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70年的情缘,叫中国科学院和海淀!

640?wx_fmt=jpeg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关村部分原馆址(已拆除)(旧照)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海潜艇的科研攻关都是从这里开始。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杨乐……一位位顶尖级中国大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片特别神奇的土地:中国科技改革的巨轮从这里始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国顶尖高科技企业聚集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15亿元的钻石效应区……无数创新奇迹、财富故事在这里上演。这就是海淀中关村。这些科研奇迹、创新奇迹的背后,是中国科学院与海淀区的70年情缘。

▼“两弹一星”的“帅”字号人物

640?wx_fmt=jpeg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

图1:原子弹研制的“帅”字号人物钱三强(14号楼家中与夫人何泽慧讨论书稿)图2:导弹研制的“帅”字号人物钱学森(14号楼家中左起:夫人蒋英、子钱永刚、钱学森、女钱永真)图3:人造卫星研制的“帅”字号人物赵九章(15号楼宿舍前,右为地震学家李善邦)

郭沫若亲自选址中国“智库”落户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正在参与撰写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王扬宗教授向记者介绍,目前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中,近1/3坐落在中关村。最早创办的研究所大部分位于中关村,包括物理所、数学所、化学所、计算所、力学所、纳米中心、空间应用中心、卫星工厂等共计30多个。 

640?wx_fmt=png

▲1952年,随着八大学院的兴建才有了学院路的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着手在原中央研究院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郭沫若。

解放之初,北京市规划部门在邀请专家讨论未来北京发展规划时,形成了将高等院校集中安排在北京西郊的共识。在中科院选址问题上,郭沫若曾亲自带队考察。郭老和中科院领导认为,为了方便以后中科院与大学合作、人才共享,选址要考虑离大学区比较近的地方。海淀区原保福寺乡“中官屯”(后改成中关村)这个地方离清华大学和当时的燕大(后北大迁入)非常近,当时的中关村除很少村落以外,大部分是农田、坟地,空地面积达五六千亩,有足够的建设空间。中科院“永久院址”最终定在了中关村。

640?wx_fmt=png

▲中关村在1978年前还是农田和菜地,只有中科院灰色的办公楼散落在乡间。

1951年4月,北京市同意在清华大学以南、海淀镇以东建设中国科学院。同年11月初,中科院第一栋大楼——现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在海淀区保福寺乡北面动工,严济慈、梁思成、张开济等国内顶尖建筑大师,均参与了中科院大楼的设计。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就发源于这栋大楼。从那时起海淀区的版图上消失了一个保福寺乡,崛起了一座科学城,从此开始了中科院和海淀区的70年情缘。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科院在中关村的大规模建设基本完成,1966年时,中科院直属研究机构分布在北京的有28个,其中22个集中在中关村,工作、生活在中关村的科研人员及家属有几万人,其中就有后来的“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等,还有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大数学家杨乐、陈景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黄昆等。

  海淀区领导给科学家当“后勤”

中科院行政管理局是中科院后勤保证机关。行管局的多位老领导都曾记得,海淀区多位区委书记、区长都曾亲自拍板为中科院解决水电、买菜购物、社会治安、绿化、子女上学、科研人员就医等等生活难题,给科学家当“后勤部长”。

据“两弹一星”功臣、物理学家郭永怀的夫人李佩回忆,中关村科学城建成之初,她任中国科学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那时,因为中关村里没有菜站、粮店,入驻的科研人员及家属买菜做饭都要跑到五道口或西边的海淀镇,非常不方便。她去找海淀区商业局求助,很快经区领导协调,在中关村北一街建起了科学城第一个合作社和第一个粮店,“村里人”买粮买菜难题就近解决了。

640?wx_fmt=png

▲上世纪50年代,为安置著名科学家和海外归来的学者,科源社区13、14、15号楼建成,后被称为“特楼”。(来源:新京报)

“我在行管局当副局长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期间中科院行管局与海淀区的合作交往非常多。从当时的李狄生书记、史定潮区长到后来的历任区领导帮中科院解决了排水、用电、社会治安、科研人员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困难。”原中科院行管局副局长卢锦辉回忆说。 

640?wx_fmt=jpeg

▲中关村一小(旧照)

行管局原局长高逊也告诉记者:“中科院在中关村的生活区有100多栋居民楼,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前面提到的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等大科学家都曾在这里生活。由于生活区地势比较低,每到雨季雨水排不出去,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行管局研究解决中科院生活区的排水问题,决定铺设一条直径近两米的排水管道。在中科院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找到当时的海淀区区长史定潮。史区长二话没说,立刻召开区长办公会,决定出资协助行管局铺设排水管道,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原来中关村的街道、科学院所属的家属楼等都没有名称。科研人员有个书信往来非常不方便,出门打听个路也很难说清楚。后来海淀区政府按照行政划分,给中关村大街小巷都取了名字,家属楼也都划分区域编上了楼号,大大方便了科研人员的生活。” 

640?wx_fmt=jpeg

▲中关村医院(旧照)

为了解决科研人员特别是归国科学家的子女就学难题、方便科研人员就医,中科院在建设科学城的同时,在原保福寺小学基础上创办了中关村一小,后又建了二小、三小和中关村中学,还建了中关村医院。后来这些学校和医院都移交给了海淀区教育局和卫生局。为了让科研人员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科研人员专心投入科研,海淀区主管教育的领导亲自安排,区教育局从全区选拔优秀管理和师资人才,为中关村一、二、三小和中关村中学配备了许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使中关村一、二、三小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成为如今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优质重点小学。 

“近些年来,海淀区和中科院的合作更为密切和深入。”对于海淀区委、区政府为中科院当好后勤官,原中科院行管局办公室主任侯瑞虹体会更深。她告诉记者:“2014年海淀区政府与中科院签订了‘1+4’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淀区在服务科学城方面更上一层楼。协议签订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增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按照合作协议,医院开辟了中科院院士等骨干人才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到中关村医院会诊、巡诊,方便科学家们就医。协议签订之后,海淀区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科技人员的就医条件,为中关村医院加盖了3.5万平方米的科学家医养大楼。目前大楼正在建设过程中,投入使用后不仅能方便为国家工作一辈子的老科学家就医,还计划为那些年老体弱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科学家、院士开办医疗养老结合的特殊服务,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双方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开合作。”

640?wx_fmt=jpeg

▲于2018年10月开放的院士公园

最强大脑之城反哺海淀经济

“1991年,北京市海淀区的经济统计工作首次引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指标,当年海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0.7亿元。2018年海淀地区生产总值已达6479.5亿元,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均位列全市首位。27年时间,海淀区每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突破周期由十几年缩短到2008年的4年,再到现在的2年。2018年底,海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地均产出15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1倍。”这是一组海淀区政府2019年初公布的海淀高质量发展数字。如果把如今的海淀高新产业经济比喻成磅礴激越的浩瀚江河,滥觞所出,即是40年前由陈春先等人创办的我国第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

640?wx_fmt=jpeg

▲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0年10月23日,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的背景下,身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的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等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来到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平房仓库里,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由此拉开了中国科技改革、科技人员下海创新创业的序幕。

“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创业之初,曾经很受争议。有人说他们不务正业,有人告他们投机倒把。在科技人员下海创业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对高科技企业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王扬宗教授评价说。

640?wx_fmt=jpeg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正是因为海淀区一以贯之的支持,才使中关村由陈春先开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实体之先河,到柳传志等一大批科研人员下海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继而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现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王教授认为。

640?wx_fmt=png

▲中关村西区

“现在中关村大街边上的中科大厦建设之初一部分是为了弥补中关村商业网点不足,建成后将底商移交给海淀区开设便民商业网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科院各所创业热潮高涨,由于场地有限,不少中科院的科技企业无处落脚,我们就此事找到李狄生书记寻求帮助解决,海淀区随后研究决定将中科大厦底层提供给中科院的企业使用。我记得当时包括联想、中科、希望、大恒、信通、科海等中科院8家企业曾经在中科大厦开办公司。”中科院行管局原局长高逊回忆说。 

“我认为海淀区对中科院和高科技企业做出的最大支持,是将海淀区委、区政府搬迁,腾出土地建设中关村西区。据我了解,仅联想集团就有三分之二的下属公司在西区办公。”行管局老领导卢锦辉也感慨地说。 

没有70年前的中国科学院落户海淀,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关村;没有海淀区委、区政府领导70年如一日支持中科院的建设发展,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中关村的发展也会大打折扣,海淀区的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这就是中科院与海淀区的70年情缘,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640?wx_fmt=jpeg

 文/李罡

制作/王芳

部分图片来源/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70载风雨兼程初心不改,70载乘风破浪春华秋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海淀区始终追随新中国的脚步,在风雨同舟中走过了艰苦探索、改革突破、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淀始终肩负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和科技创新产业先行者的责任担当,引领全国科技创新潮流,成为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70年筚路蓝缕,70年不懈奋进。300余万海淀人民,在430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呕心沥血、辛劳耕耘,使海淀区从一个以落后农业和城市小工业为主,贫穷的北京郊区农村,变成今天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世界闻名的“中国硅谷”。这一历史性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归功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一线同志们的埋头苦干、拼搏奋斗。

  70年沧桑巨变,70页华彩乐章。70年来,海淀的土地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时代先锋。他们的丰功伟绩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是今天的海淀砥砺前行的精神地标。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海淀建功新时代凝聚磅礴力量,海淀融媒特别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海淀70年70人70事”系列报道,和海淀区70年来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面对面,聆听他们讲述时代故事,感受海淀向上生长的蓬勃动力。中共中央进香山开启新中国成立之旅、“八大学院”奠定全国著名教育区基础、中国首条地下铁道建成、电子一条街兴起、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举行集体学习……这是我们在历史长河中记录下来的经典“海淀故事”,也是我们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上的“海淀祝福”,还是我们要大力弘扬并薪火相传泽被后世的“海淀好声音”。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当前,海淀正以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为牵引,奋力续写新时代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铭记历史,对标先锋,英雄的海淀人民,正在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