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回顾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Linux/Unix下的tty概念也来自于此)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二、不同系统
符号 | ASCII码 | 意义 |
---|---|---|
\n | 10 | 换行 |
\r | 13 | 回车 |
在Windows中:
\r:回车,表示回到当前行的行首,而不会换到下一行,如果接着输出的话,本行以前的内容会被逐一覆盖。
\n:换行,表示换到当前位置的下一行,而不会回到行首。
所以,在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r\n“。
但是在Unix系统里,每行结束只有”\n“;在Mac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