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仅展示部分文档内容和系统截图,需要完整的视频、代码、文章和安装调试环境请私信up主。
摘 要
车间温湿度控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且持续性的过程,因为环境检测装置的广泛使用为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便利,智能化、安全性、创新性是车间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控制方式依赖于人的经验,效率也相对较慢。因此,本文基于单片机设计了车间温湿度的控制系统,通过现有的技术实现对车间温湿度的控制。
本系统采用STC89C52开展设计,采用DHT11型传感器作为设计的重要元件,将温度以及湿度的测定参数传输至单片机,精准展示到LCD1602显示器,然后通过单片机对其进行处理。设定温、湿度的阈值,超出阈值范围自动警报,在温度过高时,风扇转动,进行散热,温度过低时,加热棒开启工作,会进行自动加热。经测试,本系统能对车间温湿度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控与自动控制,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车间温湿度控制;智能化;STC89C52单片机;DHT11传感器
目 录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总体电路设计
此处设计的电路设计,结合STC89C52等开展设计。STC89C52为控制电路,对DHT11获取数据开展控制,以LCD1602显示屏展示信息,以蜂鸣器实现预警。用DHT11型传感器采集温湿度,LCD1602为插针型,可直接连入单片机。按原理图连接到单片机上。利用DHT11传感器对车间温度和湿度进行采集,然后由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访问蜂鸣器,其单片机整体电路接线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片机整体电路接线图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本次室内统计环境检测选择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环节,最小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过程,综合实践运用的具体案例,选定STC89C52的单片机。其具有P0至P3四组IO口。
本文介绍了STC89C52单片机的特点及其主要模块。STC89C52单片机以其抗干扰和低功耗的特性而备受关注。该单片机的设计简单且具有模块化的特点,使其易于使用和维护。STC89C52单片机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它通过有效的抗干扰技术,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其低功耗设计使得单片机能够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保持较低的能耗,从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该单片机的设计简单,主要由多个模块组成。其中包括1602字符LCD显示模块,该模块能够在液晶屏上显示字符信息,为用户提供直观的界面。另外,DHT11传感器模块也是主要的模块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此外,还包括警报模块,该模块能够在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用户注意。其STC89C52单片机电路接线图如图3.2所示。
图3.2 STC89C52单片机电路接线图
3.3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液晶显示模块LCD1602是一种利用电压控制显示的装置,其外形薄而轻巧,适用于各类便携设备。该模块在显示图像时能够呈现丰富的色彩,具备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为了实现其功能,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共包含16个引脚。这些引脚用于连接与控制显示操作相关的各个元件和电路,确保正常的工作和显示效果。通过合理设计这些电路,可以使液晶显示模块达到高质量的显示效果,同时保证其在便携设备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路连接方式、引脚功能分配以及与其他电子元件的协作等因素,以达到理想的显示效果,其LCD1602显示模块电路接线图如图3.3所示。
3.4 电机模块电路设计
电机模块是一种常见的电力驱动装置,由ST公司制造,具备出色的高压大电流马达驱动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该模块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计,以满足高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该电机模块采用了15引脚封装,操作电压范围高达46V,峰值电流输出可达3安培,持续电流输出可达2安培。这种高电压和大电流输出能力使得该模块可以应对各种高功率电动马达的需求。同时,它采用了双H桥型全桥驱动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电流的流向和大小,从而实现精确而稳定的驱动。该模块的信号控制部分采用了标准逻辑级,具备两个启动控制端子,这意味着即使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模块也能够正常工作。这种设计方便了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模块还具备多种功能和特性。它可以同时驱动两相或四相马达,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动驱动应用。同时,模块还提供了可调的输出电压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电机进行精确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风扇等设备的运转。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接线,可以确保电机模块的正常工作和性能优越。图3.3展示了电机驱动模块的电路接线图,清晰地展示了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其驱动模块电路接线图如图3.4所示。
3.5 按键模块电路设计
此次设计过程中,会应用四大按键,包括一加一减等,同时在手动模式下,4个按键相互配合可以完成电机的手动控制,其按键模块电路接线图如图3.5所示。
(1)硬件初始化:保障各大模块可顺利运行。
(2)更新液晶屏显示: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更新液晶屏上的显示内容。
(3)加键按下:检测有没有加键按动,若是存在,阈值提升0.1。
(4)减键按下:检测是否有减键按下,如果有,则阈值减小0.1。
(5)1S时间到:检测1秒钟的时间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继续执行下一步。
(6)下发报警数据:根据设定的报警值和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触发报警,并将相应的报警数据下发。
(7)输出提示信息: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和报警状态,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8)是否要求退出:检测是否有要求退出的指令,如果有,则退出程序。
整个流程图描述了程序的运行过程,通过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显示、判断报警、输出提示等步骤,实现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2 显示环节子程序
在显示环节的子程序中,STC89C52芯片通过操作特定引脚以及P1口来输入数据,从而控制液晶屏的显示。显示环节是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将所需显示的信息准确地呈现在液晶屏上,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在具体的实现中,显示的信息与接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这是保证正确显示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理解显示环节的工作原理,提供了详细的电路流程图如图4.2所示,以便更好地展示整个显示过程的步骤和顺序。
显示程序的执行流程如下所述:
(1)首先,执行特定的代码,将“写指令”发送给液晶屏。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向液晶屏发送指令,以告知其后续操作是写入数据。通过特定的引脚和P1口,STC89C52芯片与液晶屏进行通信,并确保指令的准确传递。
(2)接着,将显示数据地址赋值给P1口,并执行特定的代码,将该地址传递给液晶屏。在液晶屏上显示数据之前,需要将要显示的数据的地址传送给屏幕。这一步骤的作用是将数据存储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液晶屏,以便后续写入数据。
(3)然后,执行特定的代码,向液晶屏发送“写数据”指令。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告知液晶屏接下来的数据传输是写入操作。通过特定的引脚和P1口,STC89C52芯片将写入数据的指令传递给液晶屏,以便进行数据的准确写入。
(4)紧接着,将温湿度测量数据赋值给P1口,并执行特定的代码,将该数据传送给液晶屏。在确保正确设置了数据的存储位置之后,需要将实际测量得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给屏幕,以便其显示。通过特定的引脚和P1口,STC89C52芯片将温湿度数据传送给液晶屏,确保数据的准确传递。
(5)最后,判断数据是否已经完全写入。如果数据已经成功写入,那么程序将退出当前子程序;否则,将返回到步骤(1),重新执行写指令的发送和数据传输的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写入完成。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保证显示环节的正常运行。其显示环节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整体外观图
该系统主要分为STC89C52单片机、LCD1602显示屏、DHT11温湿度传感器、风扇、蜂鸣器、加热棒、电源线等部分组成。其系统电路外观图如图5.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