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相关介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script>

什么是WEB2.0?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但是,光知道网页里有哪些关键字,只解决了人浏览网页的需求。所以,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始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网页制作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式,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格式。这样,整个互联网就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知识库。从理想的角度,这是很诱人的,因为科学家和机器都喜欢有次序的东西。Berners-Lee关心的是,互联网上数据,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联网应用所重复引用。举一个例子说明标准数据库的魅力。有个产品叫LiberyLink。装了它后,到Amazon上去浏览时,会自动告诉你某一本书在用户当地的图书馆能否找到,书号是多少等。因为一本书有统一的书号和书名,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Amazon 和当地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可以公享数据,给用户提供全新服务。
  但是,语义网提出之后,曲高和寡,响应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指望要网页的制作者提供这么多额外的信息去让机器理解一个网页,太难;简直就是人给机器打工。这违反了人们能偷懒就偷懒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个Page Rank技术,将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用来做结果排序的一个依据,变相利用了网页制作人的判断力。想一想网页的制作者们,从数量来说,比纯浏览者的数量小得多。但Google就这一个革新,用上了网页的制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将其推上了互联网的顶峰。
   所以互联网下一步,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我觉得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 我们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产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观点。

  Blog: 用户织网,发表新知识,和其他用户内容链接,进而非常自然的组织这些内容。
  RSS: 用户产生内容自动分发,定阅
  Podcasting: 个人视频/声频的发布/定阅
  SNS: blog+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WIKI: 用户共同建设一个大百科全书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WEB2.0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从内容产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往网上搬,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
  从交互性看,WEB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EB2.0是以P2P为主。
  从技术上看,WEB客户端化,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比如像Ajax技术, GoogleMAP/Gmail里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们看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在SNS里面,内容是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的。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语义网,有什么不同呢?语义网的出发点是数据的规整及可重复被机器调用,提出使用语义化的内容发布工具, 试图从规则和技术标准上使互联网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没有语义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互联网提供了线索。 WEB2.0则是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办法发布内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过用户自发的(blog)或者系统自动以人为核心(SNS)的互相链接给这些看似凌乱的内容提供索引。 因为这些线索是用户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感受。互联网逐渐从以关键字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方式,到以互联网用户的个人portal(SNS)为线索,或者以个人的思想脉络(blog/rss)为线索的阅读方式。WEB2.0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WIKI是个典型例子。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是在变得更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还会有很多的讨论。有一点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


Web 2.0真的会改变了互联网吗
经过10年发展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已经可以完成比之前多得多的工作,得到更丰富、更精确、更迅捷的反馈,以及更加美妙的体验。然而再过10年我们会发现媒体,无论报纸、电视还是互联网,与现在都完全不同,手机而不是纸或pc成为最常用的载体;看电视不再是被动的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是自己订阅的,而节目呢也许是某个人自己摄制的;你也可能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你的手机在不经意间拍摄上传的画面,并因此获得一笔不菲的酬劳。这不是呓语,也不是幻想,这是Web2.0给我们展现的互联网,届时上网将不再是简单的游戏或者阅读,网络将提供各种服务,无论是银行支付、旅游出行还是搜索爱情。
Web2.0对Web1.0的冲击
在web1.0时代信息的生产没有脱离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即:记者-编辑-发布的精英模式;但web 2.0却完全颠覆了这个模式,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称web 2.0"......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这其中自身的商业循环,绝不可能以浅薄的收费服务或者广告来衡量。"
首先挑动这种变化的就是blog,也称博客,这是web2.0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元素。互联网上很早就他的影子,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它只是主流媒体的一种补充,不过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在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blog正在成为一种主流媒体。
如果说发生在今年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博客还只是传统媒体的补充的话,那么半年后发生的伦敦系列爆炸案中,博客正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方式,简单精确的图片,简短直接的文字,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报道传至自己的博客中,人们开始习惯通过博客获得信息,而不是电视或者报纸,甚至不是门户网站。
除了个人博客外,博客也开始进入企业家的视野,进而形成企业博客。今年9月Google推出"Google与李开复博士"中文博客,对李开复跳槽引发的纠纷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和提问。同样微软也鼓励员工们写博客。通用公司副总裁鲍勃·鲁兹的"快车道"博客,已经成为通用公司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场所。正在这么做的公司还有Sun、宝洁、波音公司等。博客正在逐步颠覆传统的新闻媒体。
在形形色色的文字博客之外,还有一种新的"博客",可以发布声音和图像的"博客",在Web2.0家族中被称为播客(Podcast)。它是收音机、iPod、博客和宽带互联网的集体产物。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播客就是用嘴写,用耳朵看的博客。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播客还是新鲜事,在今年上半年国内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播客网站,但笔者近日在Google中搜索播客,得到318,000条结果,在百度中得到1,570,000条结果其中不少是播客网站或频道,虽然如此播客目前在国内还是面临几年前博客网站类似的局面,但在美国,2005年播客的人数将达到450万,而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惊人的5680万。而传统广播公司、电视台、互联网站都从其中看到了机会和威胁。
我们也许可以从早期互联网的网络电台中找到播客的身影,但播客与网络电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采用rss2.0可以订阅模式,不再是单纯的音频文件,任何p2p文件都可以成为播客,任何个人都可以制作节目发布广播,任何拥有mp3、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自由的收听播客节目。
相对于传统广播或者电视台而言,播客不需要频道资源,不需要大量的设备,数码摄像机、录音软件、麦克风等目前家庭常用设备就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播客们常说每一名读者就是一名博客,那么每一名听众也就是一名播客。
播客的内容制作和收听方式极具个性化,打破传统的广播方式,因此它一经诞生,就受到传媒的注意,目前,海外广播公司纷纷开始增加播客节目,美国波士顿公共电视台、加拿大多伦多音乐电台以及英国BBC公司都开通了正常的播客服务,美国卫星广播公司也将启动播客节目。同时播客也在影响娱乐界,唱片公司开始通过播客建立歌手与歌迷之间的联系,不过这仅仅是开始。
互联网迈向个性化时代
在Web 1.0时代,网站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各网站自行其道,但在Web2.0时代借助rss和xml技术,实现网站之间的交流。Sina点点通、雅虎的my yahoo就加入数十家网站的内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信息。
但这一切还仅仅是表面现象。Web2.0倡导的个性化,与传统网站的个性化有本质的区别。在传统门户网站中,个性化意味着页面设计风格和内容组织方式而非内容本身,不管怎样都没有脱离大而全的中心门户的特点。web 2.0倡导的个性化则意味着精而专,网站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好像同样报道超女,有人只做李宇春的新闻,有人只做张靓影的新闻一样,通过RSS将其组合起来,这时的RSS就起到门户网站的作用,不同的是其中的内容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更精彩的还在于,个性化已经由用户层面进入企业服务层面,IT精英们已经在实践个性化服务。美国房地产交易地图网(HousingMaps.com)是目前美国最受欢迎的房地产交易网站之一。它的特点就在于把时下流行Web2.0式网站craigslist的租房信息和Google Maps结合起来,以可视图钉的方式将全美房屋交易信息详细现实出来。
简而言之,web 2.0时代的个性化不是原来的网页个性化,而是服务个性化,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互联网。

技术引领Web 2.0

一直以来技术人员都有这样一个设想,与其安装昂贵的软件,不如通过互联网来使用安装在服务器上的软件。Web 2.0中的AJAX技术使这种设想成为可能。

·AJAX赋予软件新面孔

AJAX的全称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数种技术的组合。AJAX采用远程脚本调用技术,通过JavaScript语言与XMLHttpRequest对象来实现数据请求,将处理由服务器转移到客户端,减少了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采用AJAX开发的软件能让你在使用网络应用软件时感觉就象在本机上一样。

目前AJAX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中,Google也许是AJAX技术开发投入最大收获最多的公司,AJAX已经成功应用于GMail、Google Suggest和Google Maps等网络应用软件中。

除了Google以外还有更多的公司在采用AJAX。在AJAX的帮助下Zimbra公司开发的电子邮件中,比GMail和HotMail更加互动。Meebo.com公司也在即时通讯软件中采用AJAX技术,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即使微软也不能阻挡AJAX的魅力,微软声称将在下一代HotMail中加入AJAX工具条。

·开放API

以前的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主要指桌面应用软件,希望通过开放API融合更多的应用。在WEB1.0时代只有少数网站,比如EBAY, 亚马逊公司(Amazon)、雅虎公司、Google公司等,在设计之初就遵循各种工业化标准,进而开放API接口,正是由于这些开放的API,他们获得了不少有趣、有意思的应用。但大多数公司当时还没有这种意识,不过在Web 2.0时代,开放API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对于公司来说,技术领域的竞争已经演化为标准之争,标准的形成在于有多少人在使用,因此开放API就意味更多的人采用,也就意味着标准。Google公司显然深谙此道。它所推出的诸多产品都是基于开放的API标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 map,开放Google Map的API后,Google公司无需花费力气做更多的市场推广,其他公司就会主动地整合它的应用。如前文我们提到的美国房地产交易地图网就是在其网站中主动整合Google Map。正是看到开放后的巨大前景,微软、雅虎、Skype也纷纷加入其中。

·软件向互联网转变

在盗版最猖獗的时候,软件开发商曾经提出一个设想:免费软件,有偿服务;这个设想今天看来有望实现。

在美国诞生了一批新公司,其中就有Upstartle,该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软件Writely,进入该公司的网站,注册后就可以开始写作,文档可以保存在该公司的服务器上,然后可以在任何地方打开。这种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系统很快吸引了大批用户,一度导致服务器堵塞。与writely相同字处理软件还有goffice,Google也在加紧开发他的在线文字处理软件openoffice。

而软件霸主微软的参与也许更有震撼性。不久前微软宣布将推出Live战略,此战略以其旗舰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为基础,打造Live.com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在这个战略下微软将为Live捆绑多种软件,而且完全免费,通过广告和定购方式获取利润,这是微软自.net以后的又一次战略转变,也标志着软件业向服务业转变的开始。

后Web 2.0更值得期待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web 2.0应用只是web 2.0初级阶段的应用,很多web 2.0应用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晦暗不明中,web 2.0的倡导者们还在苦苦寻觅合适的商业模式,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web 2.0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方向,他带来的冲击将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很可将全面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Web 2.0改造传统电视

宽带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电视的普及成为可能,敏锐的互联网精英们纷纷把目光投向IPTV,希冀再挖掘一座金山,但如果以传统的电视台模式来发展IPTV,必然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但以web 2.0的理念来发展IPTV则可走出这个怪圈。

数码产品的发展使用户制作电视节目的设备费用大幅降低,后期制作软件也可以免费从网络上下载,用户可以自己制作节目,然后将节目上传,由观众自由订阅,网站进而可以对高收视率节目实行收费,如此就改变了传统电视中观众只能被动收看节目的模式。

·网站小型化成为可能

WEB 2.0倡导专业模式使网站小型化成为可能。在web 1.0时代,网站无不走大型化道路,比拼的是编辑数量,网站规模,web 2.0的社会化、开放化的特性使中心不再成为必需,相反共同参与,使信息来源更加丰富更专业;而且小型化网站成本更容易控制。

与小型网站类似的个人网站将成为互联网的另一大特色。技术门槛的下降使个人建站更加容易,即使不知道HTML也可以轻松的搭建个人电台、个人电视台、个人DJ、个人游戏、个人商店将充斥互联网,甚至还可以拥有个人聊天工具,只有你的好友才知道。

·无线应用成为web 2.0应用的下一个扩展空间

中国是个手机大国,手机拥有量已经超越美国,无限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网络终端小型化十分迅速,手写输入技术的应用使使用手持设备进行书写变得十分便捷。

一些web 2.0网站已经将移动博客栏目,但博客只是先行者,只是移动web2.0的初级阶段,更多的应用还将陆续产生,如播客、移动商务。

移动web2.0一旦发展起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的客户个体更易确认,服务更加精确。
 

Web 2.0下的门户网站建设

 
web2.0

  博客的出现之所以被称为网络世界的革命,是因为其极大的降低了建站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而使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能方便快速的建立属于自己的网上空间。随着配套应用的快速发展,个人博客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成长为类门户型的微型个人网站。博客走进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从而将形成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群体,而其中一定会出现的佼佼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从门户频道乃至专业网站手里夺走部分甚至大部分读者。这在IT业界和互联网行业正在得到验证。

  Web2.0的定义,我认为是在web1.0的服务基础上,是互联网络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单个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优秀的发布平台、便捷的沟通和展示平台、顺畅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高效的信息整合机制变的与提供高质量信息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Web2.0时代的竞争,将不仅仅是内容的竞争,而是综合服务的竞争,其中的关键点包括以上的数个方面。博客是web2.0的最主要的代表。
  [文摘]web2.0是一个读写的互联网、一个依靠链接组织起来的互联网。

  一边是写,写的人活跃在各种各样的“节点”上,使用各种工具向互联网上传递着数字化的内容,这些内容被保存在数据库、文件系统,甚至是行动中的手机、PDA;一边是读,读的人活跃在各种各样的“主页”上,这里的“主页”已经不能简单的称呼为某个网站的主页,而是互联网上N个活动的节点的主页,一个“主页”上的内容,可能来自几十个节点,“主页”的编写者同节点的所有者一样,也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从节点读取内容,“主页”的编写者的主要工作已经从创造内容变成了收集和整理内容。

  博客

  博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提供者转变的需要,从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博客通过RSS、博采、Trackback、TAG等技术,在个体之间已初步形成了社团氛围和初步的社团机制。可以预见,博客服务提供商们将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加强这种社团性联系,如SNS等。博客圈子的形成,将在另一层意义上大规模提高其内容产生质量和数量。

  互动

  博客与互联网络的互动、博客之间的互动客观上要求BSP提供商适时提供博客与博客网站之间的互动,需要博客网站为博客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这种互动,才能将博客内容提供质量提高,而进一步深化博客信息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博客网站的门户效应将极大影响某类博客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程度,而博客门户也会因为博客发展程度的原因而停滞或加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在国内现有BSP竞争格局下,单纯的BSP服务和单纯的门户内容提供模式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从博客网站和频道定位开始,逐步强化互动意识,探索互动的方法和技术。Web2.0时代的门户频道建设虽应从传统门户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挖掘自身网站博客的优秀内容。才能使2.0门户拥有大大超越1.0时代门户的资讯生产能力和整合、吸纳传统门户优秀内容的能力。极端的说,即便有更好的产品来取代博客,探索门户同博客的深度互动平台也必不可少。

  [文摘] 随着支持RSS和XML-RPC的BLOG站点的兴起,WEB2.0的概念也跟着兴旺发达广为传播,就可以理解了。BLOG作为能够体现web2.0中“节点”概念几乎全部要素的一种形式,是存储和输出数字化内容的最佳载体。但是,纵观国内BLOG站点,多数都是提供了输入数据的界面,却没有能有效的让自己再次成为“节点”,实在是有些可惜。

  博客相关技术

  伴随博客出现而围绕博客服务的技术主要有:博采技术、内容聚合技术、同步技术、SNS技术和tag。博采技术为用户组织了随时摘取有用内容的有效工具,其前提是用户认知到这个信息;RSS技术则将有用的信息源聚合起来,随时将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发送到用户平台,Trackback技术则将博客团体内其他成员的动向信息传递给用户,保持成员间的有效沟通;SNS技术用于凝聚社团的整体意识,tag是网民自主分类工具。可以说,基于博客单体的技术开发已形成体系并走向深化。与此对应的是,博客网站门户和频道的技术实现还停留在零的状态,甚至连第一代门户的技术都不如。

  [文摘]如果把wikipedia中的web 2.0的描述当成“定义”或者“经典”是非常片面的。 其实wekipedia并没有能下出一个定义,只是说明了哪些东西属于目前所说的web 2.0的技术:
 
  CSS + XHTML

  AJAX (最近很红火的新概念老技术,我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网页内的javascipt调用来减少web页面刷新的必要性来提高web可用性的一种古老技术)

  通过RSS/ATOM同步数据

  通过RSS/ATOM聚合数据

  友好的URL (例如uuzone的blog url: www.uuzone.com/blog/mao 而不是www.uuzone.com/app/showblog.do?blogid=91829&show=1&session=iuewqiyq32 之类的url)

  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来发表 (说实话我不理解,为什么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来发表就算web 2.0 )

  采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API或者XML的web service  (其实REST本身就是很古老,而且定义不是非常严谨的。 不过我一直非常欣赏REST方式的web serivce界面)

  社会性,能把东西分享给朋友等 ( 这就算2.0? )

  其中还说了一些更general的东西:

  系统的数据交换要很容易

  一些数据应该由用户创建和拥有

  完全是web based.

  博客门户与博客的相互促进和发展

  与传统门户主要为浏览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不同,web2.0时代的门户,将承担以下的功能:1,与传统门户相同的内容服务功能;2,激励或激发专业博客生产内容;3,提供全息信息,聚合各方信息的功能;4,信息互动的功能;5,梳理信息功能;6,促进、激励博客群形成的功能;7,商业性的博客频道还须建立商业链。只有不断的进行此类功能的开发,才能给博客门户带来持续的竞争力。

  [文摘] 当网民们打开IE输入news.sina.com.cn就可以看到新闻的时候(请不要把我想像成为和你一样的有觉悟),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要去费劲的搜集RSS种子?

  Web2.0现在有了原旨主义者们,缺少的是“职业者”们,他们才会是实实在在推动Web2.0在中国更广泛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职业者”才会是真正把Web2.0给大众化的使者。

  没有大众化的Web2.0只会继续迟缓在中国的普及力度,空想构建出来后,更需要实践者们去身体力行,我想keso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Raymond,而不是Linus,而如今中国的Web2.0,缺少的正是Linus和Redhat。

  Linus让我们在中文Web2.0上不至于落后,以至于我如今除了Blog,好使的都是国外的产品;Redhat则能让更多的中国普通网民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把Web2.0用起来。

  内容生产的革命性变化给博客门户内容生产部门带来的革新

  博客门户内容生产的意义在于拣选信息和高效呈现。博客门户平台担负着用户互动和内容呈现两大任务。博客个人门户和博客网站大门户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基于博客相关技术(外部技术)和集取网站博客内容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内部技术)之上。

  程序

    传统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其工作重点是把握文章质量、页面呈现质量、图片质量以及专题制作质量。而在2.0环境下工作的编辑,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上一系列的拣选机制,把相关于门户呈现的内容博客文章聚集起来,实现大门户和小门户的互动。

  网络编辑2.0

  很多网志都在谈这个问题,不赘述。

  关键点和实施难点

  1)前期没有太多互动资源

  2)资源整理难度大

  3)如何形成有效的、可供阅读的信息集成网页

  4)门户内容和互动内容的整合

  发掘优秀博客,初期阶段以这些博客为主来进行内容互动,逐步激励和扩大内容合作的质和量,是解决的这些问题的可行方式。

  [文摘] 当杨致远在图书馆里做搜索引擎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用大量的访问量来换取广告,10年以前他想到过会有一家像Google一样做搜索引擎的公司吗?马化腾在最初做OICQ的时候,想到过除了在QQ上做广告和靠qq.com做门户以外其他的来钱途径吗,可现在呢,QQ每天有多少钱是靠卖QQ号还是靠广告费呢,能想到的增值服务都慢慢被他们想出来.
信息时代啦,做事不要想的那么清楚,目光不要看的那么的远,脚踏实地一点,跟着技术的风,不会吃多少亏的.

  再大的背景,再好的前景,没有技术含量,也最多像FM365一样昙花一现而已

  前景

  博客和博客门户的互动有没有前景?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关键性节点,博客门户有最大的资源和实力迅速建设成为博客世界的最大的节点。内容原生性和滚雪球式的资讯发展形式,将带动博客门户内容建设成倍增长,远远超越传统门户的原始内容生产模式。可以说前景极为乐观。

  建立博客和博客门户的互动,是这一切的开始。

  [文摘] 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讲究个性化服务和体验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它不会洗心革面,也与"众"不同。

05年web2.0带动的11大软件
下面是我发现的一些最好的Web 2.0软件清单。

类别:社会书签 名称:del.icio.us

   描述:del.icio.us刚刚被雅虎收购,而雅虎已经有了名为“My Web 2.0”的社会书签服务,因此del.icio.us的命运仍然是“悬而未决”。但del.icio.us仍然是互联网上最好、最大、最快、最优雅的社会书签服务。事实上,del.icio.us是所有其它社会书签服务使用的基准。由于del.icio.us对Web 2.0这一概念非常认真,它提供了很好的API,供其他人开发服务使用,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插件服务,或重新使用del.icio.us功能和内容的服务。如果要随地访问书签,del.icio.us是第一个选择。我已经离不开del.icio.us了。     

类别:Web 2.0初始页面 最佳产品:Netvibes

   描述:能够在需要时使用户最喜欢的内容被显示、整理、浏览的Ajax初始页面正在迅速增长,如果按流量计,Netvibes是最为普及的博客。Netvibes有多种语言版本,整合了Writely,支持异常漂亮和设计优异的界面,提供最棒的拖放功能。尽管微软、Google等互联网巨头都提供有类似的产品,但它们都不够好。        


类别:在线任务管理最佳产品:Voo2do

  描述: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我们日常使用的软件正在向网上迁移,任务管理软件也不例外。我使用过多种任务管理软件,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则是Voo2do。由鲁拉一个人运营的Voo2do采用Ajax,使用户能够高效地创建和管理多个任务清单。Voo2do提供了API,并能够向用户的软件导出数据,它可以说是简单、令人满意的软件的具体体现。 

类别:集团创作新闻

  最佳产品:digg

  描述:尽管没有使用Ajax,但digg并不缺乏它,当然了,Ajax只是Web 2.0中的许多因素之一。digg提供的重要的Web 2.0能力是它成功地利用了集体的智慧。digg中所有的新闻条目都是由用户提供的,用户也可以对新闻条目进行编辑。digg的主页列出了当前最流行的新闻条目,它的RSS feed也是互联网上最为流行的。digg的成功已经使得《Wired》杂志猜测,它将会埋葬Slashdot。

  类别:图像存储和共享最佳产品:Flickr

  描述:Flickr已经在今年早些时候被雅虎收归麾下,它是最卓越的照片/图像共享网站。Flickr提供了开放API、为照片提供预先制订的许可模式,使用户能够对照片进行标注,它还有大量的附件。尽管互联网上还存在其它照片共享站点,但都无法与Flickr相媲美。Flickr已经成为Web 2.0的标志之一。     

类别:第三方在线文件存储

  最佳产品:Openomy

  描述: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转向互联网,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存储文档、媒体等文档将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上有许多在线文件存储服务,我观察Openomy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Openomy提供1GB存储容量,使用户通过编程方法访问基于标识的Openomy文件系统。

  类别:博客筛选

  最佳产品:Memeorandum.com

  描述:Memeorandum是一款相关性引擎,能够连续地监测博客领域,并找出当天最重要的帖子。由信息爆炸引起的注意力缺乏使得我们需要借助工具找出我们最需要的信息,博客筛选技术就是这样的工具。Memeorandum涵盖政治和技术领域,未来还可能包括其它类别的博客。互联网上还有其它的博客筛选服务,但在简单、精美、结果的满意性上都不能与Memeorandum相媲美。     

类别:Web 2.0的平民应用

  最佳产品:Katrina List Network

  描述:Katrinalist是因卡特里娜飓风而创建的,人们在上面发布在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中的重要信息,利用全球的志愿者收集生还者的资料。它使得数以万计的生还者的资料被整合到了一个数据库中,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识别和查找生还者。所有这些信息来自整个互联网,而且是以非结构化格式发布的,任何人都不具有优先的使用权。     

类别:基于Web的字处理

  最佳产品:Writely

  描述:Writely.com是一款高效、易于使用的在线字处理服务。利用它的WSIWYG(所见即所得)编辑器,用户可以改变字体和字体大小,进行拼写检查,插入图像(最大为2MB)。Writely.com还支持标注和版本控制。它是一款有用的字处理工具,尤其是对于那些买不起Office的用户。除了可以作为字处理工具外,Writely.com还可以用作协作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邀请其他人协作编辑一个文档。Writely.com使用了AJAX用户界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Web 2.0的新功能。Writely.com只是比其它类似服务优秀一点点而已。

  类别:在线日程表

  最佳产品:CalendarHub

  描述:在线日程表是Web 2.0领域一个迅速增长的产品类别。优秀的、可共享的电子日程表的缺乏仍然是目前的一个问题。尽管已经有大量的同步和整合工具,但我仍然不能方便地完成使个人、家庭、上班期间的日程表同步等简单任务。CalendarHub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在线日程表,Kiko略微次一点儿。     

类别: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最佳产品:BaseCamp

  描述:Web 2.0有博客、维基等用于双向信息交流的社会协作模式,标注、排名等使内容更充实的机制,以及组织技术,所有这些都为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目前,Web 2.0项目管理工具还不多,部分原因是项目管理在不同类型的项目间是特殊的。Web 2.0公司幸运的是,这意味着它们不会受到来自微软等传统软件厂商的竞争。BaseCamp是一款优异的基于团队的项目管理工具。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script>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