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3 day2 T3华容道

1 篇文章 0 订阅

P1846

华容道

标签: NOIP提高组2013

描述

小 B 最近迷上了华容道,可是他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于是,他想到用编程来完成华容道:给定一种局面,华容道是否根本就无法完成,如果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小 B 玩的华容道与经典的华容道游戏略有不同,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1. 在一个 n*m 棋盘上有 n*m 个格子,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格子是空白的,其余 n*m-1个格子上每个格子上有一个棋子,每个棋子的大小都是 1*1 的;
  2. 有些棋子是固定的,有些棋子则是可以移动的;
  3. 任何与空白的格子相邻(有公共的边)的格子上的棋子都可以移动到空白格子上。 游戏的目的是把某个指定位置可以活动的棋子移动到目标位置。

给定一个棋盘,游戏可以玩 q 次,当然,每次棋盘上固定的格子是不会变的,但是棋盘上空白的格子的初始位置、指定的可移动的棋子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却可能不同。第 i 次玩的时候,空白的格子在第 EXiEXi 行第 EYiEYi 列,指定的可移动棋子的初始位置为第 SXiSXi 行第 SYiSYi 列,目标位置为第 TXiTXi 行第 TYiTYi 列。

假设小 B 每秒钟能进行一次移动棋子的操作,而其他操作的时间都可以忽略不计。请你告诉小 B 每一次游戏所需要的最少时间,或者告诉他不可能完成游戏。

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 3 个整数,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依次表示 n、m 和 q;

接下来的 n 行描述一个 n*m 的棋盘,每行有 m 个整数,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每个整数描述棋盘上一个格子的状态,0 表示该格子上的棋子是固定的,1 表示该格子上的棋子可以移动或者该格子是空白的。

接下来的 q 行,每行包含 6 个整数依次是 EXiEXi EYiEYi SXiSXi SYiSYi TXiTXi TYiTYi ,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表示每次游戏空白格子的位置,指定棋子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

输出格式

输出有 q 行,每行包含 1 个整数,表示每次游戏所需要的最少时间,如果某次游戏无法完成目标则输出−1。

样例1

样例输入1[复制]

样例输出1[复制]

限制

每个测试点1s。

提示

样例说明

棋盘上划叉的格子是固定的,红色格子是目标位置,圆圈表示棋子,其中绿色圆圈表示目标棋子。

  1. 第一次游戏,空白格子的初始位置是 (3, 2)(图中空白所示),游戏的目标是将初始位置在(1, 2)上的棋子(图中绿色圆圈所代表的棋子)移动到目标位置(2, 2)(图中红色的格子)上。移动过程如下:img
  2. 第二次游戏,空白格子的初始位置是(1, 2)(图中空白所示),游戏的目标是将初始位置在(2, 2)上的棋子(图中绿色圆圈所示)移动到目标位置 (3, 2)上。img要将指定块移入目标位置,必须先将空白块移入目标位置,空白块要移动到目标位置,必然是从位置(2,2)上与当前图中目标位置上的棋子交换位置,之后能与空白块交换位置的只有当前图中目标位置上的那个棋子,因此目标棋子永远无法走到它的目标位置,游戏无法完成。

数据范围

对于 30%的数据,1 ≤ n, m ≤ 10,q = 1;
对于 60%的数据,1 ≤ n, m ≤ 30,q ≤ 10;
对于 100%的数据,1 ≤ n, m ≤ 30,q ≤ 500。

来源

NOIP 2013 提高组 day 2

题解:

这道题是尼玛道神题,开始直接用结构体保存空白和指定块位置,然后后6个点T了(20个点),后来发现q的范围为1-500,有点大,所以需要预处理优化。

预处理方法:

由于指定块的移动只能依靠空格,所以最开始我们将空格移动到块的周围,然后每次把空格与块交换位置来移动块

用bfs预处理出每个点周围的块移动到点的另一个方向需要的步数,然后再用spfa求出点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移动所需步数

具体见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32;
int r,c;
int a[maxn][maxn];	
struct node{
	int a,b,c;
	node(int a,int b,int c):a(a),b(b),c(c){
	}
};
struct point{
	int a,b;
	point(int a,int b):a(a),b(b){
	}
};
int e[maxn][maxn];
int k1,k2,s1,s2,t1,t2;
bool pan(int x,int y){
	if(x<1||x>r||y<1||y>c||e[x][y])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int xx[4]={1,-1,0,0};
int yy[4]={0,0,1,-1};
int d[maxn][maxn];
void bfs(point s){
	queue<point> q;
	q.push(s);
	memset(d,60,sizeof(d));
	d[s.a][s.b]=1;
	while(!q.empty()){
		point u=q.front();
		q.pop();
		for(int i=0;i<4;i++)
		{
			point u2=u;
			if(pan(u.a+xx[i],u.b+yy[i])&&d[u.a+xx[i]][u.b+yy[i]]==d[0][0])
			{
				u2.a=u.a+xx[i];u2.b=u.b+yy[i];
				d[u2.a][u2.b]=d[u.a][u.b]+1;
				q.push(u2);
			}
		}
	}
}
int bb[maxn][maxn][5][5];
int cost[maxn][maxn][5];
int inq[maxn][maxn][5];
queue<node> q1;
void spfa(){
	while(!q1.empty()){
		node u=q1.front();q1.pop();
		inq[u.a][u.b][u.c]=0;
		for(int i=0;i<4;i++)
		{
			int x1=u.a+xx[i],y1=u.b+yy[i];
			if(!pan(x1,y1)) continue;
			node u2=u;
			u2.a=x1;u2.b=y1;
			if(i==0) u2.c=1;
			if(i==1) u2.c=0;
			if(i==2) u2.c=3;
			if(i==3) u2.c=2;
			//printf("%d\n",bb[1][3][3][3]);
			if(cost[u2.a][u2.b][u2.c]>cost[u.a][u.b][u.c]+bb[u.a][u.b][u.c][i])
			{
				cost[u2.a][u2.b][u2.c]=cost[u.a][u.b][u.c]+bb[u.a][u.b][u.c][i];
		//		printf("%d %d %d %d %d %d\n",u.a,u.b,u.c,u2.a,u2.b,u2.c);
				if(!inq[u2.a][u2.b][u2.c]){
					inq[u2.a][u2.b][u2.c]=1;
					q1.push(u2);
				}
			}
		}
	}
}
int main(){
	int q;
	scanf("%d%d%d",&r,&c,&q);
	for(int i=1;i<=r;i++)
	for(int k=1;k<=c;k++) 
	{
		scanf("%d",&a[i][k]);
	}
	for(int i=1;i<=r;i++)
	for(int k=1;k<=c;k++)
	{
		if(a[i][k]==0) e[i][k]=1;
	}
	memset(bb,60,sizeof(bb));
	memset(cost,60,sizeof(cost));
	for(int i=1;i<=r;i++)
	for(int k=1;k<=c;k++)
	{
		if(e[i][k]) continue;
		e[i][k]=1;
		for(int z=0;z<4;z++){
			int x1=i+xx[z],y1=k+yy[z];
			if(!pan(x1,y1)) continue;
			for(int j=0;j<4;j++)
			{
				int x2=i+xx[j],y2=k+yy[j];
				if(!pan(x2,y2)) continue;
				bfs(point(x1,y1));
				bb[i][k][z][j]=d[x2][y2];
			}
		}
		e[i][k]=0;
	}
	while(q--)
	{
		scanf("%d%d%d%d%d%d",&k1,&k2,&s1,&s2,&t1,&t2);
		memset(cost,60,sizeof(cost));
		memset(inq,0,sizeof(inq));		e[s1][s2]=1;
		bfs(point(k1,k2));	e[s1][s2]=0;
		if(s1==t1&&s2==t2){
			printf("0\n");
			continue;
		}

		for(int i=0;i<4;i++)
		{
			int x=xx[i]+s1,y=yy[i]+s2;
			if(!pan(x,y)) continue;
			//printf("asd%d",bb[2][2][0][1]);
			cost[s1][s2][i]=d[x][y];
			q1.push(node(s1,s2,i));
			inq[s1][s2][i]=1;
		}
	
		spfa();
		int ans=d[0][0];
		for(int i=0;i<4;i++){
			if(pan(t1+xx[i],t2+yy[i])) ans=min(ans,cost[t1][t2][i]);
		}
		printf("%d\n",(ans!=d[0][0])?ans-1:-1);
		while(!q1.empty()) q1.pop();
	}
	return 0;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noip2013普及组初赛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一场选拔赛。该比赛旨在选拔初学者,对编程和算法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通过比赛形式来考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 比赛题目通常会涉及各个领域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图论、动态规划、数论等。题目难度逐步增加,从简单的输出结果,到复杂的程序设计与代码实现,考察选手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参赛选手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编程实现来解决题目,同时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赛中,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所有题目,对于复杂的题目需要迅速想出解题思路并进行编码。因此,在比赛中,选手的临场发挥和解题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noip2013普及组初赛的结果将作为选拔阶段的一个重要依据,选出表现出色的选手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比赛,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此外,noip2013普及组初赛,也给了参赛选手一个交流的平台。选手们可以通过比赛结交同好,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同时,比赛结束后,还有详细的解题分析和讲解,有助于参赛选手对自己在比赛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进。 总之,noip2013普及组初赛是一个考察学生编程和算法能力的选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来选拔出优秀的选手。这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一个展示自己实力和提高自己能力的平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