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操作命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Linux常用基本命令,以及重要目录作用

Linux是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常用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用于管理文件、目录、进程、网络和系统配置等。下面先介绍重要目录的意义,再介绍常用的基本命令:

1.重要目录

/bin:存放大多数系统命令,如cat、mkdir、mv、cp、tar、chmod等
/boot:存放开机所需文件,开机时载入开机管理程序,并映像到内存中
/dev:存放设备的文件,如disk/dvd/floppy/fd0/hdc/stdin等
/etc:存放大多数Linux系统中所需要配置的文件,如ngix//gconf//yum.conf//hosts等
/home:存放用户账户,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时,再次目录下创建并默认有Desktop目录
/lib:存放系统程序文件,包含C编译程序需要的函数库,是一组二进制文件,如iptables等
/mnt:常用挂载点,专门外挂文件系统的,里面可能包含cdrom//hgfs//floopy等
/opt:第三方程序安装目录
/proc:存放记录系统状态的文件
/root:管理员目录,存放Desktop等
/sbin:超级管理员专用目录,包含一些重要的命令,如shutdown//dump等
/tmp:临时文件,用于临时性存储,存在中间产生的临时文件
/usr:包含其他一些重要内容,如bin//sbin//lib//include等
/var:存放系统定义表,以便在系统运行改变时备份目录,如cache//ftp//mail//www等 

因为我的工作任务有点杂,涉及到在Linux系统上装系统,需要用到一些命令,以及在哪些目录下最常用的就是:

/etc/nginx: 修改IP地址
/usr/local/:放我们的数据库
/opt/:存放我们安装的系统
/home/:是Linux系统用户账户入口

我经常修改配置文件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这四个目录下。

2.常用命令

下面是一些基本命令: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ls -la	以长列表格式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下面是一些案例: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 runoob 目录
[root@www ~]# mkdir runoob

#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oot/runoob/

#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unoob/

# 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亦即是 /root 这个目录
[root@www runoob]# cd ~

# 表示去到目前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 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root@www ~]# cd ..

pwd(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root@www ~]# pwd [-P]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链接 (link) 路径。

下面的命令只是在vi / vim编辑命令中使用

:wq:表示保存退出
:wq!:表示强制保存退出
:x:表示保存退出
:q:在vim中表示退出
:q!:表示强制不保存退出,不对文件进行保存

:wq和:wq!的区别如下:
有些文件设置了只读,一般不是修改文件的,但是如果你是文件的owner或者root的话,通过:wq!还是能保存文件退出

如果文件设置为只读了的话,用 :wq命令是不能保存并退出的,但是最高权限者可通过wq!来进行文件的保存并退出文件。

已设定选项 ‘readonly’ (请加 ! 强制执行)

文件所有者通过 wq! 可以保存只读文件

!是强制执行
如果不带!碰上只读文件,会给提示会是只读文件,带了!忽略只读强制写入

:x 和 :wq的区别如下:
(1) :wq 强制性写入文件并退出(存盘并退出 write and quite)。即使文件没有被修改也强制写入,并更新文件的修改时间。

(2) :x 写入文件并退出。仅当文件被修改时才写入,并更新文件修改时间;否则不会更新文件修改时间。

这两者一般情况下没什么不一样,但是在编程方面,对编辑源文件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文件即使没有修改,":wq" 强制更新文件的修改时间,

这样会让 make 编译整个项目时以为文件被修改过了,然后就得重新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这可能会产生让人误解的后果,当然也产生了不必要的系统资源花销。不过像是版本控制的软件一般首选还是比较文件内容,修改时间一般不加以理会。

:q 和 :q!的区别如下:
如果文件有修改,:q 会提示有修改,是否退出,输入y退出
如果文件有修改,:q! 会强制直接退出,并且不对文件进行保留

上面都是纯理论,下面是我这个小白,经常用到的命令,以及在系统上的一些命令截图

3.具体使用

3.1 ls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ll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等全部信息

ls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pw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cd:切换工作目录

cd ./opt/ns9200     绝对路径
cd /web/www         相对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mkdir:创建新目录

mkdir test_test

3.5 rmdir:删除空目录

rmdir test_test

3.6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ile_name
rm -r mulu  ###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

3.7 more/less:逐页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more file_name
less file_na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8 head/tail:显示文件的前几行或后几行

head -n 10 default   ##显示文件的前十行
tail -n 10 default   ##显示文件的后十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dockers状态       docker动态查看日志最后100行
docker logs scms tail -n 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9 ps: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 df: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ps
du
df
df -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0 kill:终止进程

kill scms

3.11 ipconfig / ip: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信息

ipconfig
ip addr
ip addr 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2 chmod:修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3.13 chown: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3.14 tar:用于压缩和解压缩文件和目录


3.15 top/htop:显示系统资源的实时使用情况和进程信息

top
hto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6 find:在文件系统中查找文件和目录

find / -name docker-compo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7 date:显示或者设置系统时间和时间

da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8 shutdown/reboot:关闭或重新启动系统

shutdown -h now  # 立即关闭系统
reboot  # 重新启动系统

3.19 passwd:更改用户密码

passwd username

3.19 history:查看命令历史记录

histo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0 free:显示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3.21 lsblk/fdisk:查看磁盘分区信息和管理磁盘

lsblk  # 显示块设备信息
fdisk /dev/sdX  # 打开磁盘分区工具

3.22 sudo:以超级用户权限运行命令

sudo vi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or
sudo gedit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 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