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业务,我投诉了数据团队

都说数据人很苦,可业务人也苦。不得已,我投诉了数据团队。

案例1:做一张报表,换了5个BI

背景:A负责的业务,以前业务指标单独计算、考核,不纳入公司整体业务大盘。后来业务体量大到足以影响公司大盘业务量,管理层决定要将A的业务并表至公司大盘业务报表。A的业务非常复杂,需要详细定义并表口径。之前业务单独核算,数据监控、分析大部分由A自行完成,BI参与少,所以A需要给负责并表的BI详细介绍业务。

过程:业务由线上、线下两部分沟通,公司其他业务都只有线上业务,没有线上、线下都有的,所以业务本身复杂;业务有两种模式,又由于各种原因,业务又由新老两套技术系统实现,2种业务模式在2个技术系统都有,所以是2(业务模式)*2(技术系统)*2(线上&线下)=8个分支结构。每个分支结构又有5种角色,多个核心企业主体。BI没经历过这么复杂的业务形态,所以每次给BI介绍业务、产品都要画满项目室的白板,没有5个小时的解释,BI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就没法做并表。

A推掉了所有的项目评审、排期,腾出5个小时时间给BI同学介绍业务。BI似乎听懂了,说这两天就会把报表做出来,到时请A同学来做数据验证。两天后,BI木有反应,A去追问那位BI,哥们说他被临时调整负责的业务线了,这事由团队其他人负责。

然后,A又开始给第2位BI介绍业务,A又延期了自己手头其他工作,花5小时讲了一遍。大家沟通完业务已经是凌晨1点多。可能有人会问,BI内部不交接的吗?嗯,业务太复杂,只有A能全链路、全流程、全角色把业务、产品、系统讲清楚。又过了2天,A又去追问第2位BI要进度,哥们说他马上离职了,这个事肯定做不了,另找他人吧。

A的心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尼玛。然后,又只能给第3位BI介绍业务,介绍之前还刻意问了人员是不是确定,强调不能再有变化。过了2天之后,那位BI主动找A说:抱歉,你们的业务挺有意思的,如果我留下来,肯定会好好支持你们。但是我刚刚还是提了换部门,这个业务要有人长期跟进,所以由其他人来接手更好。

A已经没有脾气了,为了并个表,延期了很多项目,每天在会议室花5小时讲,没有一天是凌晨1点前能回家的,尽整出这样的幺蛾子。

A的老板来追问A,并表的事这么样了?这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怎么一周过去了,还没弄好。

A欲哭无泪,跟老板说BI换了3个人了。老板淡然的是说了句,问题自己克服,下周要完成,总裁要看到最新的数据。

然后,A找了BI的老大,跟他强调这任务总裁是派给BI的,其实BI老板早知道这是总裁派下来的任务。BI老板假装一脸无辜,说自己不知情,后面会安排好。然后来了第4位BI,然而,很不幸,第4位BI刚开始写了一点点代码,又辞职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在那周的周报上,A对于业务并表的进度写了一句:由于BI已连续更换4位BI,目前不确定最终由谁来完成,所以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然而,A的这封周报同时抄送给了总裁,因为就在前几天,总裁跟A交代,你的周报要抄给我。

然后,之后的那个周一晚上11点多,BI老大来到A和A老板的工位,解释了一大推这次报表为什么会换这么多人,最后说:“以后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惊动总裁了,你找我,我肯定给你解决”。

A心想,如果我的周报不发总裁,你特么今天会来好言好语,后面会安排人落地,才怪。但由于长期合作关系的考虑,A解释到:“我的周报往常是不发总裁的,因为总裁前几天交代了要发他,而并表是大家都关注的,周报上不可能不讲进度”。A的老板也顺势补了句:“确实是总裁前几天特别交代的,就在你现在站的位置上说的。”

再然后,BI老大终于安排了他们团队的得力干将亲自、主动来推进,事情终于解决了。

反思:

1)数据团队的组织阵型、人员排兵布阵直接影响业务对数据的直接反馈;

2)业务复杂性完全超出BI之前的理解,所以这事没人愿意接,短期要变动的人更不愿意接;

3)BI团队的稳定性极差;

3者并发,所以业务对数据团队的反馈不好。

数据团队的人都觉得自己苦,大家看看业务和产品的苦。

案例2:一张报表,被数据团队里的多个小团队踢皮球

业务B需要一张报表,下载后,用公式自动匹配到邮件中,再发给客户。原本需要一套系统和产品自动化支持,但时间紧,资源少,无法产品化,所以退而求其次,只要一张报表,其他的都由业务人员手工处理。

B先找了BI,BI说你这个应该产品化,不能老是找BI临时取数或者挂报表,于是他把负责某个数据产品的同学拉了进来。

产品进来后,了解了下情况,说这个不应该放在我的产品里,应该放在另一个产品里,于是又把另一个数据产品经理拉了进来。

第2位产品经理看了下,说这明显就是要个报表,我是对外部商家的,怎么会放在我的产品里。

最开始那位BI又补刀:你这需求不合理,还是找业务系统的产品帮你做吧。

B懵了,我只要张报表,不需要产品化,你们谁能解决下,难道问题就停滞不前了?

B的需求就这样被踢来踢去,他很苦闷又生气。心想我哪里知道BI和数据产品有什么差别,你们还搞出来2个数据产品?我只知道这件事找你们数据团队,你们欺负我不懂你们内部怎么分工吗?!还跟我说要去找业务系统,是不是有毛病!

但B的老板催的急啊,怎么破?于是B拉了业务老大,一起找数据老大,请数据老大定人专门来负责。

数据老大而后拉了前面几位踢皮球的下属,一顿板子,就这么个事都推来推去,怎么服务业务的?最后老板定了解决方案,BI给业务写好SQL,由业务自行取数。

案例结束,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渔歌想说的:

1)谁都不容易;

2)谁都不见得了解别人的处境;

3)个人担当很重要;

4)组织靠谱很重要。

热门文章

直戳泪点!数据从业者权威嘲讽指南!

数据分析师做成了提数工程师,该如何破局?

全栈型VS专精型,团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数据驱动业务,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

最近面了十多个数据分析师,聊一聊我发现的一些问题

你也「在看」吗?????

以下是对提供的参考资料的总结,按照要求结构化多个要点分条输出: 4G/5G无线网络优化与网规案例分析: NSA站点下终端掉4G问题:部分用户反馈NSA终端频繁掉4G,主要因终端主动发起SCGfail导致。分析显示,在信号较好的环境下,终端可能因节能、过热保护等原因主动释放连接。解决方案建议终端侧进行分析处理,尝试关闭节电开关等。 RSSI算法识别天馈遮挡:通过计算RSSI平均值及差值识别天馈遮挡,差值大于3dB则认定有遮挡。不同设备分组规则不同,如64T和32T。此方法可有效帮助现场人员识别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网络问题。 5G 160M组网小区CA不生效:某5G站点开启100M+60M CA功能后,测试发现UE无法正常使用CA功能。问题原因在于CA频点集标识配置错误,修正后测试正常。 5G网络优化与策略: CCE映射方式优化:针对诺基亚站点覆盖农村区域,通过优化CCE资源映射方式(交织、非交织),提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无线接通率。非交织方式相比交织方式有显著提升。 5G AAU两扇区组网:与三扇区组网相比,AAU两扇区组网在RSRP、SINR、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上表现不同,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合的组网方式。 5G语音解决方案:包括沿用4G语音解决方案、EPS Fallback方案和VoNR方案。不同方案适用于不同的5G组网策略,如NSA和SA,并影响语音连续性和网络覆盖。 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 4G室分设备利旧:面对4G网络投资压减与资源需求矛盾,提出利旧多维度调优策略,包括资源整合、统筹调配既有资源,以满足新增需求和提质增效。 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针对5G深度覆盖需求,研究使用宏站AAU结合1托N射灯方案,快速便捷地开通5G站点,提升深度覆盖能力。 基站与流程管理: 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未提供具体内容,但通常涉及邻区规划、参数配置、测试验证等步骤,以确保基站间顺畅切换和覆盖连续性。 网络规划与策略: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虽未提供详细内容,但可推测涉及高铁跨海大桥区域的4G/5G网络覆盖规划,需考虑信号穿透、移动性管理、网络容量等因素。 总结: 提供的参考资料涵盖了4G/5G无线网络优化、网规案例分析、网络优化策略、资源利用、基站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NSA终端掉4G、RSSI识别天馈遮挡、CA不生效等。 强调了5G网络优化与策略的重要性,包括CCE映射方式优化、5G语音解决方案、AAU扇区组网选择等。 提出了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的策略,如室分设备利旧、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等。 基站与流程管理方面,提到了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但未给出具体细节。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展示了特殊场景下的网络规划需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