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依赖堡垒机是不够的,要将它与更专业化的安全工具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
堡垒机 + 数据库审计(DAS):
-
规避问题: 堡垒机缺乏对数据库操作的深度审计。
-
解决方案: 在堡垒机之后部署数据库审计系统。堡垒机负责身份认证、权限分配和会话录像;数据库审计系统则专注于解析每一条SQL语句,识别高危操作、SQL注入等威胁,并记录详尽的数据库日志。两者协同工作,实现了**“谁做了什么”和“具体做了什么”**的全面管控。
-
-
堡垒机 + 特权账号管理(PAM):
-
规避问题: 堡垒机无法完全管理无口令登录和特权账号。
-
解决方案: 引入特权账号管理系统。PAM负责集中管理数据库的root等高权限账号密码,并定期自动轮换。运维人员通过堡垒机提交申请,PAM系统会下发临时、单次有效的访问令牌或凭证,绕过了口令风险,同时仍能通过堡垒机进行审计。
-
-
堡垒机 + 数据库防火墙(DBF):
-
规避问题: 堡垒机无法在应用层实时拦截恶意SQL。
-
解决方案: 在堡垒机和数据库之间部署数据库防火墙。DBF能实时解析并拦截恶意的SQL语句,如SQL注入攻击。它还能执行更精细的访问策略,比如,即便通过了堡垒机认证,DBF仍能阻止用户执行
DROP TABLE
等高危指令。
-
管理和流程层面:强化人与制度的保障
技术是工具,有效的管理和流程是保证技术落地、消除人为风险的关键。
-
建立高危操作审批流程: 明确规定哪些数据库操作(如生产环境数据修改、结构变更)必须通过严格的工单审批。运维人员提交申请,经过业务、安全、领导等多方审批后,方可获得执行权限。
-
落实最小权限原则: 在权限分配上,不仅要限制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更要通过数据库自身的权限管理机制,以及数据库审计系统,确保运维人员只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
-
定期审计与合规检查: 定期对堡垒机和数据库审计系统的日志进行交叉审计,复查运维人员的操作行为。这不仅能发现潜在的违规行为,也能证明整个运维安全体系的有效性,满足合规要求。
-
加强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向运维人员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违规操作的后果,以及如何利用堡垒机等安全工具进行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