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鹧鸪云软件监管光伏项目施工进度,可通过以下核心功能实现高效管控(精简版):
一、计划与监控
WBS拆解
将项目拆解为「基础施工」「支架安装」等关键节点,设置工期、负责人及验收标准(如支架垂直度误差≤3°)。
可视化看板
甘特图:对比计划与实际进度曲线,红色标记滞后工序(如组件到货延迟)。
3D地图:显示各光伏方阵实时完成率,支持按子阵、逆变器单元筛选。
二、实时跟踪与预警
移动端数据采集
施工人员通过APP提交施工日志、材料消耗(如组件安装数量)、质量报告(隐裂检测)及现场影像。
数据自动关联BIM模型,在3D视图中标记已完成区域。
智能预警
触发条件示例:
▶ 连续3天进度落后计划15%
▶ 关键设备到货延迟≥2天
▶ 同一班组多环节质量问题
预警推送至负责人,并附带资源调配建议(如增派焊工)。
三、协同管理
多端协作
监理:网页端审核隐蔽工程报验。
业主:小程序查看实时进度简报。
设计方:在线批注现场变更申请。
物资溯源
扫描组件二维码,追溯生产、运输到安装全流程,自动生成设备档案。
四、数据分析与优化
进度报告
自动生成周报,包含劳动力投入曲线、机械利用率及天气影响量化分析。
并网前生成专项检查清单,关联设计图纸与施工记录。
AI辅助决策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工期(如增加2台吊车可缩短8天)。
分析施工班组效率(如A班组安装合格率92% vs B班组85%)。
操作建议
中小项目:重点使用移动端数据采集+预警功能,每日核对3D地图进度。
大型项目(500MW+):启用无人机巡检AI比对,自动修正BIM模型偏差。
山地/渔光互补项目:结合LoRa组网保障偏远地区数据传输稳定性。
通过卫星地图可实现光伏电站的智能化设计,结合高精度地理数据与算法优化,显著提升选址精度与排布效率。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与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