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一个 PHP 程序员职业生涯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码农先森。

今年刚好是我毕业的第七个年头,在婚姻感情当中都有一种「七年之痒」的说法,这次我把这个词「七年之痒」用一次在我的职业生涯复盘上。七年前我从告别校园,踏入互联网编程行业,七年后我依旧在编码的岗位上孜孜不倦,除了上学读书这算是我坚持了最久的一件事了。如果你问我「是否依然还热爱着这个行业」,且让我用亲身经历慢慢诉说着给你听。

自学

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了学院的一个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恰好这个系统是用 ThinkPHP3.2 框架开发的,由此就开始接触 PHP 语言,再之后就开启了我的 PHP 学习之路。

韩顺平

当时在网上搜罗 PHP 的教程,比较火的是传智博客的培训视频,且还是毕业于清华大学韩顺平老师的 PHP 课程。在线看了几节课程之后激情满满,遂在某网盘获取了资源链接,下载到了本地的电脑,看着硬盘上几十G的视频,暗暗下定决心,有种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傲气。

至此,就开始了和追连续电视剧一般的学着韩老师的课程,刚开始学的时候边看边敲代码,之后随着越学越多内容越来越难,学了后面忘了前面,逐渐演变成了只看不动手了。最终,变成完成任务打卡式的学习,按住快进键看完了所有的课程,结果就是懵懵懂懂的完成了第一次的自学任务。感觉大部分人刚开始学习编程时或多或少会有这种经历,刚开始时踌躇满志,到后面都是遂病终。

燕十八

偶然有一次在QQ群看到有位群友发了一个「IT自学论坛网」的链接,点进去一看发现有很多自学PHP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自学经历。最值得难忘的是有一位北漂网友的经历,他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几个月没找到工作,经过他朋友的推荐开始学习PHP。然后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开启了他漫长的PHP学习,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天都是学习到凌晨才作息,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利出师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上万元的程序员工作。

看了他的经历又燃起了我再次学习PHP的动力,当然真正的源动力是他学成后可以拿到上万的薪水,因为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几千块。这个公益论坛的发起者是燕十八老师,他发布了大量的PHP公益课程,并且还不定时的直播上公益课。于是就开始跟学燕老师的课程,一步一个脚印的边学边写,逐渐的能够自己实现一个博客网站,这也算是初步学成上岸了。

工作

长沙

在大四的上期和几位同学去到了长沙的华为电信软件事业分部实习,实习的岗位是Linux运维方向,基本上学习的都是各种软件的安装部署。内部的工作环境十分封闭,不能连接互联网,不能上网查资料,不能拍照,手机移动网络也不好,似乎都要与世隔绝了。并且每天都是各种软件的安装部署,没有做PHP编程能够带来的那种乐趣。

于是在里面呆了一个月之后辞职了,辞职之后也没有歇着,就马上在 Boss 直聘上开始投PHP的实习岗位,最终入职了一个常年在猪八戒网上接外包的公司,心想自学的PHP终于派上用场了。虽然说外包公司做的项目很杂乱,但是说实话对于刚入职场的小白来说,外包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技术点,了解到不同的业务,扩大自己的技术和业务视野。

深圳

在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深圳,深圳作为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同时互联网从业者也能够在这里发光发热。作为行业中的一员,也想接受一下这里的技术熏陶。因为有了长沙的实习经历,来深圳找工作也方便了许多,来到深圳的第二天便面试上一个做小额贷的金融公司「也就是 P2P 公司」,第三天就开始正式上班。当然大家也知道的 P2P 暴露之后,我也顺利的结束了深圳的第一段工作。

接下来又入职了一家南海集团旗下的研发子公司,主攻的项目是给香港一家兄弟公司研发会员系统和积分系统,这家公司涉猎的技术栈也是相当的广泛,编程语言就用到了 5 种,其中有 php「还包含 swoole」、python、java、go、lua,运维方向涉及 k8s 集群、docker 容器化、微服务等。在工作期间也还有幸去香港出差了两次和香港兄弟公司同事对接项目,初次感受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工作氛围、节奏及交流方式都与众不同。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都是港普里夹杂着英文单词,描述起项目的问题都十分的蹩脚。与他们交流过后,作为一名内地打工仔,比较羡慕他们的工作节奏比较慢、也不经常 OT「英文是 OverTime」就是不怎么加班,作息时间执行的是欧盟标准。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次年,刚开年上班公司就遇到了财务危机,工资发放都岌岌可危。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没有办法,就这样告别了这段工作。缘于贴着上家公司的各种技术标签,紧接着就入职了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在疫情期间跨境的业绩不降反增,想必其中的原因大家也有所耳闻「国外的疫情更严重」。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生了角色转变,从程序员晋升到了组长,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转管理了。自从任组长之后就是各种 PPT、各种沟通会、各种目标对齐、解决各种扯皮的问题,基本上没有时间做技术上的事情。深层次感觉到形式主义高于实际的工作,但为了更好的胜任这份管理的工作,便开始学习极客时间相关的管理课程。其中有一门课程「乔新亮的 CTO 成长复盘」对我影响颇深,让我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课程中有这样一句话点醒了我「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认知不对,努力白费」,确实认知差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人是否能成功在于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

随着跨境行业也内卷很严重,作为一家长期以铺货模式为生的跨境公司,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着实道阻且长。行业内卷势必引起公司内部矛盾的加剧,部门扯皮、政治斗争等内部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乎又开启了下一段的工作旅程,还是在跨境行业,只不过是经营模式变成了精品模式。公司有自己的专利及合营模式的工厂,其中单品类目在亚马逊也是常年霸榜。当然在这家公司也还是做着编码的工作,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写着代码,唯一变化的就是从「PHP语言」转到了「Go语言」也又算是一次新的开始。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的结束都意味着一次新的开始,怀揣着当年的梦想,履行着新的使命。

回顾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最初学习韩顺平的课程从入门到放弃,又缘于一次偶然拾起了自学的信心,当然这一次也算是学成上岸,为后面找实习和工作沉淀了一定的基础。我认为在我的工作中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是:从 Linux 运维方向的实习辞职踏入到 PHP 岗位的实习,这一次是把自学的知识直接转化成了工作成果,对于一个小白来说成就感满满。二是:在深圳入职到了南海集团的子公司,接触到了各种技术栈的应用,并且还了解香港的工作文化,对我来说收获颇丰。三是:进入了首家跨境电商行业,把握住了某次机会晋升到了所谓的管理岗位,学习到了管理的相关知识,拓展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虽说目前又回到了编码的岗位上,但从心态和认知上相较于初入职场时有了些许的淡定与坦然,同时思维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一的思维变成了多维,从局部变成了全局等等。总而言之,各个方面自我感觉变化都还是挺大的。

未来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三个阶段:过去、当下、未来。过去已过,当下正在进行,未来还未到。过去的我们且不多谈,当下的互联网环境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各种裁员风波肆起,内卷持续加剧「京东都开始严查考勤取消午休」,且我们都是当事人,让我们诚惶诚恐。面对当下的环境,似乎我们别无他法只能背水一战,与其共存亡。现如今 AI 的出现,让我们这些互联网的从业者又看到了新的生机,但站在未来的时间里来看,我们一定能够在 AI 的领域里获得一席之地吗?在这个问题面前我是迷茫的,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不知大家如何看待?

跨过时间的维度,无论在哪个阶段。在我的现有认知里,创造价值就等于创造未来,但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创造价值。道理懂的一箩筐,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常常听说一句话「明天会更好」,但是在罗翔老师的眼中,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在我看来这只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能够拥有希望、能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最后,在当下这个大家都懂的大环境下,我不想像某些人或机构一样贩卖焦虑,也不想成为焦虑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为焦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像鲁迅先生一样直面暴风雪,才能让我们在逆境中前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希望大家能够过好每一天,即使我们知道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结语

作为一名程序员常常都是与代码为伴,平常写个技术文档或PPT都费劲的人,竟然不知不觉地写了这么多文字,我也是感到十分的惊讶。17年毕业到今年刚好七年了,俗话说七年之痒,这一次的自述也算是对自己一个职业生涯的复盘了。

感谢大家阅读,与君共鸣。


为感谢大家能够阅读我的经历,我整理了在这七年之间自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包放在了公众号。如有需要的朋友,可在公众号内回复「资料」进行领取。

欢迎关注、分享、点赞、收藏、在看,我是码农先森。

  • 14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