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试卷上拿走了学生的分数: 一位二十多年教龄教师的教育叩问

       站在三尺讲台二十几载,亲历了教育浪潮的起伏变迁。犹记初登教坛,一百分试卷下,学生平均分常能达到六七十;后来试卷分值调整为一百五十分,好班级均分在一百三十左右,普通班级也有八九十分。可如今,即便优秀班级均分也不超过一百分,薄弱班级甚至跌至二三十分左右面对触目惊心的冰冷数据我不停的思索:教育改革的春风年年吹拂,为何学生分数却像退潮时的贝壳暴露出现实的荒诞,利好政策频出,专家悉心呵护指导,为何学生成绩却不升反降,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究竟是谁,“拿走”了学生的分数?

       一、教育环境的“变”与“困”

     (一)政策与实践的落差

       近年来,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等一系列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全面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其初衷无疑是美好的。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首先,“双减”意在减少机械性重复作业,让学生有时间去进行思考。但一些学校矫枉过正,过度削减作业量,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巩固练习连起码的思维训练都不能保证。政策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衔接断层,使得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松散,形不成知识体系,结果直接反映在成绩上。

     (二)生态环境的复杂

       如今的教育早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外部环境的冲击愈发强烈。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手机,是学生断不了的奶酪,学生不仅仅接触到大量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同时手机也占用了学生很多的课余时间,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得他们难以沉下心来专注学习。出现了很多学生学也不会学,玩也不会玩的尴尬局面。此外,社会竞争压力的低龄化传导,让家长和学生陷入焦虑,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下,学习的纯粹性被打破,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知识的学习,成绩下滑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二、教育主体的“难”与“惑”

    (一)教师角色的多重压力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变化;另一方面,除了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各级部门的资料准备收集整理工作,完成材料的事务能占去老师工作的三分之一时间;再加上班级管理、各种检查评比等工作,老师精力被严重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将全部心思放在教学研究和学生个体辅导上,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二)学生学习动力的缺失

       多年之前,常常看到、听到,孩子围着老师问到:“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老师,我这个解法对不对?”、“老师,我认为这样解也是可以的?可在物质丰富今天,却很难听到、看到这样的场景。生活条件好了,学生学习的劲头却没了,孩子学习明显缺乏内驱力。他们学习目标模糊,不知道为何而学为什么要学。加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克服的毅力和勇气,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利用现代便利的网络技术,手机拍一拍、扫一扫,答案就出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得很好,解题过程也很完善,分类思考都很到位,堪称绝妙经纶。如果单独让孩子自己再去试一次,就会发现,孩子啥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这种搜索答案的方式,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家庭过度的溺爱或忽视,也让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学习全凭一时兴趣,难以持续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三)家庭教育的缺位与错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如今很多家庭的教育却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全权托付给学校和家中老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有的家长则过度焦虑,只看重成绩,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学习指导和心理支持,使得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评价的“偏”与“执”

       尽管一直在倡导多元化评价,但考试成绩依旧是衡量学生和学校的重要指标。考试内容往往侧重知识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这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能力的培养。一旦考试题目形式或难度稍有变化,学生就难以应对,成绩自然不理想。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师、家长都将目光聚焦在分数上,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兴趣、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也让教育偏离了育人的本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动力逐渐被消磨,学习成绩也难以提升。

       分数下降不是教育的溃败,而是一曲刺耳的警报。它提醒我们“我们要守护什么如何找回被“拿走”的分数众所周知,学生成绩下滑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方的责任,而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优化政策落地路径,学校和教师回归教育本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唯有多方协同,才能让教育回归正轨,让学生真正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实现成绩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