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麦克风原理

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容式麦克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振膜和背板的结构,以及穿孔设计对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电容变化与声音信号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电荷量在短时间内相对静止的理论基础。文中还提及了N沟道FET在共源放大电路中的作用,展示如何将声波变化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路仿真图和实际波形测量,证明了声波能量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电容式麦克风基本原理


电容式麦克风的核心组成部件是振膜和背板,振膜和背板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其中,振膜为柔性,背板为刚性,且带有穿孔设计。
带有穿孔设计的原因是,背板和振膜振动时会产生阻尼。就像捏气球时会感到一种挤压的反作用力。增加穿孔可以减小阻尼,但是这样会减小背板的强度。所有通过增强背板厚度来提升其强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上面的公式,距离d变大,电容C就会变小;反之亦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Q是相对静止的情况下,C的变化,将导致Vc发生变化。C增加Vc减小,反之亦然。
为何Q是相对静止的,根据充电时间τ=RC,在C很小的情况下,R取值很大,MΩ,GΩ的情况下。这样充电时间就会很长。达到了几秒的时间。而人耳的可听声为20Hz到20KHz,这样换算成变化的时间约为:0.05~0.00005S,所以这这样的时间内变化,电荷量总量Q就相当于静止。
在Vc端外接一个滤波器就可以把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息传输。

二、电容式麦克风实物分析

下图二为电容式麦克风实物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二、电容式麦克风实物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三、电容式麦克风组成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