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步时的遐想》(《读者》第23期) 转载
读《散步时的遐想》一文时看到,作者劝世人“人生不应该是一路趱行,而应当是一种心态悠然的散步”。这道理如果放在过去,我想我是会赞同的,走路太急,不免会跌跌撞撞,甚至摔倒,还会慌不择路,走到叉道上去,而且走马观花,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美景欣赏。正如文章所言:“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心留意沿路的风光。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可惜的是,当人们明白这个道理时,往往岁月已不再给我们修正错误的机会。作者说得没错:“我们年轻的时候,从来都是胡乱打发日子,从来不把青春太当回事;我们盛年的时候,从来都是只埋头苦苦赶路,而不知道抬头看看路,从来都不把生命太当回事。只有到了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才深深追悔自己浪费了青春,虚掷了只有一次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我现在才不敢仍然按这样的步调走路,我选择的是走小步,不停步,频率放缓,心态放松,既目视前方的大目标,也同时左顾右盼,随时采集道路两侧的奇花异果为我所用。我承认,“趱赶路程的人多半是为某种压力所摧迫,为某种诱惑所引诱,”这种压力现在还有,这种诱惑依然尚在,压力来自光阴如梭,岁月催人,人生短暂;诱惑则源于实现人生价值,不白活一世的追求。所以,我才想只争朝夕,甚至争分夺秒,所以我才不敢停滞不前,唯恐于失去这最后的机会。我当然知道,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会更好地品味生活中的美味,但是,命运留给我们这代人的时间实在有限,我只能在权衡利弊之后,有取有舍,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了。不过,这并不要紧,当我们真正淡薄了名利放宽了胸襟的时候,在赶路中会丢掉一些急功近利的毛病,我有信心可以看到许多被漠视的美好事物。既然“世上并无剥去了苦涩的纯粹的幸福、剥离了忧虑的纯粹的快乐时光、剔除了丑陋的纯粹的美好”,步子的快慢又有什么大碍呢?选择急急赶路,是责任感、危机感促使下的必然,我不太担心失去多少,只忧虑自己的选择能否真的能让自己的生命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