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Ubuntu Server版本选择及安装

本文详细介绍了UbuntuServer的特性,包括其作为Linux服务器版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接着,文章提供了Ubuntu版本的简介,强调了LTS版本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发行周期。之后,逐步指导读者如何下载服务器版ISO,创建可引导的USB启动,以及安装过程,包括网络配置、分区设置和OpenSSHServer的安装。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概述

        Ubuntu Server是Ubuntu操作系统的一个版本,被工程设计作为互联网的骨干系统。Ubuntu Server为公共或私有数据中心带来经济和技术上的可扩展性。无论是想部署在OpenStack云、Kubernetes集群,还是超50,000节点的场景,Ubuntu Server都能提供最佳的横向扩展性能。Ubuntu Server是Ubuntu家族的一员。

         Ubuntu属于Debian系列,Debian是社区类Linux的典范,是迄今为止最遵循GNU规范 的Linux系统。Debian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 stable、testing 和 unstable。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 过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而stable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老,但是稳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Debian最具特色的是apt-get / dpkg包管理方式,其实Redhat的YUM也是在模仿Debian的APT方式,但在二进制文件发行方式中,APT应该是最好的了。Debian的资 料也很丰富,有很多支持的社区。

         Ubuntu server根据硬件架构划分支持Intel的x86系列、AMD的64位系列,由于不同的CPU实现的技术不同,体系架构各异,Ubuntu会编译出支持多个硬件平台的开发版本,通常Ubuntu会有支持x86和AMD64这种硬件平台的发型版本。

2 Ubuntu版本简介

         Ubuntu有两种版本,临时版和长期版。每个Ubuntu LTS总共维护10年,5年的标准支持+ 5年的ESM。临时发布维护时间为9个月。

2.1 关于Ubuntu的发布周期

         长期支持和临时发布版本号为YY.MM,Ubuntu的发行版有一个开发代号(“Lunar Lobster”),并按交付的年份和月份进行版本控制,例如,Ubuntu 23.04于2023年4月发布。

         LTS为“长期支持”版本每两年在4月份发布一次。LTS版本是Ubuntu的“企业级”版本,使用得最多。估计95%的Ubuntu安装都是LTS版本,这样在企业中作为服务器使用那么就应该选择LTS来安装系统。

         在LTS版本之间,每六个月发布一次Ubuntu的临时版本,例如23.04是最新的临时版本,支持9个月的维护时间。

2.2 Ubuntu发行版

2.3 下载服务器版ISO

      系统下载地址:https://releases.ubuntu.com/。选择要下载安装的LTS版本,然后选择“server install image”下载。注意,服务器下载包含安装程序,下图所示有LTS版和临时版的下载地址。

  • 选择下载LTS64位的服务器版镜像安装

3 创建一个可引导的USB启动

      有许多方法可以引导安装程序,但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是创建一个可引导的USB启动来引导要安装的系统(其他操作系统的教程也可用)。

3.1 启动安装程序

      将u盘插入待安装的主机并启动主机,大多数计算机将自动从USB或DVD启动,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禁用该功能以缩短启动时间。如果你没有看到引导信息和“欢迎”界面,你需要设置你的电脑从安装介质启动。

      当电脑开始告诉你按哪个键进行设置或启动菜单时,屏幕上应该有一条消息。根据制造商的不同,这可能是Esc、F2、F10或F12。只需重新启动计算机并按住提示键即可进入USB引导进行安装系统。

4、安装Ubuntu Server

4.1  进入安装引导菜单

    选择 【Try or Install Ubuntu Server 】安装系统。

4.2 选择安装语言

    安装程序将在其语言选择屏幕中启动,默认选择 【 English 】,这里直接按回车键。

4.3 继续安装

选择 【 Continue without updating 】(继续不更新)

4.4 选择键盘布局

选择系统键盘的布局,这里默认即可。

4.5 选择安装类型

     选择安装的服务器版本,如需精简版本选择 【Minimized】最小安装,此处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本次安装选择 【 Ubuntu Server 】。

4.6 Network配置

       该界面允许配置网络,Ubuntu服务器使用NetPlan来配置网络,可以配置DHCP或配置静态地址,建议使用静态 IP 地址。这里使用静态配置方式,选择【ens33】网卡,选择 【Edit IPv4 】。

选择【Manual】进行手动配置,分别填写子网 IP 和掩码、IPv4 地址、网关、DNS 服务器。Search domains 为域名,没有需要可不填写。最后选择 【Save 】保存退出。

保存后回到网络初始配置页面,选 【Done】进入下一选项配置。

4.7 Proxy(代理配置)

配置的代理用于访问安装程序环境和已安装系统中的包存储库和snap存储库。

这里不用配置代理,直接选择【Done】即可。

4.8 配置软件源

     建议更改为国内镜像源提高下载速度,不修改的话直接回车继续,此次安装不修改,安装完系统再做修改配置,这里直接回车进入下一项配置。

4.9 系统安装分区配置

      此处分区配置建议给 boot 引导分区划分 500 M,swap 交换分区建议是物理内存的 2 倍,其余的空间给根分区,分区格式为xfs。

      选择安装磁盘,直接回车默认自动分配,需要手动分区的话选择 【custom storage layout】。此次安装选择【Custom storage layout】进行手动分区,按Tab进行选项选择,按空格键选中选项。

4.9.1 创建boot分区

找到【free space】,选择【Add GPT Partition】添加分区,进入分区配置

配置boot分区,分配500M空间:

4.9.2 创建swap分区

配置swap分区,继续选择【free space】,选择【Add GPT Partition】添加分区,进入分区配置

swap分区配置8G空间

4.9.3 创建根分区

配置根分区,将剩余空间全部分给根分区。继续选择「free space」,选择「Add GPT Partition」添加分区,进入分区配置

将剩余空间全部分给根分区,配置完信息后 选择 Create

分区配置完成回到分区初始配置界面,我们检查磁盘分区是否符合的要求,回车继续

这里系统将会提示将对磁盘进行格式化,选择【Continue】继续执行。

4.10 设置计算机名、用户名及密码

创建的用户用于登录系统,因为Ubuntu默认root密码是随机的,即每次开机都有一个新的root密码,并且在安装系统的时候也没要求设置root密码,所以Ubuntu在完成后是无法使用root直接登录系统,需要使用安装时设置的用户来登录系统后自行设置root密码。

这里设置的用户直接具有sudo权限,这个用户在使用sudo权限时输入用户密码即可使用sudo。

4.11 安装OpenSSH Server 服务

选择【Install OpenSSH server】安装 SSH 服务,方便后面远程连接,使用空格键 选择安装 OpenSSH Server 服务

4.12 选择安装其他服务

选择需要安装的服务,此处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如不需要直接跳过。

4.13 开始系统安装。

安装完成后选择【Reboot Now】重启系统。

5 系统安装完成登录系统

系统安装完成,重启后进入登录界面,登录进入系统。

使用安装系统时创建的用户登录系统,如下:

到此系统安装完成。

文字版,更适合学习使用,绝对完整! 目 录 第1篇 拥抱UbuntuServer 第1章 敲开Linux Server的大门 2 1.1 Linux到底是什么 2 1.2 为何选Linux,不选 1.2 Windows 3 1.2.1 Linux可以定制 4 1.2.2 Linux比Windows稳定 4 1.2.3 Linux比Windows响应快 4 1.2.4 Linux比Windows安全 5 1.2.5 Linux不用花钱买 6 1.2.6 Linux更适合远程管理 6 1.3 学习Linux的终南捷径 6 1.3.1 兴趣、试验 6 1.3.2 真正的捷径——LFS 7 1.4 选择哪个Linux发行版呢 7 1.4.1 先排除Gentoo 8 1.4.2 再排除Red Hat、CentOS和SUSE 8 1.4.3 Debian不错 8 1.4.4 推荐使用Ubuntu 8 1.5 应该买什么样的服务器呢 10 1.5.1 架构设计 10 1.5.2 服务器的选型 10 1.5.3 机房的选择 11 ............................................ 第9篇 数据备份与系统安全 第22章 最佳RAID方案:RAID10 330 22.1 RAID方案的选择 330 22.2 RAID10的实现 332 22.2.1 手动分区 333 22.2.2 第一块硬盘分区 334 22.2.3 分区复制 338 22.2.4 创建RAID阵列 339 22.2.5 在RAID上创建分区 340 22.2.6 保存分区 342 22.3 RAID10的日常维护 343 22.3.1 mdadm的主要工作模式 343 22.3.2 mdadm的选项 343 22.3.3 创建RAID阵列 345 22.3.4 查询RAID阵列 345 22.3.5 RAID的监控 346 22.3.6 RAID的启动/停止 346 22.4 故障处理 347 22.4.1 从RAID中移除设备 347 22.4.2 添加已有RAID物理卷 348 22.4.3 更换全新硬盘 348 22.5 添加备用硬盘 350 22.5.1 插入新硬盘 351 22.5.2 新硬盘分区 351 22.5.3 将新分区加入RAID 351 22.5.4 设置grub 352 22.5.5 故障模拟 352 22.6 RAID10的空间扩展 352 第23章 最佳数据安全方案: 第23章 RAID10+LVM 354 23.1 创建RAID物理卷 354 23.1.1 将第一块硬盘分区 354 23.1.2 剩余硬盘的分区处理 355 23.2 创建RAID阵列 355 23.2.1 创建RAID1阵列 355 23.2.2 创建RAID10阵列 356 23.3 LVM的创建和配置 356 23.3.1 创建LVM物理卷 356 23.3.2 LVM配置 356 23.4 创建/boot分区 358 23.5 LVM的相关命令 359 23.5.1 LVM物理卷相关命令 359 23.5.2 LVM卷组相关命令 360 23.5.3 LVM逻辑卷相关命令 363 23.6 添加新硬盘 365 23.6.1 插入新硬盘 365 23.6.2 配置RAID 365 23.6.3 在RAID上配置LVM 367 23.6.4 扩容文件系统 368 23.7 更换硬盘 368 23.8 LVM分区备份 368 23.8.1 创建快照 369 23.8.2 备份快照内容 369 23.8.3 删除快照 370 第24章 Ubuntu Server系统安全 371 24.1 系统安全更新 371 24.1.1 订阅安全列表 371 24.1.2 自动更新 371 24.2 控制台安全 372 24.3 用户、密码管理 372 24.3.1 关于root用户 372 24.3.2 关于sudo 373 24.3.3 关于/etc/sudoers 373 24.3.4 密码策略 375 24.4 ufw防火墙 376 24.4.1 启用、禁用ufw 376 24.4.2 基本规则设置 377 24.4.3 常用规则设置 378 24.4.4 高级规则设置 380 24.4.5 IP伪装 382 24.5 入侵检测 384 24.5.1 安装LAMP 384 24.5.2 安装、配置Snort 384 24.5.3 安装、配置BASE 387 24.6 肉鸡检测 392 24.6.1 chkrootkit的使用 393 24.6.2 rkhunter的使用 394 24.6.3 unhide的使用 396 24.7 数据完整性检测 397 24.7.1 安装Tripwire 398 24.7.2 配置Tripwire 400 24.7.3 初始化Tripwire数据库 403 24.7.4 执行完整性检测 403 24.7.5 检测报告分析 403 24.7.6 查看Tripwire数据库内容 405 24.7.7 使用Tripwire的注意事项 406 24.8 被入侵后的系统恢复 406 24.8.1 保持冷静 407 24.8.2 断开网络 407 24.8.3 找到黑客入侵的方法 407 24.8.4 黑客文件清理 412 24.8.5 恢复未受影响的服务 412 24.8.6 修复问题 412 24.8.7 恢复受影响的服务 412 24.8.8 监控系统 412
### SAPUI5 开发指南与最佳实践 #### 使用 abap2UI5 进行开发 abap2UI5 是一种用于在 ABAP 环境中开发 SAP UI5 应用程序的方法。这种方法允许开发者完全基于 ABAP 技术栈构建前端应用,而无需依赖外部工具链或框架。通过结合 `abap2UI5` 和其配套项目(如 `abap2UI5-samples`),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1]。 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此方法进行开发,建议参考官方文档中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及逐步说明。这些资料通常会详细介绍从基础架构搭建到复杂业务逻辑实现的过程,并附带清晰的代码片段供模仿学习。 #### 配置合适的开发环境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路径,在正式着手编写任何一行代码前都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开发平台。对于希望快速上手的新手来说,推荐使用 **SAP Web IDE**;而对于那些倾向于更加灵活控制权的老练程序员,则可以选择设置自己的本地化解决方案——比如借助于 **Easy UI5** 工具自动生成初始模板文件夹结构作为起点[^2]。 一旦完成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关于数据绑定模式的选择问题了。例如创建OData服务模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骤之一。 #### 设计符合Fiori原则的应用界面 除了功能性的考量之外,视觉呈现同样不可忽视。为此,SAP特别推出了名为 @sap/ux-specification 的专用插件包集合, 它们能够有效辅助设计师按照既定的标准去塑造产品外观样式特征等等属性值设定工作流程等方面都提供了详尽的帮助信息[^3].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总结: - 始终遵循最新的UX/UI趋势调整布局安排. - 利用预定义控件减少定制需求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跨团队协作效率. ```javascript // Example of defining a simple button control within XML view file format commonly used inside most modern-day enterprise software solutions built upon top-level frameworks such as AngularJS or React Native but here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wards meeting corporate requirements set forth by larg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ng across multiple industries worldwide including finance services sector etc... <mvc:View xmlns:mvc="sap.ui.core.mvc" controllerName="my.controller.Main"> <Button text="Press Me!" press=".onPress"/> </mvc:View> ```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jun8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