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使用sleep实现进程睡眠/延时/暂停(shell有sleep/usleep命令,函数调用有nanosleep)

本文介绍了Linux下实现进程睡眠和延时的三种方法:sleep、usleep和nanosleep。强调了它们的使用场景,如sleep适用于秒级别延迟,usleep适用于毫秒级别,而nanosleep提供纳秒级精度。需要注意的是,usleep已被废弃,推荐使用nanosleep。文章还提及了延迟精度与系统时钟的关系,并提供了相关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下用过两种命令实现延时,分别是sleepusleep;文中提到的nanosleep是C函数,目前shell解释器好像不支持、命令行中无法调用。

sleep

sleep n[unit]n为暂停的时长,unit为暂停的时间单位。

单位支持多种:秒、分、时、天

# 睡眠1秒
sleep 1s
# 睡眠1分
sleep 1m
# 睡眠1小时 
sleep 1h
# 睡眠1天
sleep 1d

注意:

  • 默认单位为秒,即sleep 1等价于sleep 1s
  • n支持小数,如sleep 0.1表示延迟100毫秒

usleep

sleep用法类似,但只支持一个单位:微秒。
usleep 1000表示1毫秒(单位换算参见附1)。

POSIX.1-2001已将usleep标注为废弃,POSIX.1-2008已删除usleep,应当使用nanosleep替代usleep
在Solaris的多线程环境下编译器会自动把usleep()连接成nanosleep()

nanosleep

精度是纳秒级。

nanosleep是C函数,命令行不支持调用。

总结

  • 一般情况下,延迟时间数量级是秒的时候,尽可能使用sleep()函数。
  • 如果延迟时间为几十毫秒(1ms = 1000us),或者更小,尽可能使用usleep()函数。这样才能最佳的利用CPU时间
  • 原则上sleep()usleep()都已废弃,函数调用时建议采用nanosleep()

三种命令的总结对比如下:

sleep uslee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