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AQS及各种Lock锁的原理

#什么是AQS
AQS是AbustactQueuedSynchronizer的简称,它是一个Java提供的底层同步工具类,用一个int类型的变量表示同步状态,并提供了一系列的CAS操作来管理这个同步状态。AQS的主要作用是为Java中的并发同步组件提供统一的底层支持,例如ReentrantLockCountdowLatch就是基于AQS实现的,用法是通过继承AQS实现其模版方法,然后将子类作为同步组件的内部类。

#同步队列
同步队列是AQS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双端队列,遵循FIFO原则,主要作用是用来存放在锁上阻塞的线程,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如果已经被占用,那么当前线程就会被构造成一个Node节点假如到同步队列的尾部,队列的头节点是成功获取锁的节点,当头节点线程释放锁时,会唤醒后面的节点并释放当前头节点的引用。
入队

出队

#独占锁的获取和释放流程
######获取

  • 调用入口方法acquire(arg)
  • 调用模版方法tryAcquire(arg)尝试获取锁,若成功则返回,若失败则走下一步
  • 将当前线程构造成一个Node节点,并利用CAS将其加入到同步队列到尾部,然后该节点对应到线程进入自旋状态
  • 自旋时,首先判断其前驱节点释放为头节点&是否成功获取同步状态,两个条件都成立,则将当前线程的节点设置为头节点,如果不是,则利用LockSupport.park(this)将当前线程挂起 ,等待被前驱节点唤醒

######释放

  • 调用入口方法release(arg)
  • 调用模版方法tryRelease(arg)释放同步状态
  • 获取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 利用LockSupport.unpark(currentNode.next.thread)唤醒后继节点(接获取的第四步)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共享锁的获取和释放流程
######获取锁

  • 调用acquireShared(arg)入口方法
  • 进入tryAcquireShared(arg)模版方法获取同步状态,如果返返回值>=0,则说明同步状态(state)有剩余,获取锁成功直接返回
  • 如果tryAcquireShared(arg)返回值<0,说明获取同步状态失败,向队列尾部添加一个共享类型的Node节点,随即该节点进入自旋状态
  • 自旋时,首先检查前驱节点释放为头节点&tryAcquireShared()是否>=0(即成功获取同步状态)
  • 如果是,则说明当前节点可执行,同时把当前节点设置为头节点,并且唤醒所有后继节点
  • 如果否,则利用LockSupport.unpark(this)挂起当前线程,等待被前驱节点唤醒

######释放锁

  • 调用releaseShared(arg)模版方法释放同步状态
  • 如果释放成,则遍历整个队列,利用LockSupport.unpark(nextNode.thread)唤醒所有后继节点

#独占锁和共享锁在实现上的区别

  • 独占锁的同步状态值为1,即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成功获取同步状态
  • 共享锁的同步状态>1,取值由上层同步组件确定
  • 独占锁队列中头节点运行完成后释放它的直接后继节点
  • 共享锁队列中头节点运行完成后释放它后面的所有节点
  • 共享锁中会出现多个线程(即同步队列中的节点)同时成功获取同步状态的情况

#重入锁
重入锁指的是当前线成功获取锁后,如果再次访问该临界区,则不会对自己产生互斥行为。Java中对ReentrantLocksynchronized都是可重入锁,synchronized由jvm实现可重入即使,ReentrantLock都可重入性基于AQS实现。

同时,ReentrantLock还提供公平锁非公平锁两种模式。

######ReentrantLock重入锁
重入锁的基本原理是判断上次获取锁的线程是否为当前线程,如果是则可再次进入临界区,如果不是,则阻塞。

由于ReentrantLock是基于AQS实现的,底层通过操作同步状态来获取锁,下面看一下非公平锁的实现逻辑: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
			//获取当前线程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通过AQS获取同步状态
            int c = getState();
            //同步状态为0,说明临界区处于无锁状态,
            if (c == 0) {
	            //修改同步状态,即加锁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将当前线程设置为锁的owner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如果临界区处于锁定状态,且上次获取锁的线程为当前线程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则递增同步状态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 overflow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重入锁的最主要逻辑就锁判断上次获取锁的线程是否为当前线程

######非公平锁
非公平锁是指当锁状态为可用时,不管在当前锁上是否有其他线程在等待,新近线程都有机会抢占锁。

上述代码即为非公平锁和核心实现,可以看到只要同步状态为0,任何调用lock的线程都有可能获取到锁,而不是按照锁请求的FIFO原则来进行的。

######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当多个线程尝试获取锁时,成功获取锁的顺序与请求获取锁的顺序相同,下面看一个ReentrantLock的实现: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此处为公平锁的核心,即判断同步队列中当前节点是否有前驱节点
                if (!hasQueuedPredecessors() &&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从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出,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区别仅在于是否判断当前节点是否存在前驱节点!hasQueuedPredecessors() &&,由AQS可知,如果当前线程获取锁失败就会被加入到AQS同步队列中,那么,如果同步队列中的节点存在前驱节点,也就表明存在线程比当前节点线程更早的获取锁,故只有等待前面的线程释放锁后才能获取锁。

#读写锁
Java提供了一个基于AQS到读写锁实现ReentrantReadWriteLock,该读写锁到实现原理是:将同步变量state按照高16位和低16位进行拆分,高16位表示读锁,低16位表示写锁。
这里写图片描述

######写锁的获取与释放
写锁是一个独占锁,所以我们看一下ReentrantReadWriteLocktryAcquire(arg)的实现: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nt w = exclusiveCount(c);
            if (c != 0) {
                if (w == 0 ||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return false;
                if (w + exclusiveCount(acquires) > MAX_COUNT)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 Reentrant acquire
                setState(c + acquires);
                return true;
            }
            if (writerShouldBlock() ||
                !compareAndSetState(c, c + acquires))
                return false;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上述代码的处理流程已经非常清晰:

  1. 获取同步状态,并从中分离出低16为的写锁状态
  2. 如果同步状态不为0,说明存在读锁或写锁
  3. 如果存在读锁(c !=0 && w == 0),则不能获取写锁(保证写对读的可见性)
  4. 如果当前线程不是上次获取写锁的线程,则不能获取写锁(写锁为独占锁)
  5. 如果以上判断均通过,则在低16为写锁同步状态上利用CAS进行修改(增加写锁同步状态,实现可重入)
  6. 将当前线程设置为写锁的获取线程

写锁的释放过程与独占锁基本相同: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int releases) {
            if (!isHeldExclusively())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int nextc = getState() - releases;
            boolean free = exclusiveCount(nextc) == 0;
            if (free)
                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
            setState(nextc);
            return free;
        }

在释放的过程中,不断减少读锁同步状态,只为同步状态为0时,写锁完全释放。

######读锁的获取与释放
读锁是一个共享锁,获取读锁的步骤如下:

  1. 获取当前同步状态
  2. 计算高16为读锁状态+1后的值
  3. 如果大于能够获取到的读锁的最大值,则抛出异常
  4. 如果存在写锁并且当前线程不是写锁的获取者,则获取读锁失败
  5. 如果上述判断都通过,则利用CAS重新设置读锁的同步状态

读锁的获取步骤与写锁类似,即不断的释放写锁状态,直到为0时,表示没有线程获取读锁。

在JDK1.6以后,读锁的实现比上述过程更加复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最新的后去读锁的源码。

  • 19
    点赞
  • 16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2
    评论
线程的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转换详解.mp4 线程的初始化,中断以及其源码讲解.mp4 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一)带返回值的方式.mp4 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二)使用线程池.mp4 Spring对并发的支持:Spring的异步任务.mp4 使用jdk8提供的lambda进行并行计算.mp4 了解多线程所带来的安全风险.mp4 从线程的优先级看饥饿问题.mp4 从Java字节码的角度看线程安全性问题.mp4 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理论层面).mp4 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jvm层面).mp4 单例问题与线程安全性深入解析.mp4 理解自旋,死与重入.mp4 深入理解volatile原理与使用.mp4 JDK5提供的原子类的操作以及实现原理.mp4 Lock接口认识与使用.mp4 手动实现一个可重入.mp4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详解.mp4 使用AQS重写自己的.mp4 重入原理与演示.mp4 读写认识与原理.mp4 细读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mp4 ReentrantReadWriteLock降级详解.mp4 线程安全性问题简单总结.mp4 线程之间的通信之wait notify.mp4 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理解等待唤醒机制.mp4 Condition的使用及原理解析.mp4 使用Condition重写waitnotify案例并实现一个有界队列.mp4 深入解析Condition源码.mp4 实战:简易数据连接池.mp4 线程之间通信之join应用与实现原理剖析.mp4 ThreadLocal 使用及实现原理.mp4 并发工具类CountDownLatch详解.mp4 并发工具类CyclicBarrier 详解.mp4 并发工具类Semaphore详解.mp4 并发工具类Exchanger详解.mp4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源码解析.mp4 提前完成任务之FutureTask使用.mp4 Future设计模式实现(实现类似于JDK提供的Future).mp4 Future源码解读.mp4 ForkJoin框架详解.mp4 同步容器与并发容器.mp4 并发容器CopyOnWriteArrayList原理与使用.mp4 并发容器ConcurrentLinkedQueue原理与使用.mp4 Java中的阻塞队列原理与使用.mp4 实战:简单实现消息队列.mp4 并发容器ConcurrentHashMap原理与使用.mp4 线程池的原理与使用.mp4 Executor框架详解.mp4 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一).mp4 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二).mp4 JDK8的新增原子操作类LongAddr原理与使用.mp4 JDK8新增StampedLock详解.mp4 重排序问题.mp4 happens-before简单概述.mp4 的内存语义.mp4 volatile内存语义.mp4 final域的内存语义.mp4 实战:问题定位.mp4
java并发编程原理实战 第2节理解多线程与并发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免费观看] 00:11:59分钟 | 第3节解析多线程与多进程的联系以及上下文切换所导致资源浪费问题 [免费观看] 00:13:03分钟 | 第4节学习并发的四个阶段并推荐学习并发的资料 [免费观看] 00:09:13分钟 | 第5节线程的状态以及各状态之间的转换详解00:21:56分钟 | 第6节线程的初始化,中断以及其源码讲解00:21:26分钟 | 第7节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一)带返回值的方式00:17:12分钟 | 第8节多种创建线程的方式案例演示(二)使用线程池00:15:40分钟 | 第9节Spring对并发的支持:Spring的异步任务00:11:10分钟 | 第10节使用jdk8提供的lambda进行并行计算00:14:22分钟 | 第11节了解多线程所带来的安全风险00:13:16分钟 | 第12节从线程的优先级看饥饿问题00:18:42分钟 | 第13节从Java字节码的角度看线程安全性问题00:25:43分钟 | 第14节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理论层面) 00:13:59分钟 | 第15节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的原理(jvm层面)00:25:03分钟 | 第16节单例问题与线程安全性深入解析00:27:15分钟 | 第17节理解自旋,死与重入00:24:58分钟 | 第18节深入理解volatile原理与使用00:28:30分钟 | 第19节JDK5提供的原子类的操作以及实现原理00:27:10分钟 | 第20节Lock接口认识与使用00:19:54分钟 | 第21节手动实现一个可重入00:26:31分钟 | 第22节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详解00:49:04分钟 | 第23节使用AQS重写自己的00:31:04分钟 | 第24节重入原理与演示00:12:24分钟 | 第25节读写认识与原理00:18:04分钟 | 第26节细读ReentrantReadWriteLock源码00:30:38分钟 | 第27节ReentrantReadWriteLock降级详解00:13:32分钟 | 第28节线程安全性问题简单总结00:15:34分钟 | 第29节线程之间的通信之wait/notify00:32:12分钟 | 第30节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理解等待唤醒机制00:20:50分钟 | 第31节Condition的使用及原理解析00:17:40分钟 | 第32节使用Condition重写wait/notify案例并实现一个有界队列00:22:05分钟 | 第33节深入解析Condition源码00:21:15分钟 | 第34节实战:简易数据连接池00:24:53分钟 | 第35节线程之间通信之join应用与实现原理剖析00:10:17分钟 | 第36节ThreadLocal 使用及实现原理00:17:41分钟 | 第37节并发工具类CountDownLatch详解00:22:04分钟 | 第38节并发工具类CyclicBarrier 详解00:11:52分钟 | 第39节并发工具类Semaphore详解00:17:27分钟 | 第40节并发工具类Exchanger详解00:13:47分钟 | 第41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源码解析00:29:57分钟 | 第42节提前完成任务之FutureTask使用00:11:43分钟 | 第43节Future设计模式实现(实现类似于JDK提供的Future)00:19:20分钟 | 第44节Future源码解读00:29:22分钟 | 第45节Fork/Join框架详解00:28:09分钟 | 第46节同步容器与并发容器00:18:44分钟 | 第47节并发容器CopyOnWriteArrayList原理与使用00:15:52分钟 | 第48节并发容器ConcurrentLinkedQueue原理与使用00:31:03分钟 | 第49节Java中的阻塞队列原理与使用00:26:18分钟 | 第50节实战:简单实现消息队列00:11:07分钟 | 第51节并发容器ConcurrentHashMap原理与使用00:38:22分钟 | 第52节线程池的原理与使用00:42:49分钟 | 第53节Executor框架详解00:36:54分钟 | 第54节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一)00:55:34分钟 | 第55节实战:简易web服务器(二)00:24:36分钟 | 第56节JDK8的新增原子操作类LongAddr原理与使用00:17:45分钟 | 第57节JDK8新增StampedLock详解00:29:37分钟 | 第58节重排序问题00:23:19分钟 | 第59节happens-before简单概述00:15:17分钟 | 第60节的内存语义00:13:54分钟 | 第61节volatile内存语义00:12:04分钟 | 第62节final域的内存语义00:34:07分钟 | 第63节实战:问题定位00:07:48分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