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Circular Buffer(Ring Buffer) 环形缓冲区的设计与实现

1. 应用场景

      网络编程中有这样一种场景:需要应用程序代码一边从TCP/IP协议栈接收数据(reading data from socket),一边解析接收的数据。具体场景例如:用户点击Youtube或优酷网站上的视频内容,这时用户PC上的播放软件就是一边接收数据一边对数据进行解码并播放的。这样的场景的存在如下约束:
1. 必须边接收数据,边对数据进行解析,不能等待到数据全部接收完整后才解析(用户等待的时间与体验成反比)。
2. 数据为流式数据(如TCP承载),需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定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可被应用程序解析的结构化数据。
3. 数据的解析需要兼顾性能和内存空间的利用效率(如果减少内存拷贝,分配适当大小的缓存空间)。image

     本文将设计一个适合上述场景的环形缓冲组件,提供方便的数据缓存与读取接口,让编码专注于数据解析的逻辑,而不是将过多的精力消耗在缓冲区本身的处理上。本文讨论POSIX的一种优化的环形缓冲实现方式,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
1. 高效的数据写入与读取接口,如应用程序可能对某段数据不感兴趣,则可将其直接忽略掉。
2. 封装了常见的整形数据读取接口,解析程序可以直接读数1~4字节的整形数据。

    #ifndef _CIRCULAR_BUFFER_H
    #define _CIRCULAR_BUFFER_H

    typedef struct CircularBuffer {
        void *ptr;

        /* 必须为整数倍内存页面大小*/
        unsigned long count;
        unsigned long re
  • 2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C语言来实现环形缓冲区的代码。具体的实现步骤包括:首先,定义一个缓冲区数组;其次,设置缓冲区的读写指针;然后,使用循环检查读写指针的值;最后,通过移动读写指针来实现环形缓冲区的读写操作。 ### 回答2: 环形缓冲区也称为循环缓冲区或者环形队列,可以在Linux下使用C语言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环形缓冲区的数据结构,包括缓冲区的大小和当前的读写位置。 ```c #define BUFFER_SIZE 10 typedef struct { int buffer[BUFFER_SIZE]; int read_index; int write_index; } CircularBuffer; ``` 在初始化环形缓冲区时,将读写位置都设置为0即可。 ```c void init(CircularBuffer *circular_buffer) { circular_buffer->read_index = 0; circular_buffer->write_index = 0; } ``` 进行数据的写入时,将数据写入缓冲区,并将写位置加1。如果写位置超过了缓冲区的大小,则将写位置重置为0。 ```c void write(CircularBuffer *circular_buffer, int data) { circular_buffer->buffer[circular_buffer->write_index] = data; circular_buffer->write_index = (circular_buffer->write_index + 1) % BUFFER_SIZE; } ``` 进行数据的读取时,将数据从缓冲区读出,并将读位置加1。如果读位置超过了缓冲区的大小,则将读位置重置为0。 ```c int read(CircularBuffer *circular_buffer) { int data = circular_buffer->buffer[circular_buffer->read_index]; circular_buffer->read_index = (circular_buffer->read_index + 1) % BUFFER_SIZE; return data; } ```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这些函数来实现环形缓冲区了。当缓冲区满时,写入新数据会覆盖缓冲区中的旧数据;当缓冲区为空时,读取数据将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线程环境下操作环形缓冲区时需要保证线程安全,可以使用互斥锁或者其他同步机制来实现。 ### 回答3: 在Linux实现环形缓冲区的代码可以通过使用数组和指针来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现: ```c #include <stdio.h> #define BUFFER_SIZE 10 int buffer[BUFFER_SIZE]; int* read_ptr = buffer; int* write_ptr = buffer; void put(int value) { *write_ptr = value; write_ptr = (write_ptr + 1) % BUFFER_SIZE; } int get() { int value = *read_ptr; read_ptr = (read_ptr + 1) % BUFFER_SIZE; return value; } int main() { // 将环形缓冲区初始化为0 for (int i = 0; i < BUFFER_SIZE; i++) { buffer[i] = 0; } // 向缓冲区添加数据 put(1); put(2); put(3); // 从缓冲区读取数据 int value1 = get(); int value2 = get(); printf("value1: %d\n", value1); // 输出:value1: 1 printf("value2: %d\n", value2); // 输出:value2: 2 return 0; } ``` 在这个实现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固定大小的整数数组`buffer`作为环形缓冲区。`BUFFER_SIZE`表示缓冲区的大小。我们使用两个指针`read_ptr`和`write_ptr`分别指向读取和写入缓冲区的位置。 `put`函数用于将一个值写入缓冲区,`get`函数用于从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值。在`put`函数中,首先将传入的值写入`write_ptr`指向的位置,然后更新`write_ptr`指针的位置,将其设置为`(write_ptr + 1) % BUFFER_SIZE`,以实现循环。在`get`函数中,首先将`read_ptr`指向的值赋给`value`变量,然后更新`read_ptr`指针的位置,将其设置为`(read_ptr + 1) % BUFFER_SIZE`。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调用`put`和`get`函数向缓冲区写入和读取数据。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环形缓冲区实现的示例代码。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错误处理和同步机制,以确保缓冲区的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