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M-Linux平台上移植SQLite(上)

摘要:本文首先对嵌入式数据库SQLite做了简单的介绍,对移植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作了简单的说明。然后以SQLite3为蓝本对移植过程中的细节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对移植后的SQLite3数据库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采取的移植方式是有效的。
介绍如何在ARM-Linux平台上移植SQLite嵌入式数据库。SQLite是一个采用C语言开发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SQLite的最新版本是3.3.8,在不至于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也将其简称为SQLite3。
数据库的目标是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检索等功能。传统的数据库产品除提供了基本的查询、添加、删除等功能外,也提供了很多高级特性,如触发器、存储过程、数据备份恢复等。但实际上用到这些高级功能的时候并不多,应用中频繁用到的还是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于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传统的数据库就显得过于臃肿了。在这种情况下,嵌入式数据库开始崭露头角。嵌入式数据库是一种具备了基本数据库特性的数据文件,它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是:嵌入式数据库采用程序方式直接驱动,而传统数据库则采用引擎响应方式驱动。嵌入式数据库的体积通常都很小,这使得嵌入式数据库常常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由于性能卓越,所以在高性能的应用上也经常见到嵌入式数据库的身影。
SQLite是一种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目标是尽量简单,因此它抛弃了传统企业级数据库的种种复杂特性,只实现那些对于数据库而言非常必要的功能。尽管简单性是SQLite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其功能和性能都非常出色。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支持ACID事务(ACID是Atomic、Consistent、Isolated、Durable的缩写);零配置,不需要任何管理性的配置过程;实现了大部分SQL92标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之中,支持的文件大小最高可达2TB;数据库可以在不同字节序的机器之间共享;体积小,在去掉可选功能的情况下,代码体积小于150KB,即使加入所有可选功能,代码大小也不超过250KB;系统开销小,检索效率高,执行常规数据库操作时速度比客户/服务器类型的数据库快;简单易用的API接口;可以和Tcl、Python、C/C++、Java、Ruby、Lua、Perl、PHP等多种语言绑定;自包含,不依赖于外部支持;良好注释的代码;代码测试覆盖率达95%以上;开放源码,可以用于任何合法用途。由于这样一些杰出的优点,SQLite获得了由Google与O’Reilly举办的2005 Open Source Award!
由于SQLite具有功能强大、接口简单、速度快、占用空间小这样一些特殊的优点,因此特别适合于应用在嵌入式环境中。SQLite在手机、PDA、机顶盒等设备上已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将说明如何在ARM-Linux内核的基础上移植SQLite3。
2、软硬件平台
本文中采用的硬件平台为Sitsang嵌入式评估板。Sitsang评估板的核心是PXA255嵌入式处理器,PXA255是一款基于Intel XScale微架构的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Sitsang评估板上配备了Flash存储器、LCD、触摸屏、USB接口、以太网接口、全功能串口(FFUART)、蓝牙串口(BTUART)、音频接口等诸多硬件资源。
底层软件系统是以ARM-Linux内核为基础的。Sitsang评估板使用的ARM-Linux是在linux-2.4.19内核上打了patch-2.4.19-sitsang2补丁后编译而成。
要将SQLite3移植到Sitsang评估板上,除了要有底层操作系统的支持外,还必须要有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由于Sitsang评估板采用的是ARM-Linux作为底层操作系统,因此需要首先安装ARM-Linux工具链。关于ARM-Linux工具链的安装可以参阅文献[4]。ARM-Linux工具链通常安装在/usr/local/arm-linux/bin/目录下,通常以arm-linux-开头。本文中将会涉及到的主要是arm-linux-gcc、arm-linux-ar、arm-linux-ranlib这样三个工具。
3、移植过程
# tar zxvf sqlite-3.3.8.tar.gz
解压抽取完成之后将会在/root目录下生成一个sqlite-3.3.8/子目录,在该目录中包含了编译所需要的所有源文件和配置脚本。SQLite3的所有源代码文件都位于sqlite-3.3.8/src/目录下。
和在PC环境下编译SQLite3不同,不能通过sqlite-3.3.8/目录下的configure脚本来生成Makefile文件。取而代之的是必须手动修改Makefile文件。在sqlite-3.3.8/目录下有一个Makefile范例文件Makefile.linux-gcc。首先通过下面的命令拷贝此文件并重命名为Makefile:
# cp Makefile.linux-gcc Makefile
接下来,用vim打开Makefile文件并手动修改Makefile文件的内容。首先找到Makefile文件中的下面这样一行:
TOP = ../sqlite
将其修改为:
TOP = .
找到下面这样一行:
TCC = gcc -O6
将其修改为:
TCC = arm-linux-gcc -O6
找到下面这样一行:
AR = ar cr
将其修改为:
AR = arm-linux-ar cr
找到下面这样一行:
RANLIB = ranlib
将其修改为:
RANLIB = arm-linux-ranlib
找到下面这样一行:
MKSHLIB = gcc -shared
将其修改为:
MKSHLIB = arm-linux-gcc -shared
注释掉下面这一行:
TCL_FLAGS = -I/home/drh/tcltk/8.4linux
注释掉下面这一行:
LIBTCL = /home/drh/tcltk/8.4linux/libtcl8.4g.a -lm -ldl
原则上,对Makefile的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将编译器、归档工具等换成交叉工具链中的对应工具,比如,gcc换成arm-linux-gcc,ar换成ar-linux-ar,ranlib换成arm-linux-ranlib等等;其次是去掉与TCL相关的编译选项,因为默认情况下,将会编译SQLite3的Tcl语言绑定,但是在移植到ARM-Linux的时候并不需要,因此将两个与TCL有关的行注释掉。对Makefile的修改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Makefile修改情况
位置
原值
修改为
17行
TOP = ../sqlite
TOP = .
73行
TCC = gcc -O6
TCC = arm-linux-gcc -O6
81行
AR = ar cr
AR = arm-linux-ar cr
83行
RANLIB = ranlib
RANLIB = arm-linux-ranlib
86行
MKSHLIB = gcc -shared
MKSHLIB = arm-linux-gcc -shared
96行
TCL_FLAGS = -I/home/drh/tcltk/8.4linux
#TCL_FLAGS = -I/home/drh/tcltk/8.4linux
103行
LIBTCL = /home/drh/tcltk/8.4linux/libtcl8.4g.a -lm -ldl
#LIBTCL = /home/drh/tcltk/8.4linux/libtcl8.4g.a -lm -ldl
接下来,还需要修改的一个的文件是main.mk,因为Makefile包含了这个文件。找到这个文件中的下面一行:
select.o table.o tokenize.o trigger.o /
把它替换成:
select.o table.o tclsqlite.o tokenize.o trigger.o /
也就是把该行上的tclsqlite.o去掉。这样编译的时候将不会编译SQLite3的Tcl语言绑定。
自此,修改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编译SQLite3了,这通过make命令即可完成:
# make
编译完成之后,将在sqlite3.3.8/目录下生成库函数文件libsqlite3.a和头文件sqlite3.h,这就是所需要的两个文件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