p数组下标从0开始)
			*/
	}
	i = 0;
	while (p[m].nextAdd != -1) {//将乱序的输入依据首尾地址变得有序,链表用数组实现
		swap(p[i], p[m]);
		p[i].flag = true;
		m = searchAdd(p, p[i].nextAdd, n);
		i++;
	}
	for (i = 1; i < n; i++) {//去重环节
		for (j = 0; j < i; j++) {
			if (p[j].data == p[i].data || p[j].data == -p[i].data) {
				p[i].flag = false;//将重复的标志位标记为false,最终打印时不输出
				index--;
				break;
			}
		}
	}
	/*
	输出部分不介绍了,自己看吧
	*/
	printf("%d\n", index);
	printf("%05d %d ", p[0].add, p[0].data);
	for (i = 1; i < n; i++) {
		if (p[i].flag) {
			printf("%05d\n%05d %d ", p[i].add, p[i].add, p[i].data);
		}
	}
	printf("-1");
	
	return 0;
}
int searchAdd(Node* p,int nextAdd,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p[i].add == nextAdd)
			return i;
	}
}

ps:如有错误敬请指正,如有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或私信。如果未及时回复请微信私聊我。
微信号: z1654407501
如果对你有用的话,请点赞并关注支持一波.

<think>嗯,用户想用Java实现链表,特别是提到了L2-002这个示例题目。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链表的常见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使用集合(比如HashSet)来记录已经出现的元素,或者排序后。但题目可能要求保留原有顺序,所以排序可能不合适。 根据用户的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遍历链表两次来找到倒数第k个节点,这可能跟链表操作有关。引用[3]展示了用迭代法反转链表的Java代码,这涉及到链表的指针操作。这些可能对有帮助。 链表的基本思路是遍历每个节点,检查当前节点的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则删除重复节点。可以使用哈希集合来存储已经出现过的。具体步骤应该是:初始化一个HashSet,遍历链表,如果当前节点的在集合中,就跳过(删除),否则将加入集合并继续。 但需要考虑链表的结构,比如单链表删除节点需要维护前驱节点。因此,在遍历时,需要保留前一个节点的引用,以便删除当前节点。或者,可以使用双指针法,一个指针检查当前节点,另一个指针跟踪前一个节点。 另外,题目L2-002可能是指PTA(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的题目,具体来说可能是要求删除链表绝对值重复的节点,只保留第一次出现的节点。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哈希表来记录已经出现的绝对值,然后进行删除操作。 现在,用户需要Java代码示例。根据引用[3]中的Java代码结构,可以模仿使用虚拟头节点(dummy node)来简化操作。比如,创建dummy节点指向头节点,然后使用前驱指针和当前指针遍历链表,同时用HashSet记录已出现的。 具体步骤: 1. 创建dummy节点,next指向头节点。 2. 初始化HashSet。 3. 使用前驱指针prev从dummy开始,当前指针curr从head开始。 4. 遍历链表,如果curr的在集合中,prev.next跳过curr,即prev.next = curr.next;否则,将加入集合,prev移动到curr。 5. curr继续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需要注意处理头节点可能被删除的情况,使用dummy节点可以避免单独处理头节点。此外,要处理链表为null的情况。 然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考虑链表操作的其他方法,比如如何反转链表、如何检测环、如何找到中间节点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链表相关问题,可以引导用户进一步学习。 最后,确保代码正确,语法无误,并且符合用户的要求。可能还需要测试一下代码的逻辑是否正确,比如重复元素出现在不同位置时是否能正确删除。</think>### Java链表方法及代码示例 链表通常需要保留第一次出现的元素,后续重复元素需删除。以下是两种常见实现方法: --- #### **方法1:哈希集合法(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n)$)** **核心思路**:遍历链表时,用`HashSet`记录已出现的元素,遇到重复删除当前节点。 ```java public ListNode removeDuplicateNodes(ListNode head) { if (head == null) return null; Set<Integer> seen = new HashSet<>();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1); dummy.next = head; ListNode prev = dummy;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 (curr != null) { if (seen.contains(curr.val)) { prev.next = curr.next; // 跳过重复节点 } else { seen.add(curr.val); prev = curr; // 更新前驱节点 } curr = curr.next; } return dummy.next; } ``` --- #### **方法2:双指针暴力法(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适用场景**:若要求不使用额外空间,可对每个节点遍历后续节点。 ```java public ListNode removeDuplicates(ListNode head) { ListNode current = head; while (current != null) { ListNode runner = current; while (runner.next != null) { if (runner.next.val == current.val) { runner.next = runner.next.next; // 删除后续重复节点 } else { runner = runner.next; } } current = current.next; } return head; } ``` --- ### **关键点分析** 1. **哈希法高效但需额外空间**,适合数据规模较小的场景[^1]。 2. **双指针法节省空间但效率低**,适合对空间敏感的场景。 3. **虚拟头节点(dummy node)** 简化链表头部的删除操作[^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怡人蝶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