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层模型只有最下三层有实体设备,上四层都是软件层面的表示了。
各层的设备:
1.网络层:路由器、防火墙(硬件防火墙)、3层交换机(开启路由功能)
2.数据链路层:网卡、网桥、交换机
3.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HUB)、网线电缆铜缆
传输过程:数据在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时属于高层数据,到了传输层数据被封装上TCP头部,到了网络层封装上一层IP包头,继续传输到数据链路层,数据被封装上一层LLC子层的头部和MAC子层的头部信息,然后通过物理层将数据通过电信线路传输出去,接收信息则与这个规则正好相反。
防火墙根据作用可以在好几层工作
而网关也不确定(除非你说集线器,路由器一般才能告诉准确答案)
首先我享我们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网关只是一个概念,他不能确切的代表任何含义,更不能代表任何的设备。对应OSI不同层次的网关的具体体现甚至都不一样。是对某些有着类似的工作机理的处理机制的概括。他不像我们提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ethernet switch)时候,我们就确切的知道他是什么设备,实现那种功能。而对于网关这个名词,我们所说的每种具体的功能都是他的一个子类。
我首先透过几个例子解释一下几种常见的网关:
1、应用网关。譬如我们需要在建设银行跟中国银行之间进行联网,实现通存通兑。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大家之间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谁没有办法对方的数据。因此我们就在两大系统之间加一个设备,实现将双方的数据进行转换的功能。这就是应用网关的一个例子。
2、协议网关。我公司现在用的是跑ethernet协议的ethernet网络。我想要访问互联网的话,通过考察感觉使用DDN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我在Ethernet上面跑的ethernet协议,是没有办法在DDN网络上传输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就在这两种网络之间增加一个设备:router。这样就可以将局域网协议转换为广域网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路由器是工作在的三层的设备,但是就作为网关来讲,他是二层的协议网关。(从具体的实现来说,这个例子不太贴切,因为路由器并没有直接实现不同协议间的翻译,而是通过更高层的协议进行重新的封装)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网关的实现是在确定的层次上的,不能因为其他的层次的存在就说网关是工作在多个层次上的。我们应该从进程的角度来了解或者解释网关,这就容易看出他的位置。
再强调一次:网关不代表设备,而是很多种功能的一个通称,是一种概念。
不管是中继器还是hub(仅仅中继器的一个延伸而已)都只是属于ethernet的概念。在一种协议的一个实例上,永远都不会有网关的需求出现。要理解网关必须在异构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