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中的常用注解

Java知识点总结:想看的可以从这里进入

3.2、常用的注解

  • @Controller:代表此类是一个控制器,需要配置包的扫描。Spring MVC 是通过组件扫描机制查找应用中的控制器类的

    在Spring6.0之后要求控制层必须添加该注解才会被识别成一个Controller。

    Controller在SpringMVC中默认是单例的,因为我们基本不会在控制器里面定义属性,但如果在特殊情况需要定义属性的时候,可以在类上面加上注解@Scope(“prototype”)改为多例的模式.

  • @RequestMapping(“访问路径”):最常被用到的注解之一,可以标注在类和方法上,它将请求与处理请求的控制器方法关联起来,建立映射关系,映射一个url到控制器的一个特定方法,通过此路径调用相应方法。

    • 用在类上时:对此类中的方法都会生效,路径为(类+方法)
    • 用在方法上:和用在类上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路径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此时请求映射所映射的请求的请求路径为:/test/pagejump
        @RequestMapping("/pagejump")
        public String (){
        }
    }
    
    属性含义
    value用来设置控制器方法的请求映射地址,注解的默认属性,如果只要一个value 属性,属性名可以被省略,取值可以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路径1,路径2,………}),表示该控制器方法可以匹配多个请求地址
    name性相当于方法的注释,用于解释这个方法是用来干什么的,使方法更易理解。
    method用来设置控制器方法支持的请求方式(GET、POST、DELETE、PUT)
    image-20230301180725668
    params指定请求中的参数,只有当请求中携带了符合条件的参数时,控制器方法才会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param”:请求中必须携带名为 param 的参数
    “!param”:请求中不能携带名为 param 的参数
    “param=value”:请求中必须携带名为 param 的参数,且参数的取值必须为:value
    “param!=value”:请求中不能携带参数:param = value。
    headers用于设置请求中请求头信息(和params 用法类似 )
  • @RequestMapping的派生注解,用来处理不同的请求,RestFul风格中经常使用

    • @PostMapping():只处理post提交的请求
    • @GetMapping():只处理get提交的请求
    • @PutMapping():处理put请求的映射
    • @DeleteMapping:处理delete请求的映射
  • @RequestParam(“name的值”) :用于方法的参数前,用来处理前端提交数据名和方法参数名相匹配的问题(参数不能为空)

    • required:默认为true,不允许为空。设置成false,可以为空
    • defaultValue:可以修改默认值
    public void test(@RequestParam("userId") int id){
    }
    //它会把参数处理过后,再进入到方法中,比如如下:
    String userId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Id");
    int id = Integer.getInteger(userId);
    
  • @SessionAttribute:用在参数前,用来获取sesion中设置过的数据(比如登录用户)

    public void test(@SessionAttribute("user") User user){
    }
    
  • @ResponseBody:用在方法上,使方法不再走视图解析器,而是返回字符串数据。.

  • @RequestBody:用于接收前端传来的实体,自动装配到对象中

    @PostMapping("/user")
    public String testRequestBody(@RequestBody User user) {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的username为:"+ user.get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的password为:"+user.getPassword());
        return "success";
    }
    
  • @PathVariable:用来获取 URL 参数,处理Restfull 风格

    //http://localhost:8080/user/{id}
    @GetMapping("/user/{id}")
    public String testPathvariable(@PathVariable(value="id") Integer id) {	//value可解决名字不匹配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的id为:"+id);
        return "success";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辰 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