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要求
根据所给拓扑图,对pc以及路由器进行进行手动静态路由配置,以实现不同网段的三台PC之间的网络互通。拓扑图如下:
拓扑图:
二、实验过程
1、PC机配置
配置PC1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地址
配置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地址
配置PC3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地址
Tips:(配置完成需要点击应用)
2、路由器配置
AR1的配置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1.0.0.10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1.0.0.20 #配置默认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55.255.255.0 11.0.0.20 #配置静态路由
#
AR2的配置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1.0.0.20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0.0.0.10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NULL0
#
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55.255.255.0 11.0.0.10 #配置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30.0 255.255.255.0 10.0.0.20 #配置静态路由
#
AR3的配置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0.0.0.20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0 #配置端口IP地址
#
interface NULL0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0.0.10 #配置默认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55.255.255.0 10.0.0.10 #配置静态路由
#
3、静态路由
本次实验对AR1和AR3都配置了默认路由,且添加了PC2网段的静态路由,对AR2配置了到PC1和PC3的静态路由
以AR1的配置命令来解释一下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如何理解下一跳:
连接这个路由器其他网段的下一个IP地址,要分清是左路还是右路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1.0.0.20 #配置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就是:目的地不在路由器的路由表里的所有数据包都会使用默认路由。这条路由会连去另一个路由器,而这个路由器也同样处理数据包。所以所要到的网段以及子网掩码都是0,11.0.0.20是路由器的下一跳的地址。
ip route-static 192.168.20.0 255.255.255.0 11.0.0.20 #配置静态路由
192.168.20.0表示所要到的那个网段,255.255.255.0表示的是子网掩码,11.0.0.20表示的是路由器下一跳的地址。
三、实验结果
由图片可以看到PC1和PC2还有PC3之间都能ping通,已经完成了实验需求,三台主机实现互通,ping最开始为什么Request timeout呢?因为每经过一次路由器,寻找失败则丢包再次广播,第四次找到目标IP地址,则返回第四个包,下一次再ping时就可以一下子找到了,路由表有主动学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