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在转转智能质检中心的应用

  • 1 背景
  • 2 物联网介绍
    • 2.1 开篇故事
    • 2.2 物联网是什么
    • 2.3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 3 物联网技术选型和落地方案
    • 3.1 应用层协议选型
    • 3.2 Broker 选型
    • 3.3 QoS 消息质量选型
    • 3.4 Broker 的部署方案
  • 4 结语
  • 5 参考链接

1. 背景

在转转智能质检中心,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检测硬件设备、以及设备端(手机、Pad 等)的自动化检测能力越来越丰富。

下图列举了目前转转智能质检中心的几个自动化检测设备
手机参数检测设备和智能充电
外观检测
摄像头检测
NFC和震动检测
音频检测

电池检测

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各类自动化检测能力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围绕本身的功能来进行,缺少一个对整体自动化程序的统一规划和设计,管理维护和迭代成本都较高。

在这背景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系统维护成本高: 质检自动化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协议没有做到很好的统一,各成体系。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系统越发臃肿,开发和维护成本随之增加。
  • 设备状态监控不足: 设备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导致停机和维修成本增加。
  • 数据延迟与不完整: 由于设备离线运行,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 设备维护成本高: 设备依赖人工维护,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 自动化能力集成设备越来越多,更需要稳定可靠的架构: 随着业务发展和技术能力的突破,自动化能力建设已进步不单单是对硬件设备的调度,还不断扩大到对针对被检测设备(比如手机、Pad、笔记本等)的检测能力调度。

综上,笔者所在的团队通过引入 物联网(IoT) 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统一技术架构设计、降低开发维护成本的同时,完善自动化设备实时监控,来解决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物联网技术选型和落地方案。

2. 物联网介绍

2.1 开篇故事

在工作时渴望来一杯冰凉的咖啡提提神,但你每次走到楼下的咖啡店,却发现咖啡店已经打烊或者心仪的咖啡已经售罄。是不是很失望?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也有同样的烦恼,在工作时渴望喝一瓶冰凉的可乐,但每次走到楼下的自动售货机,却发现可乐已经卖完或者刚刚补货还没有冷却。这导致他们频繁地空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1982 年,几位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包括 Mike Kazar、David Nichols、John Zsarnay 和 Ivor Durham,决定通过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在自动售货机内安装了微型开关,用于检测每一列饮料的库存状态。这些开关连接到一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向研究人员报告饮料的库存和温度状态。

这台联网的可乐贩卖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早期雏形。

就这样,这个项目启发了后续的许多研究和发展,使得物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等。

2.2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IoT)**是指通过传感器、软件和其他技术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使它们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