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
蓝牙简介
一、频段范围
蓝牙使用的频段范围是 2.400GHz - 2.4835GHz,总带宽为 83.5MHz。与WIFI的频段部分重叠, 蓝牙与WIFI有时候会互相干扰.
二、信道划分
- BR/EDR经典蓝牙
在这 83.5MHz 的频段内,蓝牙技术将其划分为 79 个间隔为 1MHz 的信道。
这些信道的中心频率从 2402MHz 开始,依次递增 1MHz,直到 2480MHz。例如,第一个信道的中心频率是 2402MHz,第二个信道是 2403MHz,以此类推。 - BLE低功耗蓝牙
BLE与经典蓝牙不一样,它有40个信道,频段范围从2402MHz到2480Mhz,37、38、39是蓝牙广播信道,剩余37个是数据信道。
信道的中心频率从2402MHZ开始,依次递增2MHz,直到2480MHz.
三、跳频机制与信道使用
- 跳频原理:蓝牙设备在传输数据时采用跳频扩频(FHSS -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技术。在通信过程中,蓝牙主设备会按照一定的跳频序列在这 79 个信道之间快速切换,每秒可进行 1600 次跳频。
- 信道选择与避免干扰:通过跳频机制,蓝牙设备可以避免来自其他无线设备(如 Wi - Fi 设备等,它们也可能使用 2.4GHz 频段)的干扰。在不同的时刻,蓝牙信号可以在不同的信道上传输,使得蓝牙设备能够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例如,某一时刻蓝牙信号在信道 10 上传输,下一个时刻可能就跳转到信道 35 上进行传输。
如图是BLE蓝牙与WIFI的频段划分, BLE是40个频段,经典蓝牙则是79个频段
3个红色的是BLE的广播频段, 其它37个则是数据频段, 广播频段分开是为了防止干扰.
黑色及虚线的范围是WIFI频段
蓝牙电磁波怎么表示0与1
在蓝牙中,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来用电磁波表示 0 和 1:
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
- 基本原理:
GFSK 是蓝牙中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的关键调制方式之一。它是在传统的频移键控(FSK)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 GFSK 中,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息。具体来说,当要表示数字 “0” 和 “1” 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会在两个不同的值之间切换。 - 频率偏移表示:
对于蓝牙技术,有一个中心频率 ,当要传输数字 “1” 时,信号频率会增加一个偏移量变为;当传输数字 “0” 时,信号频率会减少相同的偏移量变为。
不同版本蓝牙的GFSK频谱,
低功耗蓝牙的GFSK的偏移量一般为±185KHz,首先确定一个中心频率,比如中心频率为2.402GHZ,逻辑1是在中心频率的基础上加185KHZ,逻辑0是在这个基础上减去185KHZ。
当然不是一个波长就代表一个bit, 数据传输过程会有损耗,不可能每个波长都能发送到目标, 所以很多个高频载波信号才能表示一个0或者1.所以蓝牙的传输速率只有几M, 这个详情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天线的原理. - 信号传输过程:
发送端将数字信号(由一系列的 0 和 1 组成)按照 GFSK 调制规则转换为频率变化的电磁波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这个电磁波信号后,通过检测信号频率的变化来还原出原始的数字信号。
相位调制相关方式(在蓝牙低功耗技术中)
- 相位调制原理:
在蓝牙低功耗(BLE)中,除了 GFSK 外,还会用到相位调制相关的技术。其中,相位的变化被用来表示数字信息。
相关文章
天线的原理.
蓝牙到底在传输什么?蓝牙的工作原理
作者:帅得不敢出门