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tup
1、setup是所有Composition API"表演的舞台"
2、组件中所用到的:数据、方法等等,均要配置在setup中
3、setup函数的两种返回值:
- 若返回一个对象,则对象中的属性、方法,在模板中均可以直接使用
- 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则可以自定义渲染内容
4、注意点:
- 尽量不要与Vue2.x配置混用
-
Vue2.x配置(data、methods、computed…)中可以访问到setup中的属性、方法。
-
但在setup中不能访问到Vue2.x配置(data、methods、computed…)。
-
如果有重名,setup优先
-
- setup不能是一个async函数,因为返回值不再是return的对象,而是promise,模板看不到return对象中的属性。
- setup函数会在beforeCreate、created之前执行,vue3也是取消了这两个钩子,统一用setup代替,该函数相当于一个生命周期函数,vue中过去的data、method、watch等全部都用对应的新增api写在setup()函数中。
二、ref()
- 作用:定义一个响应式的数据
- 语法:const xxx = ref(initValue)
- 创建一个包含响应式数据的引用对象(reference对象,简称ref对象)
- JS中操作数据:xxx.value
- 模板中读取数据:不需要value,直接:
{{xxx}}
- 备注:
- 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基本类型,也可以是对象类型
- 基本类型的数据:响应式依然是靠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与set完成的
- 对象类型的数据:内部“求助”了Vue3.0中的一个新函数-----reactive函数
三、reactive
- 作用:定义一个对影响类型的响应式数据
- 语法:const代理对象 = reactive(源对象)接收一个对象(或数组),返回一个代理对象(proxy的实例对象,简称proxy对象)
- 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深层次的”
- 内部基于ES6的proxy实现,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reactive()函数接收一个普通对象,返回一个响应式的数据对象,相当于vue2.x中的vue.observable()API,响应式转换时“深层”的-它影响所有嵌套属性。基于proxy来实现,想要使用创建的响应式数据也很简单,创建出来hi后,在setup中return出去,直接在template中调用即可。
四、reactive对比ref
- 从定义数据角度对比
- ref用来定义:基本类型数据
- reactive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 备注:ref也可以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它内部会自动通过reactive转为代理对象
- 从原理角度对比
- ref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与set来实现响应式。
- reactive通过proxy来实现响应式,并通过reflect操作源对象内部的数据
- 从使用角度对比
- ref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需要.value,读取数据时模板中直接读取不需要.value
- reactive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与读取数据均不需要.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