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发展动力是制造业,德国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实行「德国工业4.0体系」。
中国则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无限潜力的巨大市场推进「中国制造2025」,传统的“中国制造”要做,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
中国制造问题主要是大而不强,核心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本质则为人才不强。
「人才为本」是中国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基本方针,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也是与传统模式制造业相融合的核心。
2018年末,中国的工业从业人数是11521.5万人,相比13年减少2504.3万人,下降达17.9%,年均下降为3.9%,企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85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
制造业企业如何找到合适的人选?人才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
通用类的招聘网站能满足通用性强的岗位,但对于制造业、教育、金融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需要人群精确定位,垂直招聘平台模式是指专注于制造、金融、通信等聚焦某一行业的平台。
提供特定人群或是某个特定行业聚集区域的招聘服务,代表性的平台有制造业为主的中发智造、互联网产品技术的拉勾、设计人才为主的站酷等为代表。将极大程度上提升雇主与应聘者双方效率和成功率。
制造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目前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稀缺,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制造业则更需要工艺、技术、研发人才,这些人才无论是从内部培养还是外部引进,其成本和难度都十分巨大。
对于制造行业的应聘者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专业在制造业哪些区域更贴合,目标是比较明确的。通过中发智造制造行业专业求职平台专业度和岗位贴合度会更高,行业的经验更丰富。
如果企业只利用通用类平台则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垂直类平台由于行业特色鲜明,会和行业的重点高校、行业组织、协会机构、龙头企业有合作,拥有强行业属性。
通用类平台已经满足不了行业人才需求,制造行业专业求职平台的优势如下:群体垂直、更专业、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目标性强。应聘者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通过平台筛选人才为企业减少筛选成本,企业还可以获得满意的人才,应聘者专业与应聘岗位相对对口,能够有效提升招聘行业人才的效率。
数据原理-千人千面
-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平台产品自身数据标签、数据积累进行产品分析,定位产品用户,利用外部数据作补充,全面分析产品,从而得到相关的数据支撑和建议。
- 从客户业务场景出发,用户高度相关的动静态数据,建立场景化标签,全方位定位用户最主要需求。
- 分析需求,匹配推荐企业及应聘者。同时基于用户基本信息的协同过滤,通过对用户和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扩展,找到相似群体,形成对特定目标关于此信息的偏好预测,推送相似内容。
- 分析企业招聘需求、应聘者求职需求,把优势岗位/企业推荐给目标群体。同时基于用户基本信息的协同过滤,找到相似群体,推送相似内容。基于用户需求不断更新关系链,完善雇主和应聘者画像。
中发智造大数据精准推荐重点维度构建
1、用户登录前通过cookie记录行为数据
2、登录后通过cookie关联用户行为
3、数据权重动态计算
4、准实时匹配服务
5、差异化推荐效果
6、针对场景,不断优化算法在稀疏数据变化和推荐精度降低难题。
给予企业雇主和求职者基本资料、投递行为等用户行为特征的动态权重混合推荐算法。在根据对原始数据集中预处理,算出不同制造业求职者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薪资等的个性化关注行为特征指数,史将其量化。计算动态权重,协同过滤和算法动态混合从而优化推荐。
全球制造业人才概况可以利用可视化大屏直观呈现。
可以细致到中国某一区域,根据各区域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人才稀缺报告。
下面线下实体展厅数字大屏坐落在中关村黄庄,欢迎评论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