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要人物及背景
1.1.1.主要人物
本聪老师:原名钟本琮,大家戏称他为中本聪,或者本聪老师,东电大学计算机系讲师。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小组召集人。
小云: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小组成员。东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爱好编程、游戏,正在疯狂投简历找实习机会,目标是最好能直接拿offer。
小天: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小组成员。小云同学兼舍友。
小明: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小组成员。东电大学计算机系物联网专业大三学生。
1.1.2.背景
本聪老师对计算机相关技术都比较好奇,也喜欢涉猎研究,比如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最近一段时间通过接触区块链,了解到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感觉进入到了新的技术领域。
本聪老师学习过刘传老师的《认知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把认知科学的新成果融入到吉他、跆拳道、外语等学习过程中。本聪老师学习之后,感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拓展到更宽广的技能学习范围,比如新技术学习,开发语言学习。通过在区块链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和总结,本聪老师逐渐形成一套基于认知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论。于是在学校社区中公开发起了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小组,打算通过去中心数字化身份学习进一步实践完善这种学习方法。
下面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学习方法。
1.2.学习方法
1.2.1.学习阶段
认知学习新技术方法论分为三个学习阶段:主题阅读、知识体系管理、知识迁移。在学习实践中把三个阶段渗透到学习过程之中。
我们先介绍下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主题阅读了解学习内容,明白每个概念的最准确的定义和描述,然后通过理解工具,比如分类、比喻、类比等手段,找到与自己已有知识的接口,将新概念与自己已有知识进行关联。同时运营思维导图,流程图,层次架构图等手段审视有关系的小概念之间的关系,将小概念组合成大概念,逐渐延伸,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连接。学习过程中还会使用实践方法练习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整理主题阅读内容,形成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章节体系,通过知识管理工具对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固化、融通。最后第三阶段知识迁移,也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实现创新,这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1.2.2.学习内容
本次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学习主要内容分为四篇:基础篇、原理篇、平台篇和应用篇。
基础篇介绍学习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技术之前需要具备的一些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身份发展历程、密码技术、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存储以及隐私计算技术等,了解这些技术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基础篇采用的方法以主题阅读为主。
原理篇重点介绍去中心化身份的构成架构,包括身份标识符协议规范、可验证凭证工作机制、去中心化身份通信方式以及安全隐私考虑。原理篇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会混合使用认知学习法的各个阶段方法,提供主题阅读资料、采用有助于理解众多概念的技巧、通过思维导图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平台篇介绍主流的去中心化身份实践,包括国内主流的基于联盟链的可用平台、公链中的主要数字身份项目的部署及开发。平台篇以动手实践为主,书中会梳理部署开发操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应用篇重点介绍去中心化身份在产业以及行业的应用场景的实现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很开脑洞的场景。应用篇是原理篇与行业应用场景的结合,重点在于已掌握技术理论知识的迁移,书中通过行业案例作为启发,采用方法论工具引导大家进行更广泛的技术迁移。
这四篇中的每一篇又分为若干章节,用于展开具体的内容。
基础篇提供学习章节结构如下:数字身份主题阅读、密码技术主题阅读、区块链技术主题阅读、去中心化存储主题阅读、隐私计算技术主题阅读。
原理篇的章节结构如下: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体系架构:包括原理篇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和说明,方便大家有一个架构认识,学完原理篇之后回头再看,快速回顾本章知识体系。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标识符(DID):介绍DID涉及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原理机制及理解。
可验证凭证(VC):介绍可验证凭证的概念和参与生态的各方作用及关系,还会学习声明、可验证表述。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代理软件及密钥管理:介绍主流代理软件和密钥管理方法。
去中心化身份通信网络:介绍通信网络相关内容。
去中心化身份安全考虑:介绍加密套件管理、密钥安全管理和客户端安全。
基础篇和原理篇最后提供本篇内容的知识体系,目的是帮助建立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的连接。
平台篇的章节结构如下:
本章目的:包括平台简介,平台部署及开发目的成果说明。
操作流程图:部署配置流程及核心节点说明。
运行环境要求:平台运行资源、环境等要求。
步骤:一步步演示部署过程。
结论:参考评测标准,对平台进行评价。
应用篇的章节结构如下:
场景概述:描述场景所属行业,业务流程等。
实体及身份:场景中涉及的实体身份说明。
需求与满足:主要描述当前场景中面临的需求,去中心化身份的哪些特性可以迁移到目前场景,并满足需求。
业务处理流程:详细描述场景中去中心化身份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