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耦合就是多个元件之间互相影响。
例如一个仿人机器人的胳膊,向前伸胳膊时就不能往胸前靠(达不到电机的极大值),因为胸前有一个硬壳膈应着,如果向后就可以多运动10度,那么机器人前后的自由度和左右的自由度就是耦合的,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在做SLAM时,定位和地图绘制就是一个互相耦合的对象。如果没有一个粗略的地图根本就无法去定位,但如果没有一个运动摄像头的实时不断“定位”也不可能可以绘制出一张“地图”。
现在遇到的耦合大概就这两个吧,感觉是在很多领域都会有应用场景的词,先码一下提升下逼格。
------------------------------度娘的解释---------------------------------------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
耦合作为名词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中都有相关名词术语。
简单地说,软件工程中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指导使用和维护对象的主要问题是对象之间的多重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最小。
有软硬件之间的耦合,还有软件各模块之间的耦合。
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它取决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哪些信息通过接口。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1)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时,或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时,这样的耦合被称为内容耦合。内容耦合是最高程度的耦合,应该避免使用之。
(2)公共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这种耦合被称为公共耦合。在具有大量公共耦合的结构中,确定究竟是哪个模块给全局变量赋了一个特定的值是十分困难的。
(3)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则称之为外部耦合。
(4)控制耦合。一个模块通过接口向另一个模块传递一个控制信号,接受信号的模块根据信号值而进行适当的动作,这种耦合被称为控制耦合。
(5)标记耦合。若一个模块A通过接口向两个模块B和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那么称模块B和C之间存在一个标记耦合。
(6)数据耦合。模块之间通过参数来传递数据,那么被称为数据耦合。数据耦合是最低的一种耦合形式,系统中一般都存在这种类型的耦合,因为为了完成一些有意义的功能,往往需要将某些模块的输出数据作为另一些模块的输入数据。
(7)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总结:耦合是影响软件复杂程度和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上我们应采用以下原则:如果模块间必须存在耦合,就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尽量避免使用内容耦合。
多学习提升逼格,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