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把《血色浪漫》看完了,前天晚上是通宵看...
记得小学的时候看完电影要写观后感,真的很无奈,我讨厌写东西。现在看完了一部电视剧想写些东西,但是又写不出来,真的很矛盾。我语文的细胞是在太少,头脑里“字库”“词库”“文库”奇缺。自己写不出来就先看看别人写的影评。
看完了后由我来做总结吧,呵呵。
剧中大概就几个人,其中:男人——钟跃民、张海洋、郑桐、吴满囤、宁伟;女人(确切的说应该是和钟跃民有纠缠的女人)——周晓白、秦岭、高钥。
故事的主线应该就算钟跃民和三个女人的恋爱了,三个不同时期,三种不同境况的人生。
钟跃民非常聪明,第一是他那张贫嘴,说出来的话,有许多经典。能把你顶得没话说,也可以把歪理自圆其说,这就是高超的智慧。第二,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都那么出色。在学校里不论是打架还是搞小动作,有自己的一套。在插队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小聪明。就算是卖煎饼,上手很快;做个公司经理,也游刃有余;开饭馆,说开就开。好像没有什么他做不来。
钟跃民还及其乐观,不论什么环境下都笑对人生,就算是快要坐牢了,也不当一回事,反而是想体验一下生活。他还非常讲义气,一点也不世俗。他具有男人的魅力,什么时候都有很多朋友,可以迷倒一个又一个女人.真得很牛。
不过我对他的玩世不恭,还是理解不透,不知道他到底是逃避现实还是追求自己的理想。他还怕婚姻,就不知道他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像他自己所说的,想要自由,想过“在路上”的生活,有个个女人在身边他是怕别人受不了他还是怕别人管他?
下面是写周晓白和秦岭的,从网上摘的,我写不出来了,头脑又枯竭了。
周晓白
心高气傲而有痴情的官家小姐与张扬不羁才华横溢的潦倒小子的浪漫爱情,老套而又屡试不爽,似乎也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化中共有的审美癖好。
“不要干杯,不要把杯中的酒喝完,因为那会意味着宴席结束了”,“天下就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你变成农民,还是别的什么,我会永远爱你,你永远是我的”。
周晓白,这样一个太古典的女子。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宣言,还是青春的宣言?当这种信念和情感,在今天变得像喜马拉雅山上的氧气一样稀薄的时候,不知道,是我们已经被理想主义的时代抛弃,还是已经被青春放逐。在夜夜无眠的都市里、在灯红酒绿之间,在一幕接着一幕的情感舞剧中、在无数的青春、无数的生命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坚守。
秦岭
“人生是一场游戏,既然是游戏,过程就比结果重要”,这是秦岭的逻辑,这个逻辑强大到让贫得跟相声演员一样的钟跃民,一时无以辩驳。配上些狐媚的神情,秦岭显然是一个太“现代”的女孩。“因为寂寞,所以我们可以喜欢,如果人生有了更精彩的内容,我们互相祝福,道声再见”,她的现代使钟跃民也感到意外。
“自由”,就在那样一个特定境遇中,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在粗犷苍凉的信天游里,一个知识女青年开始了启蒙。没有羁绊,如果说有承诺的话,唯一的承诺是“追求精彩”。她被那个时代抛弃,却成为后时代的预言者。钟跃民说,这片干涸的黄土地生长不出玫瑰。可是,就从这片尘土里面,开出比玫瑰更奇异的花来。
在钟跃民要离开黄土地的时候,隔着咫尺天涯的黄土沟,在优美感伤的信天游中,秦岭泪如雨下。就在那且歌且泪之间,让人仿佛真正理解了这个女子。
时代,终于被“现代”了。当“秦岭式”的女孩变得满大街都是,你却总不能确信她们就是秦岭的追随者。大概,她们太自由了,她们的自由是无骨的,而秦岭,是有骨的。前一个时代的先行者,后一个时代的落伍者,这是秦岭无法摆脱的诡异宿命。
当自由变得唾手可得,我们,懂了自由吗。
也许,生命常在腐朽中孕育。不知道,掩藏在满地腐朽的烂叶下,是否有清新执著的竹笋正在高傲地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