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 公共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 算法的定义: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程序的设计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 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足够的情报。
- 算法的基本要素:
① 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② 算法的控制结构:
a.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
b.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
c.一个算法一般可以用顺序、选择(分支)、循环(重复)三种基本结构组合而成。
- 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① 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可以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度量。
② 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包括算法程序、输入的初始数据以及算法执行过程中需要的额外空间。
③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相互独立。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 数据:需要处理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来说,这些数据元素,具有某个共同的特征。
a.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即数据集合中的个体。
b.有时一个数据元素可有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结构:是集合中各个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或联系)。
-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 数据结构的分类:
① 逻辑结构: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非线性结构(树、图)。
② 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③ 运算:插入、删除、查找、排序。
5.逻辑结构:反应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即前后件关系)的数据结构。
① 线性结构(线性表):(举例:春→夏→秋→冬)
a.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它无前件;
b.每一个节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② 非线性结构:
a.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数据结构就称为非线性结构;
b.非线性结构主要是指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
6.存储结构:又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方式
① 顺序存储结构:主要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
② 链式存储结构:每一个结点至少包含一个指针域,用指针的指向来体现数据元素之间在逻辑上的联系。
a.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
b.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不同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 线性表:
线性表是n(n≥0)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外的每一个元素,有且只有一个前件,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举例:英文字母表、地理学中的四向、表格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① 通常,线性表可以采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但一般使用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又叫做顺序表(顺序分配)。
② 特点:
a.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b.线性表中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c.可以随机访问数据元素;
d.做插入、删除时需移动大量元素,因此线性表不便于插入和删除元素。
1.4 栈和队列
- 栈: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
特点:★
① 栈是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
② 栈的修改原则是“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
③ 栈底指针boottom,栈顶指针top,入栈,栈满,出栈;
④ 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⑤ 栈具有记忆功能;
⑥ 栈支持子程序调用。
- 队列: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特点:
① 队列只允许在队尾进行插入,而在队头进行删除;
② 队列的修改原则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
③ 队头指针front,队尾指针rear,入队,出队;
④ 队列中元素随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 循环队列:是讲队列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绕道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
rear>front:s=rear-front
rear<front:s=容量+rear-front
rear=front:s=1或者s=0
1.5 线性链表
- 线性链表:
① 线性表可以采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叫做顺序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叫做线性链表。
② 特点:
a.各数据结点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
b.各数据元素的存储顺序和逻辑循序可以不一致;
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所占存储空间大于顺序存储结构;
d.查找结点时链式储存要比顺序存储慢;
e.链式存储插入删除元素比顺序存储灵活。
③ 线性链表的操作:在线性链表中进行插入与删除,不需要移动链表中的元素。
- 线性表:
① 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
②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还包括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1.6 树与二叉树(★)
- 树:
① 是n(n>0)个元素的有限集合。它有且仅有一个称为根的元素;其余元素是互不相交的子树。
② 常用术语:
a.父结点、子结点;
b.根结点、叶子结点;
c.结点的度、树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
d.树的深度;
e.子树(以某个结点的一个子结点为根构成的树称为该结点的一颗子树)。
- 二叉树:
① 是一个有限的结点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或者有一个根结点及其两颗互不相交的左右二叉子树所组成。
② 特点:
a.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b.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颗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③ 五种基本形态:
a.空二叉树;
b.只有一个结点的二叉树;
c.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
d.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
e.左右子树双全的二叉树。
- 特殊二叉树:
① 满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
② 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右边的若干结点。
满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但是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 二叉树特点:★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每个结点最多有两颗子树,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
① 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个结点;
② 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 -1个结点;
③ 度为0的结点(叶子结点)总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④ 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深度至少为[ log2^n ]+1。
- 二叉树的遍历:
(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二叉树中的结点,每个结点只被访问一次)
① 前序遍历:ABDGECF
访问根结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根左右)
② 中序遍历:DGBEAFC
中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右子树(左根右)
③ 后序遍历:GDEBFCA
后序遍历左子树、后序遍历右子树、访问根结点(左右根)
1.7 查找技术
- 顺序查找: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平均要进行n/2次比较,在最坏的情况下进行n次比较。
顺序查找适用于无序表或链式线性表(不管无序还是有序)(适用于所有的线性表)
2. 二分查找: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进行 次比较。
注意:即使是有序线性表,如果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也只能用顺序查找。
1.8 排序技术
-
排序:
2.快速排序:
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序列中找一个数作为基准数(通常为第一个数);
通过交换将这个序列中所有比基准数大的数放在右边,比基准数小的数放在左边;
以基准数为分割线分为两个子表,对两个子表重复上述步骤。
第一章总结: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2.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 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① 源程序内部文档化;
② 数据说明;
③ 语句的结构;
④ 输入和输出
- 源程序内部文档化:
① 选择标识符的名字;
② 注释(序言性和功能性注释):序言性注释一般位于模块的首部,用于说明模块的相关信息(标题、功能的说明、主要的算法、模块接口、开发历史、程序设计者、复审者和复审日期);功能性注释位于源程序模块内部。
③ 程序的视觉组织。
2.2结构化程序设计
- 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
① 自顶向下: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
② 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先设计一个目标作为过渡,然后逐步细化
③ 模块化: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模块
④ 限用goto:限制使用goto语句,程序的质量与goto语句数量成反比
-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常采用顺序、选择(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传输成分。
2.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几个术语:
① 对象:在现实世界中,每个实体都是对象(例如大学生、汽车、电视机、空调等);
② 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
③ 方法:用于描述对象的行为;
④ 类: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基于同一类产生的对象可以分别设置各自的属性)
- 对象的基本特点:
① 标识唯一性:对象可由内在本质来区分。而不是通过描述来区分。
② 分类性:可以将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
③ 多态性:同一操作可以是不同对象的行为。
④ 封装性:从外面看不到对象的内部,只能看到对象的外部特征。
⑤ 模块独立性好:对象是面向对象的软件的基本模块,内聚性强。
- 继承:使用已有的类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能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对象间的通信靠消息传递。
组成:①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②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③零个或多个参数。
-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3.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 软件:是由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构成的集合。
- 软件的分类:
①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② 应用软件:事务处理软件、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实时处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
③ 支撑软件(工具软件):需求分析工具、编译工具软件、测试工具软件、维护工具软件。
- 软件危机:需求增长、开发难控、质量难保、难以维护、提高成本、生产率低。
- 软件工程:
① 定义: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② 其目的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成本。
③ 其核心思想是把软件当作一个工程产品来处理。
- 软件工程三要素:
① 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②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和文档生成;
③ 过程:支持软件发开的各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 软件生命周期:
① 定义:将软件产品产品能够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② 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3个时期。维护是持续时间最长,花费代价最大的一个时期。
③ 软件工程学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维护代价。
- 3个时期共有8个阶段:
①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② 软件开发: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测试;
③ 软件运行维护:使用、维护。
- 需求分析:(★)
① 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参加人员有用户、项目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
② 其工作: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评审。
③ 产生文档:为需求规格说明书。
④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
a.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交流;
b.反映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继承和依据;
c.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
- 需求规格说明书(SRS):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特点:
① 正确性:体现待开发系统的真是要求;
② 无歧义性:对每个需求只有一种解释;
③ 完整性:包括全部有意义的需求;
④ 可验证性:每个需求都是可验证的;
⑤ 一致性:各个需求的描述不矛盾;
⑥ 可理解性:需求说明书必须简明易懂;
⑦ 可修改性:结构风格在改变时,是易于实现的;
⑧ 可追踪性:每个需求的来源和流向是清晰的。
3.2结构化分析方法
- 结构化分析方法:
① 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需求方法
②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 数据流图(DFD):
① 数据流图的图形元素
〇 加工:输入数据经加工变换产生输出;
→ 数据流:沿箭头方向传递数据的通道;
= 存储文件(数据源):存放各种数据的文件;
□ 源(潭):系统和环境的接口。
② 数据字典(DD)是对数据流图中所有元素定义的集合,是结构化分析的核心。
3.3结构化设计方法
- 软件分析是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软件设计是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
- 软件设计的划分:
① 从工程管理角度划分: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② 按技术观点划分: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
- 软件设计基本原理:
① 抽象:在软件设计中,可以定出多个抽象级别,抽象层次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逐步降低。
② 模块化: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小的简单的部分,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换分成若干模块。
③ 信息隐蔽:一个模块内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不能访问。
④ 模块独立性:每个模块只完成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少且接口简单。模块的独立程度是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度量标准。(高内聚,低耦合)
- 软件模块独立性:
① 内聚性: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件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内聚)。
② 耦合性:指模块间相互连接的紧密程度(低耦合)。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 概要设计:
① 概要设计的任务:
a.设计软件系统结构;
b.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c.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d.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② 概要设计的工具是程序结构图(SC)。
- 程序结构图(SC):
① 基本图符:
② 基本形式:
- 详细设计:
① 详细设计的任务:确立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适当方法标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
② 详细设计的常用工具:
a.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HIPO
b.表格工具:判定表
c.语言工具:PDL(伪码)
- 程序流程图:基本图符:
① 控制流:表示为→或↓
② 加工步骤:表示为□
③ 逻辑条件:表示为◇
3.4 软件测试
- 软件测试:
①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② 软件测试的准则:
a.所有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b.在测试之前制定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
c.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d.避免由程序的编写者测试自己的程序;
e.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f.妥善保存测试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
-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① 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软件,通过人发挥思维优势发现程序的错误。
② 动态测试: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① 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针对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
a.逻辑覆盖测试;
b.基本路径测试。
② 黑盒测试: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只检查程序是否能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针对程序的外部功能)
a.等价类划分法;
b.边界值分析法;
c.错误推测法。
- 软件测试步骤:(顺序不可换)
①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进行测试,目的是发现各模块内部的错误。
② 集成测试:是把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的同时进行测试,目的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错误。
③ 确认测试:是验证软件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各种要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④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作为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系统其他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集成测试。
3.5程序的调试
- 程序调试:
① 对程序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将进入程序调试,通常称为Debug(排错),主要在开发阶段进行。
② 程序调试的主要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的错误。
③ 基本步骤:
a.错误定位;
b.修改设计和代码,以排除错误;
c.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
④ 软件调试方法:强行排除法、回溯法、原因排除法。
第三章总结: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4.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 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纪录称为数据。
① 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纪录;
② 软件中的数据一定是有结构的,有型和值两个概念。
- 数据库(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两大特点:“集成”“共享”。(★)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系统软件)
语言:
① 数据定义语言DDL:
a.数据模式定义;
b.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
② 数据操纵语言DML:
a.数据操纵,包括查询与增、删、改等操作。
③ 数据控制语言DCL:
a.数据的安全性的定义域检查;
b.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c.数据的完整性。
- 数据库管理员(DBA):主要工作:
① 数据库设计;
② 数据库维护;
③ 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
- 数据库系统(DBS):组成:
① 数据库(数据)——集成,共享。
②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软件)——定义,构建,操纵,检查,控制,服务。DDL,DML,DCL.
③ 数据库管理员DBA(人员)——设计,维护,改善性能,提高效率。
④ 软件平台——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接口软件。
⑤ 硬件平台——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应用界面。
7. 数据管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
数据库系统特点:集成性,高共享低冗余,独立性,统一管理控制。
-
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射:
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2数据模型
- 数据模型:
① 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② 分类: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
a.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模型):E-R模型
b.逻辑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c.物理数据模型(物理模型)
- 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
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学生与宿舍),多对多(学生与课程)
- 数据模型分类:
① 层次模型:树;
② 网状模型:无向图;
③ 关系模型:二维表。
-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
① 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称为属性;
② 元祖: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元祖。(分量不可再分)
③ 关系操纵: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
④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
a.实体完整性约束;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4.3关系代数
- 关系代数:
① 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查询。
查询运算:
a.投影运算;(投影列)
b.选择运算;(选择行)
c.笛卡尔积运算(连接运算)(T=R×S)
笛卡尔积
② 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
交运算、除运算、连接与自然连接运算。
并(T=R+S)
差(T=R-S)
交
除(T=R÷S)
自然连接
自然连接
除
小技巧:两个表为投影或选择,三个表为其他;属性列增加为自然连接,ST属性列相加等于R为除。
4.4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 数据库设计概述: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
① 基本任务:
根据用户对象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持环境设计出数据模式。
② 两种方法:
a.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面向数据的方法)。
b.已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面向过程的方法)。
c.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已成为主流方法。
-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目前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分若干阶段:
① 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② 概念设计阶段:设计E-R图;
③ 逻辑设计阶段: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体与联系表示成关系,E-R图中属性转换成关系的属性;
④ 物理设计阶段;
⑤ 编码阶段;
⑥ 测试阶段;
⑦ 运行阶段;
⑧ 进一步修改阶段。
在数据库设计中采用前四个阶段,并且重点以数据结构与模型的设计为主线。
- 数据库管理:
① 数据库的建立;
② 数据库的调整;
③ 数据库的重组;
④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与完整性控制;
⑤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⑥ 数据库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