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540 机器翻译(STL)

题目背景

小晨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个机器翻译软件,他经常用这个软件来翻译英语文章。

题目描述

这个翻译软件的原理很简单,它只是从头到尾,依次将每个英文单词用对应的中文含义来替换。对于每个英文单词,软件会先在内存中查找这个单词的中文含义,如果内存中有,软件就会用它进行翻译;如果内存中没有,软件就会在外存中的词典内查找,查出单词的中文含义然后翻译,并将这个单词和译义放入内存,以备后续的查找和翻译。

假设内存中有MM个单元,每单元能存放一个单词和译义。每当软件将一个新单词存入内存前,如果当前内存中已存入的单词数不超过M-1M−1,软件会将新单词存入一个未使用的内存单元;若内存中已存入MM个单词,软件会清空最早进入内存的那个单词,腾出单元来,存放新单词。

假设一篇英语文章的长度为NN个单词。给定这篇待译文章,翻译软件需要去外存查找多少次词典?假设在翻译开始前,内存中没有任何单词。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共22行。每行中两个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第一行为两个正整数M,NM,N,代表内存容量和文章的长度。

第二行为NN个非负整数,按照文章的顺序,每个数(大小不超过10001000)代表一个英文单词。文章中两个单词是同一个单词,当且仅当它们对应的非负整数相同。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为软件需要查词典的次数。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3 7
1 2 1 5 4 4 1

输出样例#1: 

5

说明

每个测试点1s1s

对于10\%10%的数据有M=1,N≤5M=1,N≤5。

对于100\%100%的数据有0≤M≤100,0≤N≤10000≤M≤100,0≤N≤1000。

整个查字典过程如下:每行表示一个单词的翻译,冒号前为本次翻译后的内存状况:

空:内存初始状态为空。

1.11:查找单词1并调入内存。

2. 1 212:查找单词22并调入内存。

3. 1 212:在内存中找到单词11。

4. 1 2 5125:查找单词55并调入内存。

5. 2 5 4254:查找单词44并调入内存替代单词11。

6.2 5 4254:在内存中找到单词44。

7.5 4 1541:查找单词1并调入内存替代单词22。

共计查了55次词典。

 

题意:

输入一个数字,如果内存中有这个数就continue,如果内存中没有这个数字,就把这个数字添加到内存中,同时答案加一,内存加一,如果输入两个数n,m,分别代表内存数和数据数,如果内存超过给定的值,就删除顶端元素,同时把这个数据加入到内存的最后一位。

 

题解:

一开始想到是用队列来做,实现顶端元素的删除和末尾元素的增添,因为要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出现过,所以就在后面增加了map容器。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map<int,int>mapppp;
    queue<int>mmp;
    int m,n,number;
    cin>>m>>n;
    int num_puts=0,cnt=0;
    for(int i=1; i<=n; ++i)
    {
        scanf("%d",&number);
        if(!mapppp[number])
        {
            cnt++;//打表内存的长度
            ++num_puts;//代表答案数量
            if(cnt>m)//如果当前长度大于内存长度,进行增删操作
            {
                mapppp[mmp.front()]=0;
                mmp.pop();
            }
            mapppp[number]=1;
            mmp.push(number);
        }
    }
    printf("%d\n",num_puts);
    return 0;
}

也可以不使用map容器,而是直接使用vector容器,判断容器里面是否有当前的元素。

大框架是只管增添元素,后来判断是不是超了,如果说超了的话就删除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mmp;
    int n,m,number_puts=0;

    cin>>n>>m;
    while(m--)
    {
        int a;
        scanf("%d",&a);
        if(find(mmp.begin(),mmp.end(),a)==mmp.end())
        {
            mmp.push_back(a);
            ++number_puts;
        }
        if(mmp.size()>n)
        {
            mmp.erase(mmp.begin());
        }
    }
    cout<<number_puts;
    return 0;
}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的数据结构,STL(标准模板库)提供了一个名为queue的容器类,用于实现队列。 要使用STL中的queue容器类,需要包含头文件<queue>。在queue容器中,元素按照插入的顺序排列,最先插入的元素位于队列的前端,最后插入的元素位于队列的后端。 要创建一个queue对象,可以使用queue类的构造函数。例如,以下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myQueue的空队列: ``` std::queue<int> myQueue; ``` 可以使用push()函数向队列中添加元素,使用front()函数获取队列的前端元素,使用back()函数获取队列的后端元素,使用pop()函数删除队列的前端元素。 下面是一个使用STL队列的示例代码: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int main() { std::queue<int> myQueue; myQueue.push(10); myQueue.push(20); myQueue.push(30); std::cout << "Front element: " << myQueue.front() << std::endl; std::cout << "Back element: " << myQueue.back() << std::endl; myQueue.pop(); std::cout << "Front element after pop: " << myQueue.front() << std::endl; return 0; } ``` 该示例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myQueue的队列,并依次向队列中添加了三个元素(10、20、30)。然后,它分别输出了队列的前端元素和后端元素。接着,使用pop()函数删除了队列的前端元素,并再次输出了队列的前端元素。 运行以上代码将输出: ``` Front element: 10 Back element: 30 Front element after pop: 20 ``` 以上就是使用STL中的queue容器类来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的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