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3:100天读书营-03-拟态环境与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今日小理论:拟态环境与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理论内容: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这个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1968年,日本学者腾竹晓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大众传播提示的环境虽然是“拟态环境”,但由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大众传媒在选取素材时,考虑到矛盾性与刺激性等因素,只能选则特征鲜明的素材来报道,并加以处理和渲染——营造出了一个新的拟态环境。
我们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无法去直接触摸千姿百态的真实客观环境,大部分只能从这个培养皿式的拟态环境里捕捉信息,于是生活在拟态环境下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觉得这就是真实环境。我们这样想,当然会这样去做,接下来,我们每个人都遵从着拟态环境中提倡的恋爱状态去恋爱,我们人的行为加在一起,共同构造出了一个新的真实环境。在这个新的真实环境里,恋爱就那么几种模式,然后大众传媒本着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从我们新的真实环境里选素材,再次营造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再次将人洗脑,洗脑后的人再次做出行动,构成新的真实环境,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最初始的社会真实环境,基本都变成了拟态环境,覆水难收。
类似的生活化案例比比皆是,大家可以去做联想:比如买房、比如生活方式、比如一些思想观念等等。

今日电影推荐:《楚门的世界》

类型:剧情、科幻、脑洞、哲学、人性
媒介对人的操纵、对我们周遭的一切保持一点点疏离与怀疑
第71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配提名

image.png

今日阅读任务:胡适先生的四篇文章

  1. 《容忍与自由》:胡先生随着年岁的增长深刻认识到,原来容忍比自由更加重要。(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胡先生的心路历程为:17 岁时,对《王制》断章取义,将其作为武器批判《西游记》和《封神榜》,仗着鬼神时日卜筮来迷惑众人并加以杀戮。32 岁时,屁颠屁颠地为《西游记》做了两万字的考证。37 岁时,甚至去考证《封神榜》。67 岁时回想起这些事,才明白《王制》中被自己引用的那段话,实际上是在扼杀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差点因为自己的不容忍,扼杀了民众的信仰自由,也意识到自己曾经犯了旧思想的错误——不容忍,总是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27 岁在北大教书时,差点被人引用《王制》的话断章取义而遭杀害,当年要杀人,后来人要杀自己,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缺乏容忍的度量。
    由此得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度量的自由,无非是敌人换了身衣服重新登场而已。
  2. 《我的儿子》:这篇文章可以改名为《拥有一个思想极其开明解放的父亲,是种怎样的体验》。随着胡先生的讲述,我们可以一起解放思想。
    (1)无意者,不必居功,因为别人本就没有要求到来,所以把人弄来了,道歉还来不及,更别说施恩了。
    (2)种下种子,若长坏了会给社会添乱,好好施肥、教育和看管是应尽的义务,说是恩典就有点不要脸了。
    (3)胡先生是站在父亲对儿子的角度来表达意思,至于儿子将来如何对待自己,那是他自己的事,无需报恩。
    (4)不仅没有压低父母的地位,反而将父母的地位回归到正常,平和的心态反而能有获得感。
    (5)不要总拿孝顺说事,现在的孝顺已经扭曲,生前不孝死了乱叫并不叫孝顺。
    (6)不要用辩证法来压制,要知道什么是既要又要,一个孩子若是堂堂正正的人,怎会做出打爹骂娘的事。
    (7)孝顺成为绝对化的枷锁就容易变成愚孝,把儿子霍霍死还爱自己,要么是基因有问题要么是疯了。
    (8)若有人理解歪了,拿胡先生的话当武器,那是这些人的问题,与胡先生的说法无关。
  3. 《拜金主义》:这篇的题目可以换成《赚钱是一种修行》。胡先生打破了国人心中视金钱如洪水猛兽的道德洁癖。
    他提出了一种“纯粹的拜金主义”,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自私的人”。其信条有三:
    (1)首先要自食其力,照顾好自己。
    (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贫穷会引发奸诈的计谋,不可取。
    (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这样才有效率,效率产生公平,无效率的公平相当于大家一起等死。
    此外,他还提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来源”,这一观点虽然刺眼,但也实事求是。通过对比老太太捡煤球和美国的富裕,他抨击了那些一味批判拜金主义的卫道士:认为富裕就是崇拜金钱、不道德,而贫穷就是高尚的想法是错误的。
  4.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这篇题目可以换为《那些情商高的人,都是怎么谈恋爱的》。
    学生萧宜森提出了三个问题:
    (1)女孩被强暴并非自愿,她是否应该自杀?
    (2)如果不自杀,她的贞操是否有缺陷?她的人格尊严是否丧失?一个失去人格尊严的人是否应该被人看不起?
    (3)如果一个男人娶了这样一个有人格尊严缺损的女孩,他的人格尊严是否也丧失了?他是否也应该被看不起?
    胡先生回应道:
    (1)自杀毫无意义。遭遇抢劫时交出财物并非软弱,而是明智的选择。同样,女孩不应自杀,而应为自己的勇敢而自豪。
    (2)女孩被强暴与手指受伤并无区别,社会应该关心和照顾她,而不是歧视她。
    (3)如果一个男人能够破除处女迷信,我们应该为他点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